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要:工業資源的風險管控工作按照等級進行劃分,需要有完備的工業資源安全預警系統體系。目前各企業都建立了科學的信息數據庫,尤其建立健全智能處理平臺,幫助企業應急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積極促進企業以及安全監管部門面對突發事件,能夠緊急處置,實現應急信息管理的高效化發展。
關鍵詞:風險評估 分級管控 應急管理
工業資源的風險評估需要預先研發潛在風險因素,評估工業作業現場可能發生的事故,全面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工業資源的開采,需要辨別當地的水文狀況,是否有有毒有害氣體,有效評估風險情況,有效排除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工業資源的安全監測需要有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
一、影響礦山應急信息化進程的因素及研究內容
工業企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智能化產品的生產需求逐漸增加。然而由于行業的風險性以及人才的流動性,我國的工業產品研發程度也逐步加深,尤其是管控的信息庫以及案例資源有限,加上風險評估以及預報預警技術的有限性,導致資源共享的目標難以實現。由于工業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安全風險管控能力的作用日益明顯,本文認為應加強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加強應急救援的專業水平。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工業資源的安全風險因素。要對安全風險進行分級量化處理。其次是根據安全風險管控情況進行定級,尤其是確定高風險環境的參數級別。建立健全安全預警系統,確保中央集控平臺的核心技術得到應用,避免信息搭建的應急數據平臺收到黑客干擾。第三是統一上傳數據,建立科學的大數據系統,拓展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力度,提升應急指揮能力。
二、企業安全風險關鍵因素探討
工業資源的能量釋放危害一般分為兩種,在安全事故發生過程中,首先是能量以外釋放的危害。也就是安全生產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會造成事故發生。其次就是導致約束或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壞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通常包括人為事故、客觀事故以及作業事故等。由于通風、排水系統的故障,造成系統損害,繼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此外還有隨機危害的發生,通常是兩類危害的結合,這種危害程度比前兩類都要嚴重。兩種危害互相影響、彼此聯系。需要企業確定安全生產的風險等級以及風險評估方法。比如安全檢查法、作業條件評估法以及風險等級評估法等。確保評估作業對標對表,制定完善的企業風險等級評估制度,能夠幫助作業更加高效運行,在安全的范疇進行產品生產和企業運轉。
三、搭建重大風險點中可監測信息搭建數據庫平臺
企業的重大風險點在綜合評估中可以分為一級和二級兩種風險等級。檢測信息系統可以利用控制器、傳輸平臺等建立智能檢測預警系統,運用標準接口分析系統,確保檢測數據能夠顯示有效信息。而安全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則應該統一標準。由于工業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可能在各環節都存在安全風險性,為此要建立紅、橙、黃、綠四色智能預警體系,避免潛在的生產危害乃至巨大的安全危險源。此外,工業企業應建立應急響應系統,配備安全生產員,讓安全風險管控結構以及等級劃分更加科學化,實現工業企業生產運轉順利,產品符合市場的需求。
四、充實應急信息數據,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工業資源的應急管理的核心與關鍵在于指揮和部署。目前我國的工業企業都根據突發事件的發生情況制定了適合企業發展的應急預案。然而沒有大數據技術的支撐,難免導致預案的失效。比如我們熟知的“8·12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就給工業企業敲響了警鐘。目前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就要提升對重大危險源的辨別。確保在根源上杜絕安全風險事件的發生。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做到點、線、面的有效銜接,將安全風險等級進行細化,讓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尤其要將雙重預防性工作體系科學化、標準化。確保安全隱患工作成為日常常規性工作。
目前大多數工業企業已經建立的標準化的安全生產綜合信息平臺。確保業務智能化,讓業務數據在可預見的范疇內運行,確保公共服務工作達到企業發展標準。此外,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開始搭建中央集控軟件平臺,以杜絕安全隱患為目標,加強預警管控,尤其是整合原有的信息資源子系統。強化對企業的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排查,建立健全雙重的預防工作機制。讓企業的工業信息化工作發揮其應有之義。如今工業資源的風險等級管控工作正在發揮其重要作用,工業企業應該加強智能化預警預報水平,確保日常管控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讓安全應急監管工作向著現代化目標邁進。
總之,工業資源風險分級管控與應急信息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要不斷內測質檢,加強對生產流水線的管理。對重大危險源( 風險點) 實施有效的實時監控并及時處置,不斷消除事故隱患,減少事故特別是重大事故的發生,提高預測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和決策的水平,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建設戰時救援、平時防范事故的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將極大地提高安全生產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對改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技術條件,提升安全生產綜合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及安全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及處置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辛盼盼.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構建研究[J].安全,2020,41(01):17-22.
[2]劉熠林. 跨區域重大工程項目風險耦合研究[D].重慶大學,2019.
[3]李賀南,史琳,宋微,陳輝.突發事件應急安全信息管理研究綜述[J].現代情報,2014,34(11):173-176.
烏蘭浩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3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