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啟文
摘 要:每個人對語言認知的感覺稱為語感,學生只有經過大量的文字閱讀和生活感悟才能有一個比較敏感的語感。在語言學習中,老師必須引導學生理解生活,感受自己的體會,并且敢于去表達出來,方能在不斷認識中增強語感。語言的交流應用其實是十分豐富的,既可以描繪世界,還可以抒發(fā)情感,是真實世界的表達。學生只要不斷應用語言表達,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語言,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好的語感。
關鍵詞:語文學習;培養(yǎng)語感;策略分析
語感,即一個人對語言和文本的正確理解,體現了自己敏感和豐富的情感,是人們的直接感覺,凸顯了個人理解和掌握語言文本的能力。語感是人們在語言實踐中逐漸塑造和發(fā)展的能力,這意味著不必在特定情況下對字詞進行邏輯推理,但是可以直接快速地識別并掌握整個事物。實踐證明,重視培養(yǎng)語文教學的語言意識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非常重要。
一、 專注于閱讀并培養(yǎng)語感的正確性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訓練語言意識的基本方式。教師應在小學語文課上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以使學生可以閱讀不同的文本格式,在閱讀時獲得見識,并達到訓練語言意識的目的。
(一)大聲朗讀,提高語言意識
小學的各個部門都應注意大聲朗讀和靜默閱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逐步學習,強化閱讀。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開始,是感受和訓練語感的基礎手段。大聲朗讀不僅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還是積累和滋養(yǎng)情感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大聲閱讀來了解文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學生大聲閱讀文章的關鍵部分,學習語氣、停頓、節(jié)奏、重音和風格,識別文章語氣的差異和變化,體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要充分意識到文本中句子巧妙的設計,可以營造出真實的情景,與作者產生共鳴。例如,在人民教育版六年級《詹天佑》一文中,突出描述了詹天佑精神活動的句子,老師在深入理解后,要指導學生掌握具體的閱讀技巧,在這種方式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大聲朗讀,促進對課文的更好理解。
(二)角色扮演式閱讀
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幻想,經常將自己視為故事中的角色,并和故事同歡樂,同悲傷。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使用角色扮演來指導學生,在角色的情景體驗下大聲朗讀,展示其想象力和體驗角色的情感。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僅可以親身體會,而且有趣,吸引人。例如在《去年的樹》這篇文章里,這個童話非常特殊,它以對話的形式展開,而且文本中有四組對話。這時在整個課程教學中,注意力可以集中在角色閱讀訓練這部分,閱讀時理解文字的內容,閱讀時走進角色的心理世界,以及閱讀時體驗角色的情感。當一只小鳥向南飛行并與一棵樹說再見時,引導學生扮演小鳥和樹的角色,體會那種留戀和不舍的心情。除了小鳥和樹,還有其他事物樹根,在演繹樹根時,應該讓學生讀出樹根的同情和悲傷,還有小女孩,扮演時聲音應該是稚嫩溫和的。在針對角色的重復性朗讀訓練中,學生不僅閱讀了表面的內容,還理解了文本背后的情感,這些都是提高語言意識的有力措施。
二、 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語感
(一)感悟啟發(fā)中培養(yǎng)語言意識
在閱讀教育中使用圖像思維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將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產生“視覺圖像”。只有依靠想象力,才能走進文章中的世界,來感受一個活生生的圖文世界。與此同時,用自己的思維去感受文章世界所要表達的東西,以及思考文章帶給我們的寓意和啟示。例如:《荷花》這篇文章,鼓勵學生理解畫家描繪的荷花的顏色,形狀和姿勢,將其與圖片結合起來以激發(fā)想象力,讓學生聯想到自己處在荷花池中,仔細觀察周圍的荷花,有的學生會聞到荷花的氣味,有的學生則看到了一枝彎成弓形的荷花,一枝像守衛(wèi)一樣的荷花,仿佛在守衛(wèi)這片荷塘,還有的荷花藏在荷葉背后,像一個害羞的女孩躲在荷葉后面似乎很享受荷花池的美麗風光。通過讓學生這樣的聯想,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感。當然,漢字的主題是多種多樣的,涉及的字符,事件和場景非常廣泛,涵蓋了古代和現代的中外國家,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那么,如何從不熟悉的課文中反映出什么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靈感呢?同樣,學生可以發(fā)揮出豐富的想象力,想象文章的風景、場景、事件、角色的聲音和微妙的內心活動,沉浸在這種迷人的想象中,讓學生仿佛直接看到、聽到、觸摸和品嘗寫作中的一切感覺。這樣,學生可以在朗讀時傳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二)與生活相聯系,培養(yǎng)語感
藝術活動的源泉來源于生活,文章是用來記錄生活的點滴。因此,在教育中,要注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方面,讓學生把生活和課本聯系起來,賦予文章真實的生活寫照,感受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并而達到培養(yǎng)語感的目的。
(三)通過比較閱讀,培養(yǎng)語感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詞是作者通過無數次的思考,審議和推敲而來的,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能力和吸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表達性比較豐富的字詞和句子進行少量的添加,減少替換,更改等,讓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更改前后的字詞和句子來更容易的感受原文句子和字詞的簡潔和精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準確性,還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作者文字的微妙之處和思想觀念。例如,在講《井》這一課時,作者寫到“我趴在井邊,看著井里,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倒映在井水中”。將句子中的“一顆顆”和“閃亮”去掉,再讓學生進行閱讀,對比前后的閱讀感受,有效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
三、 通過語言的積累和使用來培養(yǎng)語感
盡管許多語言老師特別注意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意識,但結果仍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小學生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沒有積累,就不能談論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能力。實踐還表明,大多數閱讀量大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語言意識,豐富的想象力,強大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非常準確的語言理解能力。在小學階段,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
(一)古典文學背誦
《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guī)》《百家姓》《成語故事》等中國經典作品在年輕父母中越來越受歡迎。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系統地教學生這方面的知識。父母都知道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因此教師更應該多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大量的古典文學閱讀不僅能讓學生對中國的知識文化有一個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讓學生在閱讀中更能得心應手,非常有利于語感的快速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