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杰
摘? 要: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培養,不但體現了教師對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獨特見解,還可以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部分教師由于錯誤且片面的教學理念,導致學生的解題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對此,本文將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如何提高初中生數學解題速度與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74
一、營造學習氛圍
積極營造自主性初中數學學習氛圍,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需要等科學地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探究初中數學知識,以此來體現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發展的重要性。
“有理數和無理數”教學中,教師主要是構建學生的有理數和無理數思維,區分有理數和無理數,并了解有理數和無理數表示的意義等。通過師生共同回憶的方式,回顧學生學過的整數、分數等概念,并幫助學生掌握有理數的概念,能夠轉化成分數形式m/n(m、n均為整數,且n不等于0)的數被稱之為有理數。有理數包括整數和分數,還可以表示為正有理數和負有理數、0三個部分。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是否是有理數?”,在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時,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學生主動探究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是否屬于有理數,并給出具體的依據。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分成2個小組,對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是否屬于有理數持肯定和否定的態度,另有部分同學認為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其中一個屬于有理數,并給出了各自的依據。由此教師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有理數的熱情。同時奠定了“無理數”教學的重要基礎,學生結合有理數掌握的知識和技巧、方法,運用排除法、歸納分類法等自主探究無理數概念,有效識別無限不循環小數屬于無理數。所以,“有理數和無理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意識更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持續發展,增強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拓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
因此,教師通過營造數學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在濃厚的數學探究興趣下,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內涵和思想,形成數學自主性探究學習的思維習慣,加強對學生的數學自主性探究能力的培養。
二、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可通過創設數學問題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在數學教學中自主思考,并努力實現自主性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配合教師完成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實現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如“正數與負數”課程教學中,教師借助于實際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正數、負數代表的意義,感知引入負數這一概念的具體應用價值。“汽車向西行駛1千米和向東行駛1千米,水溫10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收入1000元和支出200元”,通過創設與實際生活有關的情境,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每組數字的關系。經過思考后得出,上述問題均表示相反的意義。用文字表述比較煩瑣,如何用簡單方法來表示?由此引出正、負符號,即“+、-”。其中汽車向東行駛1千米表示為+1千米,向西行駛1千米表示為-1千米,水溫10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分別表示為+10攝氏度和-4攝氏度,我們人為規定零上的溫度為正,零下的溫度為負。由此引出正負數表示的方法和意義,學生掌握了正負數的表示方法,并理解其意義。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及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對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鍛煉學生的有理數應用能力具有良好效果。在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深入掌握正負數的內容,包括分類歸納等正負數教學。如將“10、-5、50、-89、-0.3、100”等數字進行歸納分類,學生在已有的正負數知識基礎上,自主完成正負數的分類活動,達到提升學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目的,充分體現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優勢,帶給學生以更加自主的課堂教學體驗,增強學生數學知識探究的成就感。
因此,教師結合具體的數學知識內容,創設教學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數學問題,并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努力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自主探究模式發展,對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十分有用。
三、設置分層作業
設置分層作業,鼓勵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的學生自主消化數學知識,并在數學分層作業中,積極擴展學生的知識邏輯結構,對促進學生數學思考能力發展及形成自主思維意識比較有利。
“絕對值與相反數”教學中,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理解了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同時結合數軸學習互為相反數的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遇到相反數問題時學會運用數軸自主解決問題。如將“3、0、-2、-1”等表示在數軸上,并給出它們的絕對值,由此引出了絕對值和相反數的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對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掌握情況,鼓勵學生自主消化絕對值和相反數的知識。并結合學生對“絕對值與相反數”的理解程度設置分層作業,學生在各自的分層范圍內完成作業,并達到了消化“絕對值與相反數”知識的目的,學生自主消化的意識更強,學生的自主性消化能力更高。教師則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強化分層作業的針對性,帶給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以更適合的作業內容,學生學習強度和難度符合其心理和智力發展需要。由學生自主探究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概念,體現分層作業自主完成效果。讓學生在分層作業中,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興趣,滿足學生自主探究發展的需要,能夠主動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絕對值與相反數”的知識內容,確保在“絕對值與相反數”教學中,學生能建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分層作業,鼓勵學生自主消化數學知識,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自主性發展,有助于學生養成自律學習行為和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奠定了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長期保持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不動搖的基礎。
四、結語
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情況下,創設問題情,不斷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開展自主性數學學習,在結合分層作業模式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解題速度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趙濟民. 分類討論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 新課程, 2018(8): 94-94.
[2]張昆. 數學解題教學設計的新視角——以"國培計劃"安徽省初中數學骨干教師培訓為例[J].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9(11):18-22.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觀風海中學? 貴州畢節? 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