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彩梅
摘? 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大勢所趨,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發展趨勢,是社會進步發展的產物。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基于這種大環境的影響,各級各行政部門都踐行貫徹落實改革的精神,以改革的主要方向為契機,對本行政單位固有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進行變革,以不斷適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具體要求,助力改革進程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改革的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是行政審批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以往,審批工作中頻發各種問題,導致行政部門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檔案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因此,要抓住行政審批改革的機會,探索檔案管理工作新的方法和模式,提高行政部門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行政審批;改革;檔案管理;改進措施
分類號:D922.1
行政審批改革的環境之下,暴露出了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也暴露出行政部門檔案管理工作質量較低,不利于推進各項工作的高效進展。因此必須抓住行政審批改革的契機,創新檔案管理工作方法,深刻認知檔案管理工作的意義,以推進檔案管理事業的發展[1]。目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步伐越來越緊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經是大勢所趨,改革是必然的,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動向,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的具體需求。在這種大背景的影響下,相關行政部門都抓緊了改革的方向,全面領會改革精神,針對本部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提出更加新穎的管理方式,以不斷適應制度改革的需求,同時為了助力改革不斷深入進行。審批工作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傳統審批工作中,各種問題頻發,各行政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面對當下逐漸緊密的行政審批改革趨勢,應該全面分析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尋求新的工作方式,以不斷提高管理和水平。助力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便利性。
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內容概述
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政府逐漸退出對于一些市場能夠自主決定、自主管理、自行組織的事項,進而確立政府的監管職責。促進行政審批的規范化、科學化,通過精簡及取消部分審批事項和條件、下放審批權限、合并審批事項、調整審批時序、轉變管理方式、推行告知承諾制等措施,全面推進行政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統一審批程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嚴格執法行為。以政務中心的建設為依托,打造行政審批服務的集成模式,在基層設立審批窗口,建立多級聯動服務體系,增加便民服務,提升行政審批工作的質量和效率[2]。
二、行政審批改革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的困境
1.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隨著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斷提升,檔案管理不斷深化。通過分析具體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得知,檔案管理工作暴露出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各級機構,按照統一的管理模式、共同的組織原則,展開對檔案的管理工作。管理措施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管理模式比較分散。
2.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在經濟體制轉軌的背景下,諸多單位的主要精力是搞好經營發展,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各單位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度很不平衡,檔案管理意識薄弱,監督力度不強,隨著經濟發展方向的不斷深化,容易遭受到外界的沖擊,部分單位的抗風險意識薄弱,容易導致單位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降低。檔案管理工作質量是自身影響力的重要體現,是自身抗風險能力的基礎部分,很多單位沒有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導致發展受阻[3]。
3.檔案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分散型管理模式、集中型管理模式,是檔案管理工作中常用的兩種模式,前者強調資源與信息的管理,發揮不同管理模式的價值,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率。后者強調管理人員的職責劃分。實際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檔案管理模式應用靈活度較差、管理比較松散等問題,制約著檔案管理工作的進展。
4.管理思維落后
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在進行檔案管理過程中,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檔案管理,就是把檔案保存起來,而沒有充分考慮到檔案的查找以及利用問題。這就導致一些檔案無法發揮該有的價值,無法實現再利用。而事實上,進行檔案管理工作是為了在日后工作中發揮其價值。落后的檔案管理思維,阻礙了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5.檔案多頭管理,信息交流存在阻礙
檔案多頭管理,導致系列文件無法完整儲存,各部門信息無法暢通交流。每個部門有各自的工作職責范圍,需要根據工作開展下發不同文件,導致同一個項目涉及的部門較多,同一項目文件在不同部門中均有備份,完整的信息被切割、保存。這種多頭管理模式,雖然有利于各部門隨時管理和利用文件,但是整體的項目被切割以后,阻礙信息的通暢交流,不利于檔案信息的查找和利用。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時,會浪費公共資源,同時會阻礙檔案系統化管理。
三、檔案管理的改進措施分析
1.深刻認識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深刻認識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是提高檔案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和前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背景下,政府放松了嚴格的管控,而更多的發揮監督和服務職能。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檔案管理工作方式也要適當進行改變。對多樣化和復雜性的檔案要進行靈活的處理,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意識。同時要深刻的認識到,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讓原本嚴格復雜的審批檔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件數量減少,檔案類型減少,審批程序和審批部門也減少[4]。這些變化,對檔案管理工作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要找到針對性的處理方法,提高檔案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要深刻的意識到,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發揮檔案的實際利用價值,因此必須要注重檔案的再次利用性。具體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檔案被切割的問題,各個部門根據自己工作要求和進度儲存相關部分的檔案,信息無法準確、完整流通,降低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造成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
2.善于運用技術手段,以提高檔案儲存質量
利用現代化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對檔案的數字化線上管理,既有利于檔案資料的保存,同時也方便查找和利用。直接對檔案資料原版文件進行掃描,通過計算機傳輸系統,建立文件儲存和管理平臺,實現對檔案的數字化管理。對檔案進行歸檔、儲存整理時,要將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同步。紙質檔案要以同版掃描件的方式保存,同時計算機內應存留照片錄像等資料。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對檔案的高效性、便利性管理,同時可以避免工作事故的發生,節約人力物力的同時,提高工作質量。
3.檔案管理部門完善檔案材料
相關部門在對檔案進行管理時,要按照項目的進展順序和進展流程進行檔案整理。對于項目進展前期,要收集項目計劃書、批準文件以及專家建議書等資料。在項目開展中期,要收集各個項目的預算和實施文件。項目開展后期,要收集項目成果和檢查報告等文件。保證各個階段文件齊全,將文件進行歸檔保存。整理文章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文件缺失,要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以完善文檔內容,確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
4.建立綜合性檔案平臺
借助信息互聯網技術,建立綜合性檔案管理平臺,以提高各行政部門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以備各部門檢查和利用。通過建立綜合性檔案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對各個部門的檔案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進而有助于形成完整的項目檔案管理體系。綜合性檔案管理平臺的建立,可以避免發生各部門檔案資料切割分離的現象,促進檔案資料整體性,方便檔案搜索使用,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5]。
三、結語
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需求,亦是社會制度不斷完善的需要,在此大背景之下,為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檔案管理作為行政審批工作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要抓住行政審批改革的契機,深化對檔案管理模式的研究,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武頔,洪相鐵,郭長興.行政事業單位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研究——基于業務流程和財務核算流程的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8):207-210.
[2]張紹斌,潘葉輝,李軍,巫建文.廣東省普通公路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東公路交通,2020,46(03):63-66.
[3]戴建兵,張志永.論個人檔案與當代中國史研究領域的新拓展[J].河北學刊,2020,40(03):1-10.
[4]廖福崇.“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與營商環境——來自企業調查的經驗證據[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19,8(06):80-96.
[5]畢青苗,陳希路,徐現祥,李書娟.行政審批改革與企業進入[J].經濟研究,2018,53(02):140-155.
青島市城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山東? 青島 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