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娜拉出走”的中國敘事變奏

2021-05-08 06:10:00尹傳蘭
南方文壇 2021年2期

海內外學界在追憶《新青年》雜志對中國思想史的杰出貢獻時,大多會說《新青年》樹起了“民主與科學”兩桿大旗。其實,《新青年》給現代中國帶來的最具輻射力的觀念,恐還是“自由”二字。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刊發易卜生專號產生轟動,主要有兩種傾向:一是魯迅為代表,將此劇當作是回應家庭婚姻、男女平等、婦女解放問題的經典敘事來解讀。他在《娜拉走后怎樣》中提出解決“娜拉出走”后的根本出路是經濟獨立,并發表小說《傷逝》作文學闡釋。二是胡適為代表,主要不是從婦女解放的社會學角度去解讀,而是主張從人的解放的角度去解讀并撰文《易卜生主義》。相比而言,胡適的哲學解讀比魯迅更接近易卜生的原意,可惜當年并沒被時潮所公認。但無獨有偶,曹禺的話劇《日出》卻無形中綿延了胡適對“娜拉出走”的幽邃領悟,甚至可以說陳白露就是“娜拉出走”在現代中國的另一種命運符號。不妨說,子君與陳白露就是中國文學中的“娜拉”,《傷逝》與《日出》從不同敘事層面回應了易卜生關于“人的自由”命題。

一、《玩偶之家》:“人的自由”命題之提出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原認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但當她認清自己只是丈夫海爾茂的“玩偶”后,便毅然選擇離家。易卜生把這情節安排在圣誕節,只因圣誕節與宗教有關。宗教的實質在于謹防人性墮落、引領人性升華,此謂宗教正義。以此宗教正義為標尺來測度海爾茂宗教觀的誠或偽,也就洞若觀火。海爾茂在看到柯洛克斯泰的信之前,還信誓旦旦地對娜拉說,“什么事都不用怕,……我的兩只闊肩膀足夠挑起那副重擔子”,并表態:“我常常盼望有樁事情感動你,好讓我拼著命,犧牲一切去救你。”可是,當他看清信的內容后,卻全然不忌娜拉是為了救他的命才偽造簽字借錢這一事實,更全然不顧自己曾親口許下的“美麗諾言”,突然變臉:“你這壞東西——干得好事情”“不信宗教,不講道德,沒有責任心。”但當他后來得知柯洛克斯泰無意追究此事的時候,又變色龍般轉怒為喜:“受驚的小鳥兒,別害怕,……一切事情都有我。我的翅膀寬,可以保護你。”娜拉很難再廝守這條“變色龍”,決定要離開他,他又一通責難:“你就這么把你最神圣的責任扔下不管了?”“你最神圣的責任是你對丈夫和兒女的責任”;“難道你不信仰宗教?”海爾茂極具戲劇性的變臉,無意間暴露出他對宗教的實用主義之輕慢,宗教對他而言并未落在道德自律上,反倒淪為借背誦經文來顯擺自己有修養。娜拉認清海爾茂的虛偽,也就認清了海爾茂讓她扮演的家庭角色的真正含義:“咱們的家只是一個玩兒的地方,從來不談正經事。在這兒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親的‘玩偶女兒一樣。我的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你逗著我玩兒,我覺得有意思,正像我逗孩子們,孩子們也覺得有意思。”①一旦娜拉看穿這一切很“沒意思”時,“娜拉出走”也就不能規避。但這僅僅是易卜生戲劇敘事的表層演示。

若想探究易卜生戲劇結構的深層意思,非追問易卜生創作《玩偶之家》的原旨不可。《玩偶之家》發表19年后的1898年,易卜生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在作品中無論寫什么,都不會有意識地做某種宣傳。與人們通常以為的不同,我主要是個詩人,而并非社會哲學家。謝謝你們……但我不能接受自覺促進女權運動的榮譽。說實話,我甚至不清楚女權運動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的任務一直是描寫人類。”②顯然,易卜生寫“娜拉出走”,是從哲學高度提出了一個關于人的獨立、解放即“人的自由”命題。就其義域而言,當然涵蓋婦女解放,但若僅著眼于劇情,認為“娜拉出走”是講一個有女權意識的角色在對夫權說“不”,未必牽強。但在易卜生眼中,娜拉在戲里不僅僅代表娜拉這個女人,也不僅僅代表娜拉所屬的女性,而是代表走向正義的自由人性對虛偽的告別。“娜拉出走”在易卜生那里,實則是借女性解放的題材搭臺,讓人性自由的主題唱戲。當然這已是深閱讀,而不是滿足于把“題材”等同于“主題”的淺閱讀。

