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潔
摘 要: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使得中國逐漸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國家提出了義務教育的觀點,并進行了有效實施,實施期間,為了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具體影響其學習效率的因素,國家進行了大范圍的監測工作,在監測期間,發現了一系列的現實問題。鑒于此,文章根據具體的現實問題,進行相應的監測工作的更新和改善,力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現實視角;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合作;代表性
一、 引言
監測制度的出現和發展,為世界各個國家的教育領域提供了無數的新生機和新活力。通過監測工作的實施,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和了解到教育方面的缺失與不足。針對于教育事業在進行不斷地更新和改革,此時需要依托于科學、有效的監測工作之下,但是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顯示出的具體內容具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這就需要國家從根本上找出現實問題,并進行大力地改革和發展。
二、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面臨的現實問題
針對義務教育而言,從提出質量監測觀點一直到開展此項工作以來,時間并不長,根基也并不穩定。因此,監測工作的質量還有待提高,同時在工作中發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質量監測工作實際上涉及的工作環節也有很多,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復雜性。結合中國的眾多教育理論,還有一些先進且新型的科學技術,工作環節內的一些設計以及測試等相關內容的工作還是不難解決的。與此同時,進行此工作期間,會涉及多個部門中的研究者,其中主要包括眾多的學校中的研究者們,還有一些和教育有關的政府部門的研究者。這些隸屬于不同地方的研究者,因為視角的不同,使得他們面對此問題時,思考的內容和面對的問題都有所差異,同時他們的需求也有所差異,這樣的情況下,研究者理解監測工作的程度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對專業和現實操作等方面進行研究后發現,現實操作期間面對的質量監測工作更為繁冗復雜,而且亟待解決,解決時需要相關人員從根本上認識和明確眾多研究者的個體差異,并且對于進行全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研究。
除了眾多的學校以外,還有很多的教育科研組織機構,其中的眾多研究者也是智慧的集合體,可以為質量監測方面的工作帶來無數的新生機和新活力。這些機構中的研究者面對監測工作,既可以直接為其提供一定的研發意見,也可以對監測后的結果進行認真、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由此得出相關數據,并以此提出一些新觀點和新建議。而在眾多的學校內,它可以更為直接地進行相應的監測工作,并具體操作其中的細節部分,但是在操作和實施期間,學校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例如,在實施監測工作時一定會對學校的教學方面的工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此時的學校就需要緊緊地圍繞著如何減少監測工作產生的干擾而展開分析和研究,防止和減少其對教學方面工作的影響。與此同時,學校也需要正確進行相應的監測工作,使其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促進學校的長足發展??傊?,必須要從實質上促使不同研究者的真實需求得以尊重和滿足,并且根據實際的情況,運用先進的教育觀點和相關科學技術,使得出現的問題可以得到科學、有效的解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產生更多的凝聚力,使得各方面的研究者都能夠齊集一堂,共同為質量監測工作獻計獻策,促進其不斷更新和完善,永遠保持活力。
三、 針對有關問題的解決建議
(一)開展廣泛合作和溝通,提升監測工作的科學性
質量監測期間,需要采用到多個技術環節,其中不僅涉及計算機領域,而且還要對學科教學等方面有著足夠的理論知識。進行質量監測工作的相關部門有很多,其中還包括部分的學校,這些地方有著明顯的差異,對于以上涉及的技術環節,各個部門的研究者之間所擅長的地方也是不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借助于合作模式,使得有關部門和部分學校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者能夠聚在一起,共同分析和討論具體的檢測工作的相關內容,并且激發出更多的知識火花,促進監測工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與此同時,合作模式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做法,在之前也有一定的成功經驗得以參考,如美國的VAEP等,就是采用了合作模式,其中參與了眾多的教育組織機構,并且是由NAGB進行統一科學的管理,具體的執行和操作工作則是由美國的NCES進行。國際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成功經驗,都是依托于合作模式之下的,有效實現了監測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中國現在的監測工作還有很多弊端,需要進行合理的梳理和解決,此時就需要準確認識和了解合作模式的具體內容和使用方式,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對監測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國目前需要運用一定的方式將各個區域的教育機構組織起來,使其能夠和部分的學校以及考試機構等區域進行積極的合作和交流,使得監測思想得以開放,在眾多研究者的探討和溝通下,可以得到極大的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的教育事業不斷攀升,同時促使質量監測工作朝著科學性、權威性的方向發展。
(二)監測數據要有選擇性地適當開放
每一段的監測工作都要配以相應的評估結果,這樣可以對監測工作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根據實際的評估結果,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研究出當前的監測工作的不足之處在哪里,也能夠發現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進行適當地更新和改革,促使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但是,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監測工作本身是非常復雜的,對其工作內容和工作質量等方面進行評估,就更加繁冗復雜,這樣復雜的評估工作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的評估結果卻非常地不盡人意,其中得到的各種數據呈現出的是片面性的特點。因此,需要針對這一現象,進行科學、合理地更新和改善評估工作的相關內容。
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是監測工作追求的工作目標之一,此時,就需要從監測數據方面入手,使得其中的部分內容可以進行公開。例如,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就做到了一定的公開性,將得到的監測數據進行有選擇性的公開,在這樣的情況下,眾多的研究者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