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慶廣 鐘詠容
【摘要】目的:就護理干預對安胎孕婦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的預防效果予以分析探討。方法:此次研究樣本選擇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婦產科進行安胎的47例孕婦,按不同護理模式進行分組,納入對照組的23例孕婦實施常規護理配合,其余24例孕婦歸入實驗組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配合,就兩組孕婦接受不同護理措施后DTV發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就DTV發生率相比,對照組為21.74%,實驗組為4.17%,數據對比差異強烈(P<0.05)。結論:針對安胎孕婦,在其安胎期間配合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十分重要,對減少其DTV發生率有積極應用意義,實施性良好,亦可促進護患關系的良好建立。
【關鍵詞】安胎孕婦;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預防
為防止孕婦流產,需要對存在胎動不安或有過滑胎史的孕婦進行相應治療,此方法稱之為安胎[1]。對于住院安胎的孕婦,其通常需保持長期臥床狀態,而此種狀態亦是引起DVT的常見病因之一,孕婦若出現DVT,不僅影響安胎治療的進行,亦會引起DVT并發癥,危及孕婦和胎兒健康。為更好預防DVT的發生,本文就安胎孕婦相關護理干預措施進行研究,并觀察其對DVT的預防效果,詳細研究內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樣本選擇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婦產科進行安胎的47例孕婦,按不同護理模式進行分組,對照組納入23例,年齡在26~35歲間,平均(30.61±2.77)歲,孕周12~26周,平均(19.16±5.67)周;實驗組納入24例,年齡在24~39歲間,平均(31.52±2.84)歲,孕周13~27周,平均(18.69±5.78)周。將對照組、實驗組孕婦一般資料中的所有指標利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數據差異均不存在統計學價值(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安胎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孕婦、胎兒情況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并進行相應處理,遵醫囑行相應藥物治療,并叮囑產婦按時服藥等。實驗組在上述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1)詳細告知孕婦及其家屬治療流程及注意事項,并向其解釋DVT發生因素,使其具備一定心理準備,并評估其發生DVT的風險,以提前做好風險防范。(2)囑咐孕婦行床上關節活動,并定期協助其進行體位變換,使用下肢電動氣壓按摩儀按摩雙下肢,并在日間為其穿上醫用彈力襪,以改善血液循環,在孕婦身體條件允許下,鼓勵其進行適量床下活動。(3)靜脈滴注時,避免在孕婦下肢進行,減少血管刺激;增加病房巡視,仔細觀察孕婦下肢皮膚情況,并進行適當活動,同時囑咐產婦保持衣著舒適、寬松。(4)積極與孕婦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其存在的不良情緒,避免影響安胎治療的進行,同時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以幫助其疏解、發泄,建立積極情緒,提升配合度,讓孕婦家屬多陪伴孕婦,給予其足夠關心、耐心,以使孕婦獲得足夠安全感、幸福感,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叮囑孕婦保持充足飲水量,結合其飲食結構進行針對性合理調整,保證孕婦每日營養所需。
1.3觀察指標
就兩組孕婦接受不同護理措施后DVT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4統計學分析
處理軟件選用SPSS20.0,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率(%)予以表示,P<0.05表明指標對比差異顯著,符合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就DTV發生率相比,實驗組為4.17%(1/24),對照組為21.74%(5/23),指標對比結果為x2=13.688,P=0.000,指標對比差異均存在統計學價值(P<0.05)。
3討論
在妊娠并發癥中,自然流產較為常見,其是指妊娠不足28周內,胚胎難以繼續健康發育而出現自流終止,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需及時進行合理安胎治療,以確保胚胎正常發育至分娩。而進行安胎治療過程中,孕婦需保持臥床休息,故日常活動量有所減少,長期壓迫狀態下,下肢血流不暢,易發生DVT,且該種并發癥發病率、死亡率均處于高水平,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均可產生威脅,即便如此,DVT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預防的并發癥,故良好的護理配合意義重大[2-3]。
本次研究對安胎孕婦應用了綜合護理干預,從宣教、風險評估、按摩、心理干預以及飲食指導等方面為其實施整體護理,全方面保障了孕婦的護理質量,從各方面進行DVT護理,結果顯示DVT發生率得以有效降低,由此證明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DVT的發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適當進行下肢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凝固;為孕婦行DVT知識講解,可避免其出現過激反應,影響治療進行,進行風險評估,可提高護理措施的有效性、針對性,護理質量更高。(2)心理、飲食以及下肢皮膚情況監測等護理措施的配合,幫助患者獲得積極情緒的同時,可提升其治療依從性,亦可及時發現孕婦異常情況,行及時治療[4]。
綜上,針對安胎孕婦,在其安胎期間配合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十分重要,對減少其DTV發生率有積極應用意義,實施性良好,亦可促進護患關系的良好建立。
參考文獻
[1]周林.剖宮產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2):180-182.
[2]鐘玉瑤,李玉文,鄧翠蓮, 等.品管圈活動在改善安胎婦女焦慮情緒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2):85.
[3]楚麗敏.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在胎動不安孕婦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255-256.
[4]徐延波,耿華.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價值探究[J].科學養生,2020,23(6):134.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廣州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