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棟,陳夢蝶,劉婧,楊人,肖國錦,岳燕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重癥醫學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深靜脈血栓由于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內壁受損導致的血液回流障礙性疾病。ICU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是發生DVT的高危人群.深靜脈血栓屬中醫學的脈痹、血瘀流注、腫脹等范疇。該病明確命名為“股腫”。病因病機在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因營衛稽留、氣血失調于經脈之中,或因風寒濕熱之邪侵襲經脈,使血行瘀滯、痹阻不通所致[1]。前期由于濕熱之邪流注下肢,血行瘀滯,壅阻脈絡,中、后期因濕熱瘀阻和正氣不足并存,兩者互為因果[2]。據S Rathbun等統計[3],美國新增深靜脈血栓的病人超60萬人/每年,其中因深靜脈血栓導致的死亡病人的總數約10萬人。在我國深靜脈血栓的確診及患病率,呈現出遞增的趨勢[4]。血栓形成給病人的術后康復帶來了十分嚴重影響,提高了病人的心理壓力,延長了住院時間,造成了經濟壓力,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可見深靜脈血栓造成的危害嚴重而且范圍廣,所以探討其病因,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診療措施對改善深靜脈血栓病人的預后有著深遠的意義。杵針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的特有的,是寶貴的遺產。其特點①不用藥物,但不排斥用藥;可用于有用藥禁忌的患者。②雖屬針灸療法,但不用刺入穴位,不用破皮沒有感染,無院感風險,便于推廣;③取穴精準,便于操作,節省醫護人員體力;④杵針療法通過點叩、升降、開闔、運轉、分理等手法,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療效顯著。據研究表明:劉全讓等[5]證明了杵針療法可以緩解血管痙攣和增加血流速度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胡幼平等[6]證明了杵針療法可以改善微循環,降低血脂及血黏度。研究提示杵針治療可以促進血流、降低血液粘稠度。因此杵針治療能夠改善長期臥床患者下肢血流速,緩解血液回流受阻,干預DVT的形成過程,有效降低ICU高危患者的DVT發生率。我科自2017年1月針對ICU患者實施中醫杵針治療后,大大降低了病人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獲得了好效果。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7年1月至6月在我院ICU住院患者96例。納入標準:①根據血管栓塞性疾病(VTE)風險評分≥2分;②預計住ICU時間大于3天;③患者及家屬簽預防VTE知情書。排除標準:①下肢開放性骨折或有關節活動禁忌癥;②入科彩超檢查已患深靜脈血栓;③有身體殘疾、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④出血傾向患者;⑤經期、孕期;⑥皮膚不完整,顏色差。對照組,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40~84歲,平均(56.28±11.55)歲;實驗組,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41~85歲,平均(51.52±15.34)歲。兩組病人年齡、性別、血管栓塞性疾病評分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如:常規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液和飲食,保障患者的營養支持。密切關注患者的意識,生命體征和各種參數變化等。密切關注患者肢體活動情況、皮膚溫度、皮膚顏色和腫脹疼痛情況。鼓勵患者早期功能鍛煉;包括主動和被動的全身肢體功能鍛煉等。
1.2.2 實驗組: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中醫杵針治療。①建立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制度。使用我院《ICU患者VTE評分表》對病人進行評估。內容包括:a.病史;b.實驗室檢查;c.手術。評估標準分為: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四等并對應相應的分值。②中醫杵針療法:參考鐘樞才主編《杵針學》教材基礎方同時根據醫師處方選穴,取穴方案為:腰俞八陣;河車路:大椎至陽段。加穴:環跳、足三里、血海。選用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學校監制的太極杵針。運用太極杵針在穴位上進行升降、點叩、運轉、開闔等手法,行杵輕重快慢適中或迎隨、升降、開闔均勻。具體操作:患者側臥位,行杵前用酒精擦拭消毒,先取腰俞八陣依次施用點叩手法3~5 分鐘、運轉、升降、開闔手法5分鐘為1個循環;然后取河車路大椎至陽段施用升降手法1個循環;施用點叩手法3~5分鐘、升降手法5分鐘、開闔手法1個循環。再取環跳、足三里、血海用奎星筆點叩,以叩至皮膚潮紅為度。行杵時注意輕重、徐疾均勻。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每周連續治療5次,中間休息2天,直至患者轉出或出院。
1.3 評價指標。①6P評估法:即患者有無肢體疼痛、麻痹、感覺異常、蒼白、變冷、無脈搏的情況。評估比較兩組病人血栓發生情況,包括DVT、肢體腫脹、疼痛等。②彩超篩查,定期雙下肢的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病人患肢有無深靜脈血栓情況的發生。
1.4 統計學分析。將所測得數據整理錄入SPSS 21.0統計軟件晉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血栓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血栓發生情況表(n,%)
2.2 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n,%)
3.1 ICU患者DVT發生率高且危害大。ICU病人由于自身及病情原因長期臥床,使正常的肌群生理機能降低,造成血液流速減慢和粘稠度增加,由于長期輸液等穿刺治療造成血管內壁受損,造成ICU患者DVT發生率遠遠高于普通科室。延長了病人的住院時間,增加了住院的經濟負擔,DVT患者,可以發生猝死、慢性肺動脈高壓等嚴重并發癥,70%~80%PE患者起病時無臨床癥狀,死后才確定死因,增加了死亡風險。
3.2 可提高護理質量,優化標準流程。通過構建適用于ICU高危患者DVT預防的中醫護理--杵針技術操作方案,將杵針技術運用于危重癥患者,可改善患者肢體功能障礙、預防深靜脈血栓損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質量,同時為今后杵針在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應用提供依據。杵針技術作為一種綠色、無創、操作簡便、經濟的中醫護理技術,具備針灸和穴位按摩兩者的優勢,在多種疾病中療效顯著,且易于患者接受、可循環利用、節約醫療資源。為患者節約成本,減少了經濟壓力。深靜脈發生率的降低可縮短住院天數、提高病人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患糾紛。
本研究表明中醫杵針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化,提高滿意度。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但是本研究地點局限于重癥醫學科,且樣本病數量不高,研究對象的代表性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干預時間不夠長,可能會導致部分觀察指標變化不明顯。未來將完善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中醫杵針在預防ICU患者深靜脈血栓中的長期效果。從而促進患者獲益的最大化,從而提升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