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緩,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新媒體成為主流被各行業廣為運用,其作為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構建的主要輔助手段,為提高教育管理工作開拓了途徑。因此,本文將探析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構建,希望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7
前言
高校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必須汲取主流的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而有所改進。新媒體信息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運用是切實可行的,且正是因為其獨有的“新”,新媒體信息技術被運用為多數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最主要管理手段,以致不斷刺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進行和政策的落實,從而構建一個具有高新技術支撐的高校教育管理新體系。
一.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構建的背景
1. 大環境背景下新媒體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新媒體使用越來越頻繁,其中最廣泛的受眾群體則是高校大學生。在新媒體影響下,人們生產、生活、學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為他們帶來實效性和便利性。由于新媒體信息傳輸的快捷性、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資源的共享性等與眾不同的特點,為高校傳統教育模式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更是為創新傳統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2.“一刀切”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單一而又冗雜,多采用“一刀切”式的硬性管理制度,嚴重阻礙了學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以至于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制度以及行政人員產生排斥心理,更加阻礙了學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變革。另一方面,高校因資金投入的匱乏使得信息技術未能足夠應用于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的更新,導致教師課堂教學一成不變,甚至出現應付性工作的行為,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發展,教育管理模式的革新得不到落實。
二.新媒體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
1. 新媒體對高校教育管理產生的積極影響
新媒體時代,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構建必須要具有接受“新”的理念,也必須充分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部門設立多、人事冗雜、事效率低,非常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開展。高校應從本質上對該問題進行解決,將新媒體信息技術引入管理工作,加快信息傳達,避免不必要的中間部門,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而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從另一個層面上,可以解決學校人力資源的配置,有助于工作崗位管理人員上的合理配備,保障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高校全面持續的發展。
2.新媒體對高校教育管理產生的消極影響
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引入在對高校教學與教育管理工作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避免不了消極影響的產生。這主要來自于新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廣泛性特點,讓學生在網絡教育平臺上課時無法受到教師的實時監管,學生自主學習空間的擴大,使得其利用網絡平臺做其它事情來消耗課程時間以致荒廢學業的可能性也增大,教學效果的降低伴隨著教學管理工作的難度亦日益增加。鑒于此,教學管理人員針對此現象采取相應措施以優化課堂教學網絡環境,完善教育管理新模式也變得極其重要。
三.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構建的具體措施
1.設立綜合性的服務系統
服務系統在高校教育管理系統中是不可缺少的,設立信息服務中心,完善服務系統中教師與學生的資料信息,推動服務系統的數據化構建,便于優化管理人員的工作途徑,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讓“小事借助服務系統自行完成”成為教師與學生都能辦到的事。
2.完善高校網絡教學體系
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是互補的,在特殊情況下網絡教學是完成教學任務最好的方式。為此,高校教育管理部門人員要對新媒體信息技術引起重視,要揚長避短地將其引入高校教育課堂,科學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優化網絡教學平臺環境,避免一些不健康信息的泛濫,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再則,可合理設計與創新網絡課堂的監督方法,為教師的教學監管提供便利,促進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要求的嚴格執行,促進高校教育管理最終目標的真正實現。
3.構建網絡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這一環節對于各高校授課質量和授課成果的檢測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可應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教學評價信息化機制,以教育網絡系統為依托,引入教務處、學生群體及教師三方評價主體,擯棄僅由管理層針對教師育人成績予以單方面評價的舊態。使學生能夠及時反饋課堂學習狀態及學習效果,及時對教師授課水平與課堂效果進行評價,提高網絡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嚴謹性。
4.設立網絡化的考勤系統
高校教育管理部門應重視信息化考勤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有必要將學生的學籍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審查,通過利用網絡化的信息系統,保證學籍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在此基礎上創新整體考勤系統,對學校掌握的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到課率,最終通過一系列數據反映學生的在校行為,對其宏觀的學習情況進行整體、客觀的評價,以達到促進學校校風、校紀積極影響的目的。
四.結語
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構建需要管理部門、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在思想上必須與時俱進地提高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客觀看待這項技術與教育管理相融合所帶來的利與弊。其次,行動上要堅決落實新媒體信息技術在管理工作和教學課堂中的充分應用,勇于創新、敢于大膽嘗試,為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邁出切實的步伐,讓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數據化的支撐下更具系統性與時代性,最終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寧.“互聯網+”時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創新及啟示[J].文化產業,2021(03):125-126.
[2]許晶.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創新路徑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2):28-30.
[3]王猛.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發展[J].就業與保障,2020(23):155-156.
[4]張知慧.關于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決策探索(下),2020(12):54-55.
作者簡介:王昭靜,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1980.5—,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公共課部,講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