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遠兵
摘? 要:激勵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內心潛在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初中班級管理中良好激勵機制的建設,能夠使我們的班級管理效果變得更好,在班級中營造出一種更加積極向上的氛圍,促使每位學生都在其中更加積極進取。文章就從目標激勵、言行激勵、榜樣激勵和責任激勵這四個方面,細致分析了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有效構建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激勵機制;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61
目前,管理學領域內已經廣泛應用激勵理論。通過科學構建激勵機制,能夠將人的積極性、進步動機等激發出來。為改善初中班級管理效果,教師也要逐步轉變傳統強制型管理理念,科學運用激勵管理模式。初中學生的自主意識顯著增強,如果教師依然沿用強制管理方式,學生的學習創造潛能將難以得到發揮。因此,教師要明確激勵理論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合理構建激勵機制。
一、目標激勵
目標能夠有效指導學生的行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與熱情。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因困難、失敗等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通過努力即可實現實現的目標,以便促使學生的心理潛能得到激發。在目標制定過程中,需考慮這些方面的內容:首先,制定明確目標。部分教師雖然認識到目標的激勵作用,但設置的目標過于寬泛,缺乏清晰的指向性,導致目標的激勵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結合班級管理需求,從道德、學習、衛生等各個角度制定明確的目標,有效指導和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
其次,制定配套目標。為切實發揮目標激勵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系統制定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近期目標能夠直接激發學生的熱情,中期目標可將學生的積極性維持下去,而長期目標則從方向角度指引學生的成長。如教師可先將長期目標制定出來,之后列舉實現這一目標所需要達成的中期目標,再結合各個中期目標設置近期目標。通過環環相扣,促使學生的積極狀態得到長期維持。
最后,滿足學生參與需求。在目標制定時,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參與性,鼓勵學生結合自己情況和教師的期望,自主制定各階段的目標。如果教師完全代替學生制定目標,目標的親和力、向心力將會顯著降低。因此,教師避免向學生強加個人意志,而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二、言行激勵
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將自身的示范帶頭作用發揮出來,這樣不僅班級管理成效可以得到改善,教師的威信也可有效樹立。
1.言教激勵
口頭語言是非常直接的激勵形式,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被認可需求。因此,教師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需善于挖掘、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言語贊美,以便增強學生的上進動力。如某學生學習成績不夠優良,但熱衷體育運動,教師可發現、贊揚學生的體育特長,鼓勵學生向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言語激勵時,教師要準確把握激勵時機,以便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善于運用表情、動作等隱性言語激勵形式,如給予學生微笑、適當拍肩等。這樣能夠將教師的親和力充分展示出來,有助于強化激勵效果。
2.身教激勵
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以校紀班規嚴格要求自己,善于利用自己的行動感召班級學生。例如,為幫助學生養成愛護班級環境的良好意識,教師可做出示范,時常撿拾教室地面上的垃圾,這樣班級學生將會模仿教師的行為,教室衛生狀況能夠得到顯著改善。為幫助學生養成時間觀念,教師要提前早到教室,避免出現遲到等情況。通過長期堅持,學生的言行舉止將會發生較大變化。
三、榜樣激勵
結合激勵理論可以得知,榜樣人物能夠對學生產生無窮的激勵作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進取動機。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宣傳典型人物,以便有效激勵班級學生。
1.先進人物激勵
初中學生不具備豐富生活閱歷,尚未完善形成道德觀念,難以有效防范不良思想的侵蝕。但同時,初中學生十分敬佩為人類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渴望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師可將社會發展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引入進來,向學生們詳細講解這些人在各自領域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幫助學生認識到只有付出努力,方可以實現夢想。此外,由于初中學生對部分明星較為崇拜,教師也可選擇具有教育價值的明星事跡,激勵班級學生。
2.身邊人物激勵
同班學生之間相互較為熟悉,更能夠直觀了解某一個學生的特長。因此,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習、體育、衛生等各個方面的榜樣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力表彰和宣傳,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如班級某位學生寫作業十分認真,教師可向其他同學展示這位學生的作業,引導學生學習其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
四、責任激勵
很多初中學生缺乏良好的責任意識,不能夠主動踐行班規班紀,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教師沒有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因此,教師可結合班級實際情況,推行班干部輪換制度,每一個學生皆需承擔相應的職責和任務,這樣學生將能夠充分感受到班級管理的難度,進而自覺配合支持班主任、班干部的工作。在輪換制度實施中,教師要合理設置管理崗位,盡量增加崗位數量,以便縮短輪換周期。通過班干部輪換制度的推行,被管理者、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將會得到改善,班級整體凝聚力、向心力得到顯著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激勵理論充分關注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既可以提升初中班級管理效率,又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初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結合班級學生情況,選擇適宜的激勵策略,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逐步改變個人言行與習慣,進而推動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智,王玲.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班級自主管理[J].新課程(中),2019(10):266.
[2]朱春鋒.初中班級管理激勵略析[J].教書育人,2019(25):77.
[3]張倩.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新智慧,2019(22):24.
(江蘇省盱眙縣官灘初級中學? 江蘇淮安? 2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