二、《海上夫人》:“人倫權責守衡”之演繹

胡適則認為娜拉棄丈夫與兒女獨自出走,是為了要“救出自己”,頗有孟子“窮則獨善其身”之意。易卜生1871年9月24日寫給友人勃蘭兌斯的一封信中也說:“我期望于你的主要是一種徹底的、真正的自我主義,……在世界歷史的整個進程中,的確有一些時刻像是海上撞沉了船,此時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救出自己。”③胡適與易卜生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娜拉反駁海爾茂逼自己承擔“賢妻良母”責任時就說:“這些話我現在都不信了。現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人——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④其實質當是提出“人的解放”這一命題。若落在每一個體身上,首先是發展個性問題。胡適認為:“發展個人的個性,須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須使個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須使個人擔干系,負責任。”⑤易卜生1882年致友人書就寫道:“須使各人自由充分發展:這是人類功業頂高的一層;這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做的事。”⑥海爾茂的最大錯誤是他只把娜拉當作“玩意兒”:“既不許她有自由意志,又不許她擔負家庭的責任,所以娜拉竟沒有發展她自己個性的機會。所以,娜拉一旦覺悟時,恨極她的丈夫,決意棄家庭遠去,也正為這個原故。”⑦

對“人的解放”命題演繹得更透徹的杰作,是易卜生1888年創作的另一名劇《海上夫人》。此劇實是《玩偶之家》的姊妹篇,可以充分見證易卜生寫《玩偶之家》與其說是婦女解放,毋寧說是人對自己的真正解放,是基于每一個體皆有責任去承擔自己因擺脫舊框架,可能帶來的全部挑戰或壓力。《海上夫人》最扣人心弦的角色是艾梨達,她是房格爾醫生的續弦夫人,卻念念不忘其昔日情人,疑似患了“戀海癥”,天天想過海闊天空的生活,任憑房格爾怎么勸阻都無濟于事。最后,房格爾答應與她解除婚約:“現在你完全不受我和我的家庭的拘束了。你的生活,你的真正的生活,可以回到它的原路上去了。艾梨達,現在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負責任了。”而艾梨達卻改變初衷:“自己選擇——自己負責!自己負責!這么一來,局面就完全改變了。”那“從今以后,我再不想離開你了”⑧。為什么艾梨達有了選擇自由,亟須自己負責任,就決意不跟舊情人走?胡適認為:“世間只有奴隸的生活是不能自由選擇的,是不用擔干系的。個人若沒有自由權,又不負責任,便和做奴隸一樣,所以無論怎么樣好玩,無論怎樣高興,到底沒有真正樂趣,到底不能發展個人的人格。所以艾梨達說:有了完全自由,還要自己擔干系,這么一來,樣樣事都不同了。……個人有自由選擇之權,還要個人對于自由所行所為都負責任。若不如此,決不能造出自己獨立的人格。”⑨可見艾梨達并不是一個真正敢于擔當責任的女人。如果說《玩偶之家》僅僅是決裂即“娜拉出走”,那么,《海上夫人》是對“娜拉出走”的深意有了補白,亦即對出走的“娜拉”提了“自我責任”之要求,“娜拉”對其要承受的心靈壓力也就隨之加重,重到不勝擔當,很可能導致放棄。易卜生通過這兩部戲,表達了自己對“人的解放”命題的深刻的現代思考。易卜生寫《玩偶之家》時尚未細想自由亟須擔當的問題,到寫《海上夫人》時對此命題方有深層發掘。也因此,劇本《海上夫人》出版時,易卜生給出版人的信中寫道:“它標志著我已找到了一個新方向。”⑩這“新方向”是指易卜生對人的自由命題的思考已趨成熟。《玩偶之家》的娜拉只憑一股凜然之氣出走,出走后怎么樣呢?《海上夫人》把問題想深入了,出走后須有精神準備去承受更大的挑戰。承受不了怎么樣?那就不承擔,回家去。這就是艾梨達。

