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娜,王華勇
(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湖北 棗陽 441200)
產后出血是臨床最為常見導致產婦死亡的原因,尤其對于剖宮產產婦來說,產后加強有效止血能夠顯著降低產婦死亡率。有學者指出,我國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為1.8%~3.2%[1]。現階段來看,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的主要方法有:藥物治療方法和手術治療方法。欣母沛的主要作用為:強烈且持久地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治療產后出血具有較高安全性和療效性。背帶式縫合方法能夠迅速減小子宮容積,加強子宮平滑肌收縮作用。有學者認為,將欣母沛聯合背帶式縫合治療方法用于產后出血患者中能夠取得較大效果[2]。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產后出血患者。納入標準:①均在產后出血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知情下參與;②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對欣母沛過敏者;②合并嚴重貧血者;③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者。實驗組平均年齡為(30.6±5.8)歲,平均孕周為(38.6±0.2)周,平均新生兒體重為(3852.6±251.4)g。對照組平均年齡為(31.1±4.6)歲,平均孕周為(38.9±0.1)周,平均新生兒體重為(3798.9±260.6)g。
1.2 方法。對照組應用傳統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其一,注射縮宮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850;生產企業: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包裝:安瓿,5支/盒;用藥方法:每分鐘靜滴0.02~0.04單位,胎盤排出后可肌內注射5-10單位);其二,按摩子宮;其三,宮腔壓迫填塞;其四,實施8字縫合法縫合出血部位等。實驗組應用欣母沛(批準文號:H20120388;生產企業:美國法瑪西亞普強制藥公司;規格1 mL:250μg;用藥方法:注射250μg,總量控制在500μg)聯合背帶式縫合治療方法.先實施背帶式縫合術,再注射欣母沛。如果子宮質軟,可壓迫子宮,在出血點壓迫止血;將子宮托出腹腔,使用可吸收縫線予以穿刺,進針點在子宮切口距離右下緣30 mm處以及右側端20~30 mm處,再將可吸收縫線拉至宮底導致右宮角30~40 mm處;出針后將進針點改為右后壁和前壁相同水平位置,再在左后壁同一水平位出針;再使用相同方法在子宮左側切口下緣以及左宮角漿膜層下方出針和進針。一名助手在一旁向內且向下擠壓宮體,拉緊縫線,打結,縫合子宮切口。
1.3 觀察指標。分析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平均出血量(術后2 h、術后24 h)、平均下床活動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并發癥(低血壓休克、發熱)發生率以及臨床治療效果[3](治療結束后產后出血患者的陰道流血量小于50 mL/h且子宮收縮情況恢復正常且尿量正常為有效、治療結束后產后出血患者的陰道流血量大于或等于50 mL/h且子宮收縮情況未恢復正常且尿量非常少為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資料分析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不同術后時間段的平均出血量比較。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不同術后時間段(術后2 h、術后24 h)的平均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不同術后時間段的平均出血量比較

表1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不同術后時間段的平均出血量比較
組別 例數 術后2h 術后24h實驗組 39 52.3±11.7 56.8±10.5對照組 39 100.5±30.6 78.6±20.2 t-5.7879 18.5200 P-0.0135 0.0022
2.2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動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分析。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動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2.0±0.7)d、(5.6±0.8)d,對照組分別為(4.6±1.2)d、(9.1±2.2)d,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動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6%(1/39,0例低血壓休克、1例發熱),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7.9%(7/39,3例低血壓休克、4例發熱),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并發癥(低血壓休克、發熱)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諸多文獻研究顯示,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產后出血;其二,術后并發嚴重并發癥;其三,產褥感染等[4]。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比較多,常見原因表現為:①軟產道損傷;②凝血功能障礙;③宮縮乏力;④前置胎盤等。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不同術后時間段(術后2 h、術后24 h)的平均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上述研究結果顯示欣母沛聯合背帶式縫合治療產后出血患者能夠顯著減少術后出血量。可能是因為欣母沛是一種氨丁三醇鹽溶液,能夠加速子宮收縮,提高子宮平滑肌張力,與此同時增強子宮內的壓力,使得子宮胎盤面血管閉塞,迅速閉合血管和開放血竇。除此之外,欣母沛注入到宮體后能夠被迅速吸收,在15分鐘內便能夠達到峰值,具有半衰期長優勢(一般情況下可長達90分鐘),因此能夠達到較高地止血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并發癥(低血壓休克、發熱)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上述研究結果說明欣母沛聯合背帶式縫合治療方式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可能是因為背帶式縫合治療方式操作簡單,能夠有效減輕對周圍臟器的損傷,與此同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能夠有效降低反復穿刺對輸尿管所帶來的損害,繼而穩定患者的血壓,避免術后出現相關并發癥。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動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 <0.05),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上述研究結果顯示欣母沛聯合背帶式縫合治療方式有效率高且能夠縮短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可能是因為實驗組所應用的治療方式具有較高安全性和價值性,加速患者產后康復,積極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產婦幸福指數。有學者在相關研究中指出,背帶式縫合治療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子宮切除率,滿足患者的生育需求[5]。背帶式縫合治療方式通過擠壓子宮,促使子宮發生宮縮行為,繼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除此之外,縫合患者的子宮前壁、子宮后壁以及子宮宮底等可防止縫線滑脫,有效減少子宮收縮后出現梗阻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欣母沛聯合背帶式縫合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的效果顯著,一方面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縮短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另外一方面能夠顯著減少術后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