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艾蘭,胡躍軍,張天霞,王杭敏
(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4)
高血壓為常見的社區老年慢性病,該疾病的誘發與遺傳、年齡、生活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持續性血壓升高會對心、腦、腎和外周血管造成損害,需及時進行治療。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通過長期服用藥物控制血壓正常,而長期服藥可能導致相關并發癥,在高血壓治療中非藥物治療逐漸引起重視[1]。研究指出非藥物治療具有簡單易行,便于運用及實踐,且無不良反應的優勢,可降低患者的就醫成本。且老年患者記憶力衰退,用藥依從性較差,而非藥物治療彌補了忘記服藥這一缺陷,患者依從性更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為此本文研究芳香療法聯合藥枕配合常規藥物治療在老年高血壓病患中的運用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社區常規管理的2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各100例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53例,女47例,年齡65~86歲,觀察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65~87歲。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藥物治療,一般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起始劑量5 mg,1次/d,每日最大劑量10 mg。
1.2.2 觀察組: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芳香療法聯合藥枕治療,使用1%薰衣草精油(先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 mL蒸餾水放入香薰爐凹槽中,再用另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1 mL薰衣草精油放在凹槽上,濃度比為100:1),點燃一枚無煙茶蠟,放入爐內加熱精油揮發,30 min/次,早晚各一次。將菊花、桑葉、羅布麻、石菖蒲、決明子、薄荷、珍珠母等中藥粉碎,裝入棉質布袋,睡覺時頭枕在上面,每晚使用時間不得不短于6 h,起床后用塑料袋將藥枕封好,減緩藥物揮發,每3個月更換一次藥材。
1.3 觀察標準。本次研究需對比血壓變化狀況和負面情緒評分,在治療3個月、6個月、9個月檢測血壓并對比。健康人群收縮壓/舒張壓低于120/80 mmHg,收縮壓/舒張壓≥140/90 mmHg,可判定為高血壓。焦慮自評量表評價SAS評分,SAS評分<50分表示心理正常。SAS評分50~60分輕度焦慮。SAS評分61~70分中度焦慮。SAS評分>重度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價SDS評分。SDS評分<50分心理正常。SDS評分50-60分輕度抑郁。SDS評分61~70分中度抑郁。SDS評分>70分重度抑郁。
1.4 統計學分析。將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血壓狀況對比。組間比較血壓狀況,觀察組治療3個月、6個月、9個月的血壓改善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
2.2 組間負面情緒對比。對比組間SAS評分、SDS評分,治療前;兩組評分無顯著差異,經過治療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高血壓起病緩慢,多見于老年人群,該疾病起病緩慢,逐漸破壞患者的心、腦、腎器官,對生命健康具有威脅。近年來高血壓患者的數量逐年上升,特別是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居多,雖然許多病人經過常規服藥等治療,但病情仍控制不佳,預后不良、出現并發癥,增加了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
表1 組間血壓狀況對比

表1 組間血壓狀況對比
組別 例數 治療3個月 治療6個月 治療9個月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觀察組 100 141.16±17.25 92.74±9.25 139.19±11.24 90.33±8.31 135.41±10.24 87.33±7.45對照組 100 149.17±13.54 96.34±8.34 143.36±13.74 94.35±8.87 139.34±10.24 90.25±6.24 t - 3.653 2.891 2.349 3.037 2.714 3.005 P - 0.001 0.004 0.020 0.001 0.007 0.003
表2 組間SAS評分、SDS評分對比

表2 組間SAS評分、SDS評分對比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SAS(分) SDS(分) SAS(分) SDS(分)觀察組 100 64.11±4.52 63.45±3.28 52.72±1.43 52.74±1.28對照組 100 64.27±5.24 64.24±4.62 56.16±1.55 55.16±1.74 t-0.231 1.394 16.312 11.203 P-0.817 0.165 0.001 0.001
芳香療法在國外較為普及,但在國內尚處于發展階段,且沒有專門的芳香療法的醫院。本研究新穎之處在于通過芳香療法聯合藥枕配合常規藥物開展治療[2]。血壓調節與激素分泌存在直接聯系,有研究證實薰衣草精油能夠通過嗅覺通路作用于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血壓調控中樞而降低血壓。結合中醫非藥物療法,對陰虛陽亢引起的脹痛、頭暈、耳鳴等相關癥狀進行治療。藥枕和芳香療法的優勢在于簡單易行,患者接受度更高,且經濟實惠,聯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且不增加治療成本[3]。也有研究表示芳香療法聯合藥枕這一療法對早期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優勢,同時老年高血壓病人大多在院外治療,社區病人管理一向是一大難題,由于病人與醫護人員聯系減弱,難以監督其用藥行為,用藥依從相差將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而芳香療法聯合藥枕療法簡便易行,患者依從性更高。吳瑞華等人[4]認為非藥物治療方法在老年高血壓病患的治療中具有一定優勢,吳瑞華團隊通過應用清肝明目降壓藥枕取得顯著治療效果,在其研究中輕中度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更平穩,且中醫證候改善明顯。同樣在阮曉芳團隊[5]研究中,中藥藥枕發揮了明顯優勢,觀察組癥狀改善情況、治療依從優良率以及滿意度更高,其研究證實了中藥藥枕在高血壓病患治療中的積極作用。除中藥藥枕外,芳香療法在高血壓治療中應用率越來越高,聶彩云團隊[6]認為老年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較低,需結合非藥物治療,且在其研究中應用芳香療法,患者收縮壓、中醫眩暈程度改善顯著。現階段關于芳香療法、中醫藥枕在高血壓治療中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將這兩種非藥物療法結合,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3個月、6個月、9個月的血壓改善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本研究,我們還發現觀察組失眠情況得到緩解,生活質量更高,就醫滿意度更好。由此可見芳香療法聯合藥枕配合常規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
總而言之,在老年高血壓病患的治療中予以芳香療法聯合藥枕配合常規藥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血壓和負面情緒[7-8],該治療方法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