這就是說,自由固然迷人,但擁有自由卻不免艱難。有人為了回避艱難,便寧愿讓渡自由。這不妨稱為“人倫權責守衡”,即人與自我、人與人之間,其實存在著倫理上的“權責守衡”:自由即權利,但因自由所帶來的壓力也要承擔,這是責任。不守衡,就意味著失衡。艾梨達失衡了,子君也失衡了,故皆不配擁有自由。

三、《傷逝》:子君未必死于沒錢

中國現代文學史對“娜拉出走”的理解,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是像胡適那樣還原易卜生的原旨,分析“娜拉出走”時是著眼于個體存在論層面;一是像魯迅那樣把娜拉看成是一個現實性極強的人物,他讓娜拉從舞臺上走下來,回到現實的困境里。1923年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中指出“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但娜拉無論墮落還是回來,易卜生寄喻在出走的娜拉身上的獨立自由精神已死掉。胡適的解讀更接近易卜生,這是一個詩意的思想家的動機;魯迅雖也讀了易卜生的本意卻未必能體恤,相反,他仍說經濟權乃是“較為切近”的辦法,“一面再想別的法”。同時,魯迅也認同《海上夫人》對《玩偶之家》有補敘功能,“娜拉要怎樣才不走呢?或者說伊孛生自己有解答,就是Die Frau Vom Meer”,中文譯作《海上夫人》,“娜拉倘也得到這樣的自由,或者也便可以安住”11。可魯迅最后仍把“娜拉出走”這一藝術符號微縮成一個社會學個案。

子君在《傷逝》中是沉浮于涓生回憶中的一個影子,通過這影子,擬有兩點結論:一是涉及子君的,她最初離開大家庭時,發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的勇敢呼聲。她在與涓生一起籌錢租房同居的時候是有勇氣的,但這勇氣并不構成其人格根基。獨立自由作為現代人格根基,當是不能無端讓渡,且不可被輕易摧毀的。這就意味著,當子君說“我是我自己的”也好,賣了自己唯一的戒指、耳環與涓生共同租房也好,只是一時之勇,還稱不上有根基性。所謂根基,當是把自由獨立讀成既不能輕易讓渡,更切忌放棄的人格命根。當子君主動放棄此命根把自己變成小女人,先前那番激情也就伴著柴米油鹽、油雞、阿隨漸趨平淡,直至涓生喊出“我已經不愛你了”,子君又回到老家族的屋檐下,后來便死去,這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那么,子君之死到底應歸咎于沒錢,還是未必?魯迅寫《傷逝》是把子君的命運,牢牢地與錢拴在一起。特別是當涓生沒錢了,子君作為家庭婦女兼全職情人當也身無分文,但她本愿堅持過清貧日子,反倒是聽了涓生一句話“我已經不愛你了”,便轉眼死了。對此,不得不問:子君到底是為了沒錢?還是為了涓生的那句話而死呢?如果涓生的一句話就可以讓她死,那么魯迅想象子君命運所隱含的豐富性,已突破了“娜拉出走”后回家與否根子在是否缺錢——這個很狹隘的社會學預設。即子君是為情而死,但鑒于其人格根基欠獨立,故她雖說過“我是屬于我的”這驚世之語,但她最后并未堅持“我是屬于我的”,仿佛其愛情乃至生命能否延續并不取決于自己,而是取決于涓生。魯迅可能還沒警覺他這般寫,是否與其演講時所說“娜拉出走”最終結局仍取決于錢的判斷存在矛盾?有此矛盾未必不是好事:這表明作為大作家的魯迅,在敘事藝術上已突破了作為言論家的魯迅。與其說是魯迅精神視域存在矛盾,毋寧說這顯示了魯迅作為小說家,在不經意間也經歷了一次巴爾扎克式的“現實主義的勝利”。所謂“形象大于思想”意即在此,一個大作家內心所裝的財富,要比其思想所強調的更豐富。

