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旭勤,徐燕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院 產科,江蘇 無錫 214200)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產婦分娩質量及護理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由于分娩時子宮收縮,胎兒頭部下降壓迫盆底,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感,產婦應激反應強烈,可能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影響自然分娩成功率[1]。為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嬰安全,減輕產婦身心痛苦,應加強分娩護理。本文將對足月產婦聯合應用助產士全程責任制+無痛分娩,分析其分娩結局及滿意度,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200例足月產婦。納入標準:①單胎足月產婦;②無麻醉禁忌證;③對本次研究方法及目的知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精神障礙史患者;②血液疾病史患者;③腫瘤疾病患者;④重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年齡23~33歲,平均(27.63±2.49)歲,孕周37~41周,平均(39.64±1.03)周。對照組100例,年齡22~33歲,平均(27.27±2.51)歲,孕周37~42周,平均(39.98±0.97)周。
1.2 方法。對照組產婦接受助產士全程責任制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產婦聯合應用無痛分娩,具體方法:①助產士全程責任制:由助產士一對一為產婦提供服務,產前,向產婦詳細介紹自然分娩優勢、各產程特點、分娩知識,指導產婦排空大小便,進入待產室待產,全程監護胎心,與產婦交談,緩解其緊張情緒;合理運用語言、非語言方式,給予產婦精神及心理上的安慰、鼓勵和支持;適當播放輕松、舒緩的輕音樂,轉移其注意力,緩解其焦慮、恐懼情緒;適當給予產婦按摩,緩解其疼痛程度;觀察產程變化,發現異常立即采取對癥處理措施;②無痛分娩:分娩前,監測產婦血壓、脈搏、血氧等指標,進行胎心監護,觀察宮縮情況及宮口擴張情況,準備供氧設備,建立靜脈通路;宮口開至2~3指后,進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長導管,注入3 mL的1%利多卡因,觀察5 min,確認無異常反應后,連接鎮痛泵,按照5 mL/h的速度持續低流量維持鎮痛。鎮痛藥物:1 mL芬太尼+30 mL的0.5%羅哌卡因,使用0.9%生理鹽水稀釋到100 mL。
1.3 評價標準。①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包括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②同時對比兩組產婦的助產滿意度,使用自擬滿意度評估表評價,總分100分,分為非常滿意(80~100分)、一般(60~79分)、不滿意(<60分)幾個等級,前兩項合計為總滿意率。③使用EPDS量表評價產后抑郁程度,評分越高,表明其抑郁程度越嚴重。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患者的產痛程度,其分值越高,表明其疼痛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采取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使用t、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結局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以及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助產服務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助產滿意率為97%,對照組為78%,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n(%)]

表2 兩組產婦助產服務滿意度對比[n(%)]
2.3 產后抑郁程度及產痛程度對比。觀察組患者的EPDS量表評分及疼痛程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產后抑郁程度及產痛程度對比

表3 兩組患者的產后抑郁程度及產痛程度對比
組別 例數 EPDS量表 疼痛程度觀察組 100 7.07±0.34 3.30±0.47對照組 100 9.12±0.25 8.54±0.65 t - 48.576 65.327 P - <0.05 >0.05
疼痛是分娩期間最重要的生理現象,部分產婦對疼痛的耐受性較低,疼痛較為敏感,且存在恐懼、緊張等心理,導致身心應激反應強烈,可引起平滑肌收縮異常,增加宮頸擴張難度,導致分娩困難或胎兒缺氧[2]。同時,在交感神經作用下,產婦排汗量增加,可能出現脫水情況,造成胎兒窘迫[3]。因此,在分娩時,減輕產婦疼痛是關鍵。全程助產責任制護理,可給予產婦及時、正確的分娩指導,同時可提供個體化、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有利于緩解產婦焦慮、恐懼等情緒,保障母嬰安全。盡管全程助產責任制護理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但仍有部分產婦仍因疼痛劇烈而出現分娩困難等情況,需要轉剖宮產結束妊娠。無痛分娩是近年來常用的分娩方式,隨著無痛分娩技術的逐漸成熟,其安全性也越來越高。有報道顯示,硬膜外自控鎮痛可達到良好的鎮痛效果,減輕產婦生理應激反應[4]。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助產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以及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助產士全程責任制+無痛分娩兩者聯合應用可達到更加理想的護理效果,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及助產滿意率,減少胎兒 窘迫、新生兒窒息等不良事件發生。家屬陪伴雖然能夠給予產婦精神支持,但由于其缺乏分娩知識,無法給予產婦有效的幫助,且可能增加產婦的心理負擔[5]。由助產士全程責任制陪伴,可引導產婦正確認識分娩經過,減輕其不良情緒,在發生異常情況下可給予及時、有效的對癥處理。同時,小劑量使用羅哌卡因、芬太尼等藥物鎮痛,可有效阻滯疼痛信號的傳導,減輕產婦的疼痛感,降低患者應激反應。隨著應激激素分泌的減少,患者疼痛程度更輕,且能夠降低應激反應引起的生命體征改變,有利于維持平滑肌的正常收縮,保障母嬰安全。此外,由于疼痛程度減輕,可提高其對助產服務的滿意度,減少產后抑郁。在藥物選擇上,本次研究主要選擇了羅哌卡因、芬太尼,兩者可發揮協同作用,鎮痛效果顯著,且能夠分離運動及感覺阻滯,因此,不良反應較少,不會對母嬰安全造成威脅。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助產滿意率為97%,對照組為78%,差異明顯(P<0.05),提示助產士全程責任制+無痛分娩聯合應用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有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助產服務的滿意度。此外,觀察組患者的EPDS量表評分及疼痛程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該分娩護理方案還能夠顯著減輕產痛程度,減少產后抑郁。
綜上所述,對足月產婦聯合應用助產士全程責任制+無痛分娩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嬰結局,提高產婦對助產服務的滿意度,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