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引利
【摘 要】 高三是高中時代最為重要的一年,高三在決勝高考里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高三是橫刀立馬見真章的一年。在“3+1+2”的模式里, “3”代表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必考的科目,“1”則是在物理和歷史中選其一,“2”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在“1”的基礎上在任意選擇兩科進行搭配,新高考政策的實行給偏文科或者偏理科的學生多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其中不難發現物理是“1”中所需要選擇的,這便意味著物理在選科、報考等方面的優勢,這更要求我們老師做好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學,做好高三物理復習的有效教學,為學生增加高考的砝碼,讓學生報考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本文主要就是在研究在高三時期如何通過改變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關鍵詞】 高三復習? 物理? 教學策略? 效率
作為一名高中的任課老師,作為一個物理老師,高三物理復習是一個恒久不變的話題,也是一個每一年都會探討研究的課題。隨著新高考政策的試點實行,如何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在當前的背景下顯得更為重要,這也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一、當前物理復習的現狀
在全面復習物理基礎知識的時候,老師最主要的復習方式就是把物理必修的知識按章節依著書上的內容全部講一遍,不管大大小小的知識點都會有所涉及,雖然在復習的深度上能夠做到符合高考考綱的要求,但是在進行物理知識點概括和總結的時候沒有很好地把知識點橫向、縱向聯系起來形成完整的思維框架。雖然在物理復習大綱上每一章都有思維知識框架但是不論學生還是老師對思維知識框架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講每一章的時候一開始老師們一般會選擇在上課一帶而過,讓學生下課自己再看,學生們認為自己看的東西不叫作業,這造成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是點狀的沒有連接成線形成面,沒有做到物理知識的系統化。在這種教學方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生會逐漸形成上課聽了,一聽就懂,畢竟高一、高二都學過,但課下一做題就廢了,不是不會做,就是一做就錯。物理知識學起來很累很燒腦但是一考試成績會說明物理還是差,努力沒有成效,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物理會越來越沒有信心,在完成各科作業的時候把物理放在最后寫,有一部分學生會放棄學習物理,把高考的追分點壓在其他科上。
二、物理復習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2.1構建知識框架,使物理知識系統化
物理教學中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理解并且掌握物理的基礎知識,然后再培養學生通過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把知識結構化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其實學生在高一高二已經學習了物理知識,到了高三,并不缺乏知識,但由于一輪復習的時候分章分節所以大多數學生只是缺乏系統的知識,缺乏把各個物理知識連接起來的框架,造成學生不會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問題。老師需要做的就是把各個知識點像織漁網一樣編織起來,滬科版的物理知識內容是以專題的形式列示的,并不要求通過一條線串聯其所有的知識點,可以分專題來構建知識框架,使物理知識以專題的形式系統化。
例如:在復習牛頓運動定律的時候,老師可以用X-Mind思維導圖把牛頓運動定律作為第一項,分三個主干分別是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然后再把牛頓第一定律進行細分,分為知識梳理、內容總結、學習誤區,然后再細分,一直細分到每一個小的知識點,使得牛頓運動定律可以進行系統的展示形成框架,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運用。
2.2注意整理錯題,引起學對錯題的重視和利用
在最后一階段高考備戰期,整理錯題是很有必要的,對提高高考的成績很有幫助。一般的學生在最后復習的時候會以高考復習指導書為主,知識點和習題大篇幅的全看,其實并不排除其中某些知識已經掌握的很通透,有時候可能會為了找某個類型的題翻書找好久好久,而整理錯題,形成錯題集便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那么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使用錯題集老師發揮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同一個題目出錯,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出錯點,我們需要找到出錯的病因,然后對癥下藥。通過改正錯題,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潛力,體會到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讓學生自我感覺這個題挺簡單的,我可以在同類型的題里拿到分數,漸漸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信心,找到了下一步學習的內容,明確了學習的方向。
例如:一道題出現錯誤,就需要按照做題時的步驟,一點一點的檢查,找到出現錯誤的地方,看看是審題不認真把問題性質判斷錯了還是運算出現了錯誤,又或者是演算紙上寫的正確然后給答題紙上抄的時候出現了錯誤等等,我們要引導學生去尋找不同的原因,具體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做到有錯可改,對癥下藥,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通過整理錯題,讓學生明白自己可以拿分的題型,做到會的題一通百通都會,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信心,提高高考時提分的能力。做到應該會的題少丟分甚至不丟分,進而提高總成績。
結束語:
在高三物理復習的教育教學中,要想實現物理復習的高效率、高成果,就要構建知識框架,對知識點進行整合,把物理知識系統化,要注意督促學生對錯題的整理和運用,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水平,制定不同的復習目標和復習策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進而使得學生物理復習效率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榮極.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三物理復習教學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0(54).
[2] 沈霞娟,張寶輝,曾寧.國外近十年深度學習實證研究綜述——主題、情境、方法及結果[J]. 電化教育研究.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