四、《日出》:陳白露對“自由生命的自我剝奪”

現代文學史著以往對曹禺《日出》中的陳白露形象的分析大抵分兩種。一是以王瑤為代表,倚重社會心理角度,認為這個“交際花年青美麗,高傲任性,厭惡和鄙視周圍的一切卻又追求舒適而有刺激的生活,她常常帶著嘲諷的笑,玩世不恭而又孤獨空虛地生活在悲觀和矛盾中”。在“她身上還有一些為一般交際花所沒有的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但她“游戲人間”的生活態度決定了她最終只能選擇結束生命。12二是以錢理群為代表,心儀人性自由角度,認為陳白露作為“高級交際花,離鄉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園,而且永遠地‘賣給了這大都市里的大旅館,再也‘回不去了,不僅是外在的環境不允許,更是‘自己所習慣的種種生活方式‘桎梏了自己,她已經‘倦怠于飛翔了。這是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剝奪”13。然未作詳盡論證。

筆者愿接著錢理群往下說。其實陳白露內心一直保留著對過去生活理想的憶念,不論是與方達生的交往,還是與那詩人的浪漫婚戀。盡管她也嫌厭交際花生涯,也直覺她所交往的那些人品行不端,但她又習以為常。于是,問題就產生了:既然混沌現實遠不如往昔清純,為何她不愿回到過去?這就亟須檢索其履歷,她出身“書香門第,陳小姐;教育,愛華女校的高才生;履歷,一陣子的社交明星,幾個大慈善游藝會的主辦委員”。拐點出現在她“父親死了,家里更窮了”,她被迫去當電影明星、紅舞女之類。14父親之死,令她跌入困窘,她為何不學著過清貧日子?癥結是在她被昔日的光環罩住了,始終走不出來,唯一的路子就是利用青春色相走向大都市。大都市最可能綿延且放大其光環,這就是當交際花。她也為自己能光鮮地活在都市的視野而榮耀,這是她賴以活著的一個理由,更是她生存的意義。陳白露曾心氣甚高,而今卻去接納“討厭的廢物”張喬治,去取媚年紀比自己大很多、可以叫“老爸爸”的潘月亭等人。為什么呢?只一個字:錢。錢才讓她有光環;沒錢,光環消失,她也就該“睡去”了。

所謂“光環”就是讓自己活在公眾艷羨的眼光里,這是陳白露幸福或自我實現的一種定義,也是陳白露性格的內核。光環實則雙刃劍:既是維系少女夢幻,敦促她、激勵她去拼搏的內驅力;也是她不得不犧牲其尊嚴與美麗的祭壇。照理說,真正讓內心為之陶醉的情愛,應是與自己所愛的人的生命共享。但對身為交際花的陳白露來說,卻變成“哪一類的人都歡迎”,只要“有錢自然可以認識我”,因為錢可以延續其光環。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算讀懂了陳白露。但方達生讀不懂,他不明白為什么他心目中的竹均愿與這群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更不明白錢對陳白露的重要性,所以他才會質問:“你難道不知道金錢一迷了心,人生最可寶貴的愛情,就會像鳥兒似地從窗戶飛了么?”也因此,他才會被陳白露拒絕求婚的那番理由所驚嚇,“你養得活我么?”“我要人養活我,你難道不明白?我要舒服,你不明白么?我出門要坐汽車,應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難道聽不明白?”她就這般虛榮然又卑微地活在玩弄與被玩弄之中,既心生疑惑,又如魚得水,悠哉游哉。既哆嗦,又得瑟。

