劉德莉
(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就在于血糖值過高,而機體長期處于血糖過高的狀態下,就會對機體各組織造成不利影響[1]。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病,針對這一疾病臨床并沒有有效的方式根治,只能通過藥物治療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還需要輔以相應的護理手段延緩病情發展[2]。2型糖尿病近年來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人群一般是在35歲之后的人群當中,其誘因多種多樣,其中包括患者的飲食習慣、體力活動等方面,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另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就是遺傳因素,臨床相關研究表明,大多數2型糖尿病均具備家族糖尿病史,但最終的病因都在于機體血糖上升[3]。本文主要以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全科醫學治療方式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當中抽取88例,在整個研究過程當中,需要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獲取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確定實驗對象后,采用隨機抽樣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4例。實驗組男24例,女20例;實驗組的年齡44~82歲,平均(67.56±2.78)歲;病程1~30年,平均(15.39±2.64);對照組男21例,女23例,年齡42~84歲,平均(68.23±2.42)歲;病程1~32年,平均(15.38±2.18)年。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范圍與病程范圍等,得知差異并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納入標準:經我院相關醫學研究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不存在其他嚴重并發癥者。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不愿意配合完成者。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具體內容如下:給予常規降糖、降脂、降壓以及抗凝類藥物對癥治療,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仍不理想,則給予患者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施加全科醫學治療,內容如下:①為患者建檔:根據患者的臨床資料為患者建立相應的檔案,相關醫護人員需要完全掌握患者的信息,包括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條件、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近期用藥情況等,如果有不明確的資料,則應該及時詢問患者補齊臨床資料;同時,醫護人員要積極與患者展開交流與溝通,將全科醫學的優勢告知患者,并將這一治療方案在臨床上的成就告知患者,提升患者對該治療方案的信心,增強對醫護人員的依從性,能夠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另外,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進行臨床常規檢查、專科檢查等,了解患者的血糖、血壓以及血脂等指標水平,為后續的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②飲食干預: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飲食習慣,因此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資料檔案掌握患者的疾病情況,并據此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方案,嚴格控制患者飲食方面的物質攝入數量。首先囑患者減少糖分的攝入,禁煙禁酒,日常飲食應該要以清淡飲食為主,多食用水果與蔬菜等補充機體維生素,但是要避免食用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其次要規律飲食,每日三餐需固定,做到少吃多餐,以粗糧作為主食,減少米飯中糖分的攝入,在烹飪過程中應該盡量不使用輔料。③運動指導: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肥胖、缺乏運動是其中的危險因素,因此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計劃,囑患者每日都要進行必要的運動,可以選擇慢走、散步、健康操等運動方法;在初期運動時,護理人員要做好運動指導工作,避免患者在后續運動中出現錯誤運動方法,或者超出機體負荷的運動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擔。④定期監測血糖:患者在出院之后應該定期來院復查,檢測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對于近期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醫護人員應該要將其作為重點對象,了解患者的近期生活情況,并給予相應的建議,做好患者飲食方案與運動方案的調整;同時醫院可以有組織的邀請糖尿病患者來院互相交流,讓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患者分享其經驗與心得。⑤健康宣教:醫護人員在患者的治療階段可以采取兩種方式進行健康宣教,一種是線上方式,通過交流軟件了解患者的近期情況,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對策,同時也可以以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布一些關于糖尿病的疾病知識內容,讓患者自行觀看;另一種是線下方式,醫院可以以講座的方法進行線下糖尿病知識講解,讓患者了解到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對糖尿病的重要性,促使患者提升自我管理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達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1.3 研究指標。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質量指數(BMI)、血糖水平變化情況: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P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采用葡萄氧化酶法檢測。②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血肌酐(Scr)、尿素氮(BUN)。③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性。
1.4 數據處理。將本次研究中所應用到的有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標準差()表示BMI、血糖水平變化情況以及腎功能指標,應用t檢驗,百分比(%)表示患者依從性,應用χ2檢驗。將調查問卷中得出來的數據進行整理歸納,錄入數據庫,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BMI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經治療,實驗組患者的BMI與血糖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2.2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腎功能指標。經治療,實驗組患者的各項腎功能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性。經治療,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3。
表1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BMI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

表1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BMI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
HbAlc(%)實驗組 治療前 26.48±2.36 11.18±2.05 16.35±2.19 9.97±0.82治療后 19.36±2.04 6.29±1.24 9.33±1.75 6.54±0.33 T組內 - 15.1399 13.5387 16.6108 25.7102 P組內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對照組 治療前 26.37±2.16 11.26±1.99 16.31±2.25 9.87±0.75治療后 23.64±2.33 8.15±2.05 12.67±2.54 8.58±0.71 T組內 5.6996 7.2206 7.1156 8.2854 P組內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T組間 9.1675 5.1497 7.1827 17.2833 P組間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組別 時間 BMI(kg/m2)FBG(mmol/L)PBG(mmol/L)
表2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腎功能指標()

表2 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腎功能指標()
組別 例數 Scr(μmol/L) BUN(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4 156.24±18.35 121.38±15.64 12.36±2.67 8.81±2.37對照組 44 155.87±18.21 144.32±16.72 12.48±2.41 10.99±2.71 t - 0.4182 6.6464 0.2213 4.0166 P - 0.6768 0.0000 0.8254 0.0001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性[n(%)]
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多表現為多食、多尿、血脂血糖代謝異常等,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控制血糖水平,通常是采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由于單獨使用降糖藥物的控制效果有限,且患者通常不會選擇長期住院治療,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對患者的家庭、社區等外界環境進行有效干預,從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4]。如果患者沒有得到良好的方法控制血糖,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會逐漸累及患者的腎、眼等器官,給患者的機體帶來嚴重傷害,給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均帶來嚴重威脅[5]。有研究學者指出:肥胖、高熱量飲食、運動量不足等因素都會增加發病率,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臨床除了給予相應的治療干預之外,還需要患者本身具備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不斷優化自身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同時輔以等量的運動,嚴格控制自身的體質量與血糖水平,從而延緩病情進展,提升治療效果。
目前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常規的診療方法通常是基于抗凝、降糖、降血壓等藥物對癥治療,如果患者的降糖效果不顯著,則需要給予胰島素注射治療,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臨床專科醫師通常沒有足夠的精力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等工作,也很少會對患者開展隨訪工作,因此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從性較低,給治療效果帶來不利影響[6]。全科醫學診療模式是一種新型診療方法,這是新時代醫療水平不斷發展下的產物,通過全科醫學診療方法,可以有效彌補傳統診療方式中的缺陷,給予患者更科學、更全面的診療方案,同時,這個診療方案也更具備針對性與系統性。通過全科醫學診療方案進行治療,能夠讓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提升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從而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從性[7]。
全科醫學診療方案涉及到醫院、家庭以及社區等,不但保證患者在院的生活與飲食,還保證患者在院外的生活與飲食,充分體現出醫院給予患者的人文關懷,且不同于傳統的治療方法,全科醫學的著重點不在于“治療”,而在于“預防”,預防的目的在于獲得長期的治療效果,這對于慢性病來說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BMI、HbAlc、FBG、PBG、Scr、BUN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全科醫學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