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
摘要: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其法律意識也開始逐漸提升,而且患兒不具有安全行為約束能力,從而導致兒外科護理人員和患兒家屬之間會出現各種矛盾和糾紛.所以,兒外科護理人員要能夠轉變傳統的護理理念,選擇相應的措施來消除各種護理矛盾,降低護理糾紛的發生。
關鍵詞:兒外科護理風險;對策
分類號:R473.6
與其他科室相比,兒外科患兒較為特殊,如護理不善,易誘發護理糾紛等風險,對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不利。導致兒外科護理風險產生的原因,與護理人員護理態度欠佳及專科護理水平低有關。
一、資料與方法
選擇的臨床數據中包含了91例疾病。所有的孩子都在接受住院治療。其中51例發生在0.9至11歲的男性和40例,平均年齡為6.19至2.64歲,21例氣管、15例扁桃體、24例白熱化和31例流感。研究兩組兒童的臨床信息分析方法,以及記錄他們護理風險。
二、結果
91例患兒中有8例發生護理風險,護理風險發生率為8.79%(8/91)。其中跌倒2例,利器切割1例,不合理用藥2例,遲發性疾病1例,針刺傷感染2例。
三、討論
1.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一是意外損壞。包括吊床、跌倒;燒傷;尖銳物體的割傷;傷眼睛;扭傷和骨折,煙嘴;食管異物;物體墜落造成的損害;嬰兒因發育不良和功能不平衡而受損;兒童缺乏對環境危險、好奇心和模仿以及易受風險因素影響和危險運動影響的知識;在家庭護理方面,完全意識的喪失,例如,在離開時不及時送達床,一杯開水到嬰兒可以觸摸手的地方,在嬰兒床上擠成一團,增加了孩子在事故中受傷的可能性。二是健康觀察的時機不對。由于其生理解剖尤其是兒童經常遭受急性疾病快速變化的狀況,尤其是對于幼兒的時間不可能明確和準確的話來說,這種嘔吐、錯誤的吸力或失明,在幾分鐘內能夠呼吸和緊張,甚至如果既定時間段內護士探望病人,它可能會因為沒有時間而推遲救援;快速發展,許多年輕的護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而無法確定疾病的進展;以及更嚴重的安全風險;讓針滑出來流血。三是藥物濫用。過早準備和放置過久的藥物容易造成污染,降低藥物的療效;患者病情變化快,醫生會根據病情隨時調整用藥方案,提前準備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為孩子太小,如果計算錯誤,會導致用藥不足或過量;使用溶劑不當,如注射用青霉菌。植物鈉在中性溶液中穩定,在堿性或酸性溶液中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降低功效,增加過敏物質;藥物配伍不當,如:維生素C、維生素K1注射液可被強還原劑維生素C注射液破壞,影響療效;載體過少,導致藥物不能完全溶解或刺激濃度過高;積極觀察和早期治療;藥品不良反應時,護士應注意觀察,并在給兒童用藥時詢問家長,了解兒童是否不適。四是兒童的特殊性。兒科護理和其他護理的最大區別在于兒童。首先,因為孩子比較小,自己的情況不是很清楚,問題不能及時發現,不能及時處理。其次,因為孩子們在醫院里經常因為疼痛而哭泣,孩子們的家人很愛護孩子,在護理上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醫院的期望比較高,希望孩子們能很快好起來。孩子的家庭成員和護士在相互交流時缺乏注意力是不可避免的。他們對護理知識了解不夠,經常提出一些困難的要求。面對這些不合理的要求,護士往往不予理睬,導致患兒家屬情緒低落,對護士產生誤解和投訴。由于兒童皮膚嬌嫩,血管小,護士在操作中容易出錯,孩子的家人會對操作錯誤感到不滿和哭泣。
2.防范對策。一是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統并確保它們的運行。照顧病人時,嚴格遵守醫院的規定,這些規定不能因為貪婪而被取消。為了避免藥物濫用、醫院醫療規則的執行、職能的轉移和轉移,通常會注意醫療記錄,需要書面說明和詳細記錄。注冊過程必須是完整的。確保每個護理人員的責任和基本責任。加強職業訓練在我國的教育狀況下,大多數醫學院和高等教育畢業生的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行動能力相對有限。然而,護士工作的質量在確保病人護理風險的準備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技能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護理風險,并保證生病兒童的安全。因此,需要改進醫務人員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在使用各種方法方面的資格,如靜脈注射、針頭、胃管插管等,以及使用各種急救和護理工具等。二是加強溝通技巧,協調護士和家庭之間的關系。護理人員和家庭之間缺乏聯系,導致了與護理有關的爭議。由于醫院的大量工作,護理人員在壓力下工作,這往往會導致缺乏耐心。當家庭成員遇到問題時,當他們向護士求助時,他們不能以更強硬的態度和更強硬的態度做出積極反應,從而使病人家屬表達自己的意見。提高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專業培訓有助于護士和家庭之間的交流和理解,大大減少了有關護理的爭議。三是加強控制。檢查輪班,離開之間的聯系是兒科護理中最危險的環節。在手術后的過渡過程中,無人陪同,在等待手術的過程中,最脆弱的中年兒童在各種手術、住院治療和床位等待中最容易受到變化的影響,無法及時找到。在這方面我們必須完善和修訂工作制度和秩序走開,規范管理環節,制定和完善各種篩選程序、應急反應意外外科病人和兒童,收到快遞運輸,以及完善輪班制度和驗收,并創造傳導備忘錄,以便建立系統和流程,工作在忙,中午和夜班工作的分配取決于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以避免因緊張而導致的工作故障。嚴格管理護理工具,確保護理文件和醫療文件之間的匹配,以及所有實際、詳細和及時的醫療人員對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兒童的治療和出院情況以及對每日數據的仔細檢查和校準。
總之,針對這些不同的風險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結合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要求來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好護患溝通和交流,從而將各種風險隱患全面消失,保證護理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高燕. 10 起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J]. 中國護理管理,2019,8( 7) : 58 - 59.
[2]張娜. 常見兒科護理缺陷的發生原因和防范措施[J]. 中國醫藥指南, 2019,10( 22) : 389 - 390.
(重慶大學三峽附屬醫院,重慶4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