這樣就可理解陳白露為何會說:“你以為這些名譽的人物弄來的錢就名譽么?我這里很有幾個場面上的人物,你可以瞧瞧,種種色色:銀行家,實業家,做小官的都有。假若你認為他們的職業是名譽的,那我這樣弄來的錢要比他們還名譽得多。”名譽有涉道德,而陳白露口中的名譽更沾有資本市場上等價交換的味道。理由是:“我沒故意害過人,我沒有把人家吃的飯硬搶到自己的碗里。我同他們一樣愛錢,想法子弄錢,但我弄來的錢是我犧牲過我最寶貴的東西換來的。我沒有費著腦子騙過人,我沒有用著方法搶過人,我的生活是別人甘心愿意來維持,因為我犧牲過我自己。我對男人盡過女子最可憐的義務,我享著女人應該享的權利!”15這種平等當是商品市場“等價交換”所定義的平等,與人性—人格尊嚴所定義的社會平等很不一樣。因為人的靈魂、個性乃至肉身自有其尊嚴,不宜也不該拿到市場上去標價出售。但陳白露沒有此人文自覺,她不認為其賺錢方式有何不名譽,甚至她認為人世間還有比她更不名譽的。她為何要用這種似是而非的倫理學支撐自己呢?她內心對其選擇的生存(賺錢)方式不無質疑,但若總質疑,其內心就會充滿不安。她需尋找理由去沖淡這些質疑,以期讓自己相信靠出賣色相弄來的錢并沒太不“名譽”,于是,她所謂盡“女子最可憐的義務”享“女人應該享的權利”之說詞,也就成了她的生存理由。

但當她用身體換來的錢去追逐奢華生活時,這生活也在腐蝕她,讓她變得頹廢奢靡。陳白露出賣色相換來錢,又把錢像流水那樣預支出去。因為她需要排場,需要開銷,排場越大,開銷越大,賬單越長,欠賬越多。她分明不喜歡潘月亭,但為了錢,她還得跟潘打交道,潘月亭破產,陳白露的資金鏈斷裂,又回不到昔日去,于是就死了。陳白露的死是死于欠費,欠費就意味著排場不能維系,交際花光環不能持續,她活著的內驅力也就沒了。她只活在自己的光環里,不管這光環的背后有多齷齪、多心酸。

但這一切又都是她自找的,沒有誰逼她非當交際花不可。那么,她的“自由”內涵是什么?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合撰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談到陳白露的悲劇是在于“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剝奪”,此“自由生命”的自由又是什么?是自我選擇,自我負責嗎?因為最后死去確是她選擇的結果。有必要再反芻,陳白露有過的昔日是否也含有某種自由的因子?比如她與方達生的青梅竹馬,又如她與年青詩人夢幻般短暫的婚戀等。一般來說,自由是指個體生命狀態的正當滿足,不受外界的無端束縛,是人性、人格尊嚴。尊嚴首先是指個體生命不能屈辱地被強制性的外界意志所驅使,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所以,自由的內涵總是與人的生存、人格、人性的尊嚴聯在一起。從這角度看,陳白露的內心未必沒有尊嚴,但這尊嚴感后來都被光環吃掉了。在光環輝映之際,她不時也痛感自己的尊嚴的缺失或讓渡,所以她又會對自己的日常生存有倦怠、有譏刺。不僅是對占有自己青春的嫖客有譏刺,對自己也含譏刺甚至質疑,否則就不會暗暗流淚。但其身心又被那頹廢弄得不能自拔,終究回不去。其結果,她殘存的生命自由就這么被自己耗散了。

當然不宜不講大環境(社會制度、都市風氣等)。但若只講大環境,滯留于現實、社會、制度批判,也就不免擱淺了對陳白露性格作深度剖析。陳白露出賣色相未必純屬現實逼迫,但更重要的仍是自我誘迫,最后逼得她走向一條不可再飛翔的絕路。“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剝奪”是人性批判,是對陳白露的人性墮落的批判。所以,這樣的陳白露怎么可能再跟方達生走呢?怎么能再回到年輕時與詩人每天早上去看日出呢?

