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
近期,某學校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到家長反對、投訴,引起社會關注。
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教學觀念中體育一直是作為“副科”。體育不但在學校不受重視,而且人們心目中普遍對體育不屑一提,就連表揚孩子的時候,如果是說“那孩子體育不錯”,言下之意即指學習很差,聽話的人便會心一笑。體育課在學校不受重視由來已久,遇到考試復習等重要時段,體育課給其他課讓道的事屢見不鮮。體育課不受重視連帶著體育老師也被人們輕視,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學生因為成績不好而選擇成為體育生。考體育院校的學生就意味著文化課成績不好,因此人們通常認為體育老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調侃別人某門學科不好時常說:“你的某某學科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體育老師好像除了體育好之外,其他學科一無是處。事實當然不是如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偏概全,想當然地用有色眼鏡去看待體育老師。
體育老師能不能當班主任?當然可以,班主任的素養要求與學科之間并沒有必然聯系。而且,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還有著獨特的優勢,因為體育老師的備課量相對較少,加之沒有輔導作業的任務,因此能有更多的精力管理班務。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質疑是傳統觀念在作祟,反映了人們對體育老師文化素養的不信任。打消家長顧慮的最好辦法就是給體育老師正名,樹立體育老師的正面形象。為此,學校要全面重視體育課,按照課程要求開足體育課,不得任意擠占體育課時,同時要將體育課和文化課一樣加強管理,規范體育課教學。高校在招收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時,要進一步加大文化課的分值占比,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家長的顧慮自然就沒有了。
現在的體育、藝術生培養存在很大的缺陷,重體藝輕文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學體藝的學生普遍文化課成績極差,學生在校學習體藝并不能滿足體藝考試要求,還需要到培訓機構去培訓相當長的時間,培訓費用非常昂貴,在讓培訓機構賺得盆滿缽盈的同時也加重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什么時候我們的學校體藝培養能和普通文化課一樣完全在校進行,學習體藝的學生也不再只是學習差的學生,學校的體育和藝術課就正常化了,體育老師的負面形象也才能完全消除。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質疑不僅僅是學科問題,學科沒有“錯”,關鍵在于學科承載的文化底蘊。為什么人們只質疑體育、音樂和美術這些學科,而不質疑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除了傳統觀念的副課外,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人們對體育老師文化素養的不信任,懷疑體育老師的能力。體育老師有了過硬的教學功底,自然就沒有人再“調侃”體育老師,也就沒有人質疑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的能力了。
本欄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