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培淵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改革,素質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僅要使學生學習到更多更豐富且更有用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文閱讀興趣和提升學生基本的語文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輕松有效。在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運用有效措施,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初中語文教師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迫切需要被得到解決。因此,文章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措施
一、 引言
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是無法替代。在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尚未得到充分解決,并且雖然一些已經被多次提出,但是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因此,為了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語文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新型的教學手段,為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二、 重視課前預習的重要作用,通過設計問題發揮預習的有效性
初中階段的語文不同于小學階段,隨著年級的增加,文章閱讀的難度不斷加大,其中往往包含著比較深刻的含義,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差異性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尤其是對于一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難以理解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通過預習能夠使初中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有初步的了解,是提高語文閱讀質量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語文教師中,雖然一些教師已經對預習的作用引起重視,但是僅僅停留在讓學生預習的表面上,并沒有設計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預習,從而導致學生的預習無法發揮有效作用。部分學生的預習只是為了應付教師,“走馬觀花式”的閱讀,無法起到幫助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目的。對此,語文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預習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習,真正意義上的發揮語文預習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課時,為了強化學生的預習,可以提出開放性的任務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可以不限制字數,但是要是自身的真實感受;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中關于葉圣陶先生的描寫,思考葉圣陶先生是一位怎么樣的人?葉圣陶先生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質,并且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問題的提出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因此能夠減少學生的閱讀壓力,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認真預習找出答案,建立專屬自己的預習筆記。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
對學習態度認真、答案合理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并且在課堂中向大家展示預習筆記,引起其他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使其他學生在以后的語文閱讀學習中能夠對預習環節引起充分重視,認真預習,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 通過課堂導入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思想上具有叛逆心理,這是正常的,對于學習的態度主要憑借主觀喜好。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一些初中學生認為語文閱讀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抵觸或者厭惡心理,不利于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其主要原因是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知識的講解主要是“灌輸型”的,學生被動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的態度主要是“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不高,無法對語文閱讀學習產生興趣。還有一些語文教師為了使學生快速掌握語文知識,或者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忽視了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課堂導入環節過于生澀,對于知識的講解過于詳細,反而容易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能夠成為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的催化劑,在無形中推動學生的閱讀學習,使學生產生閱讀學習的動力,從而使語文閱讀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在課堂導入中引出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接下來的閱讀學習,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一課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文章中景物的描寫手法,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上課開始時,一些學生的思緒還停留在上一節課中或者大課間,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談話的形式導入問題情境:“同學們,冬天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誰能用所學過的古詩說出幾首關于冬天的詩句?你們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樣的?冬天帶給你們什么樣的感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濟南的冬天,它的冬天景色是另一番別樣的風味。”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迅速活躍課堂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學生開始小聲討論,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引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內容,帶領學生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習,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閱讀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學生學習自制力較差,很容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分心或者做小動作。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創設閱讀情境,使學生產生閱讀學習的動力,從而使語文閱讀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多媒體的出現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很大方便,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展開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能夠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形式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仿佛身臨其中,使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充滿活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內容比較豐富,教學形式多樣化,能夠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是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重要教學手段。此外,多媒體還能夠將語文閱讀教學知識由繁化簡、由抽象化為具體,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使語文閱讀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