由此再回到易卜生的《海上夫人》。“海上夫人”艾梨達只有泡在海水中,她的心才寧靜。但當她聽說走后一切都要自我負責時,她退卻了,寧愿待在家里。這意味著人身自由,從來不是免費的午餐。娜拉有權選擇不當其丈夫的傀儡,但她還須學會承擔不當傀儡所引發的壓力。子君喊出“我是我自己的”豪言壯語,但她并沒準備好如何承受豪言壯語后的自我擔當,故涓生一句“我不愛你了”,她便死了。陳白露不是一點沒想過自我擔當,但她不愿去承擔沒有光環的生活,她是寧愿為這虛榮的光環而讓渡自由、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說,陳白露也就幾近現代文學史上的中國版《海上夫人》。

五、“逃避自由”之存在論重估

現在總算可對中外敘事在“娜拉出走”一案的價值變奏作一結論了。這就亟須回到源頭,省思易卜生為何演繹人類“逃避自由”。易卜生為此寫了兩部戲,這與其說是用文學敘事來回應,毋寧說他更愿在舞臺上做一個思想家。正因為他有此哲理高度,所以其戲劇敘事就不含混。艾梨達一直心心念念要與海那邊的人出走,但在得到其丈夫的允諾后卻不走了,重點就在于怕自己“負責任”。這用弗洛姆的話來說,只要“個人不是那個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還沒有意識到個人行動的可能性和責任,他就用不著害怕”,但“一旦成為一個個人,他就形只影單,只能獨自面對世界各方面的危險和強大壓力”。當他無法繼續承受“‘擺脫束縛、獲得自由帶來的負擔”,他就“必須全力逃避自由”16。正因為艾梨達不敢承擔自由帶來的任何不確定性,故放棄自由也就成為她的“無可選擇”之選擇。與魯迅《傷逝》相比,曹禺《日出》無疑是能接近易卜生的哲學心跳的藝術家。但為什么在面對陳白露“逃避自由”一案,不論曹禺怎么寫,其整個劇本的力量總不像易卜生那般清冽透徹呢?這大概就是一個世界級文豪,與一個中國現代文學名家的距離。易卜生是戲劇家,同時也是對人類命運有終極關懷的思想家,正如他所言,詩人的使命是“喚醒盡可能多的人去實現自由獨立的人格”17。故他去寫戲,就有能耐讓其思想去駕馭敘事。一個文學家的敘事,如果是好作品,可能也蘊含哲理,但其哲理很難強大到去驅動整個敘事。這在客觀上,是為文學學術騰出地盤,即讓學者(批評家)去說出作家很想說、然最終仍未說透的話。當筆者這樣去洞察陳白露形象所蘊含的“逃避自由”之深意時,嚴格地說,是站在易卜生的文化哲學即存在論立場來重估曹禺《日出》的。

【注釋】

①以上引文參見[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易卜生戲劇集》(第2卷),潘家洵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第49、79、80、81、83、87、86頁。

②[挪威]易卜生:《在挪威婦女權益保護協會一個宴會上的講話》,載《易卜生書信演講集》,汪余禮、戴丹妮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第385頁。

③[挪威]易卜生:《致喬治·勃蘭兌斯》,載《易卜生書信演講集》,汪余禮、戴丹妮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第113頁。

④[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載《易卜生戲劇集》(第2卷),潘家洵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第87頁。

⑤⑥⑦⑨胡適:《易卜生主義》,《新青年》(“易卜生號”)1918年6月15日。

⑧⑩[挪威]易卜生:《海上夫人》,載《易卜生戲劇集》(第3卷),潘家洵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第97、3頁。

11魯迅:《娜拉走后怎樣》,載《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5,第166、170、165-166頁。

12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第317頁。

13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第417頁。

1415曹禺:《日出》,載《曹禺戲劇全集》(1),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第229、226、225、230、229、230頁。

16[美]艾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劉林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第19、89頁。

17[挪威]易卜生:《致比昴斯騰·比昂松》,載《易卜生書信演講集》,汪余禮、戴丹妮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第182頁。

[尹傳蘭,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國家文化名人(浙籍)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最新在线|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久久精品丝袜|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色有码无码视频|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天天色综网| 黄色网在线|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久操中文在线| 2021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激情成人综合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色噜噜综合网|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久久a级片|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在线观看无码a∨|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性天天|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四虎综合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99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色伊人| 99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特级毛片|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老司机|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亚洲天堂首页| 免费看a毛片| 色婷婷在线影院| 久久www视频|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88av在线| 国产免费网址|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理论精品|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亚洲啪啪网|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