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世界華文文學中二戰題材的新開拓

2021-05-08 07:45:45錢虹
南方文壇 2021年2期

最早認識美籍華文女作家周勵及其作品,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筆者剛涉足中國大陸以外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領域不久。她以自己兩手空空在美國如何創業成功,以及在北大荒揮灑青春的成長經歷為藍本的自傳體小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甫一出版,風靡一時,成為如同知名報人董鼎山先生所說“展現了一個時代,亦影響了一個時代,影響了一代人”①的暢銷書,彼時那灼灼熱度,似可與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於梨華那部被譽為“留學生必讀之書”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相媲美。

一、“曼哈頓三部曲”:從自傳體

小說到紀實文學

然而,此后她并未趁熱打鐵,再續輝煌。周勵似乎祭起了海明威所言“一個人一生中寫一本好書就夠了”之大旗,擱下了手中的筆,“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不想再寫書了”。她的理由是雖然“作家天生的靈性總像海水般地沖擊著我,我每天卻要把大量時間花在進出口貿易上。我收到了千百份中國讀者的來信,許多人詢問我是否有新作品誕生,讓我怎么回答呢?”然而真實的內心告白是:“苦難已經寫光了。在《曼哈頓的中國女人》一書中全部寫光了。我相信缺乏苦難的作品難以打動人心。我喜歡含著眼淚感動地寫作。……既然缺乏苦難歲月,那么我還有資格寫我的第二本書嗎?——這是我十幾年沒有出書的主要原因。”②直到2006年8月,她的第二本書《曼哈頓情商》才姍姍來遲地在上海書展上亮相。如果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貫穿著周勵從青蔥歲月到成熟時代的生命印記的話,那么,《曼哈頓情商》則成了她以一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打量世界、游歷各地的“萬花筒”,此時她儼然已成為具有眾多頭銜的“雜家”:女商人,社會活動家,旅行家,文學、藝術、電影、攝影、博物館、考古、歷史學甚至宗教學研究的愛好者……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有一顆無論在饑寒交迫的年代或是在華麗優雅宴會中同樣熾熱高昂的心靈——這顆心靈總是在激動沸騰。在北大荒大草甸放豬時,我靠幻想和背誦詩歌生活;到了美國,靠理想和闖勁打入美國上流時尚界;游覽世界時,到了俄羅斯,我就想當冬宮博物館或是彼得堡羅要塞的研究員,到了法國又渴望做法國近代史研究員,幾次去埃及迷上了古埃及史及考古學,更不想走了……無論在意大利、埃及,還是在敦煌、西藏,或是在印度甚至非洲等等均是如此。我常常疑惑:人人都像我這么充滿‘沖動嗎?”③如此眾多的“愛好”和盎然的“興趣”,摻雜在一本書中,雖然豐盛卻難免顯得有些蕪雜。當然,她在游歷世界時積聚著創作的能量,有待新的迸發。

迸發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2020年上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許多人都是在猝不及防中被困在了家中。周勵也被困在紐約家中。此后,從午夜至黎明,她奮筆疾書,寫下了一篇篇燃燒著激情和血性的滾燙文字。8月中旬由上海三聯書店推出了她厚達453頁的新著《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④

《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以下簡稱《親吻世界》——筆者注)無疑是周勵“曼哈頓三部曲”中最讓讀者血脈賁張、心靈為之震顫的一部。作者采用了紀實性報告文學的手法,從文體上來說,類似散文,卻又是文學、哲學與歷史學互相交織的一部史詩;從內容上而言,既是探險實錄,卻也是生命、熱情與信念互相輝映的一部交響曲。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被遺忘的煉獄:跳島戰役探險錄》為作者尋訪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遺跡進行實地考察的系列散文;第二輯《親吻世界:鐫刻在心靈巖洞上的壁畫》收錄了作者在世界各國各地游覽的旅行紀實;第三輯《燃情三極:南極點、北極點、珠峰逐夢》,是作者四赴南極、三抵北極、分別兩攀兩越瑞士馬特洪峰和西藏珠峰的探險實錄。僅看這三輯簡介,就不能不讓人對作者如同火焰般的生命活力與探險精神所折服。

二、二戰文學:從《麥堅利堡》

到《被遺忘的煉獄》

這三輯系列散文中,第一輯《被遺忘的煉獄:跳島戰役探險錄》的系列作品,無疑是全書中最值得大書一筆、富有血性的一部戰爭反思錄。自《荷馬史詩》中有關特洛伊戰爭的描述問世以來,生命、死亡、戰爭、愛情就成了世界文學中的四大永恒主題。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尤其是開辟了東、西兩大戰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世界戰爭文學經典作品的確立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臺,如肖洛霍夫的《一個人的遭遇》、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和《凱旋門》、馮尼格特的《第5號屠場》、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和《永別了,武器》、沃克的《戰爭與回憶》、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以及瓦西里耶夫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拉斯普京《活下去,并要記住》等,這些有關二戰的戰爭文學經典,向人們展示了戰爭帶給世界和平、生靈與人類以猝不及防的苦難、殺戮、血腥、死亡與巨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及其難以復原的戰爭創傷后遺癥,成為世界人民反對戰爭、希冀永久和平的文學教科書。

對于普通中國讀者而言,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由發動到結束的認知,主要來源于1960年問世的美國記者、歷史學家威廉·夏伊勒的歷史紀實作品《第三帝國的興亡》,其中以大量秘密文件、私人日記、發言記錄及電話錄音等為依據,記述了希特勒法西斯納粹“第三帝國”從興起到覆滅的12年零4個月的全過程。⑤該書出版后于翌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2008年,在“閱讀中國30年”中的“30年30本書”文史類讀物評選中該書僅次于《萬歷十五年》而名列亞軍。其入選理由是:“在那個時代,這本書突然呈現了一段新鮮而難忘的歷史,它所引起的我們的傷痛,至今難以平息,難得的是,譯筆很好。”⑥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闡述如何觀察和表現歷史時指出,可以采取三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是考核和記錄“事實”的歷史學的方法;第二種是比較個別史實以闡明一般“法則”的社會學的方法;第三種“是通過‘虛構的形式把那些事實來一次藝術的再創造,即文學的方法”⑦。如果說《第三帝國的興亡》主要采取的是第一種“考核和記錄‘事實的歷史學的方法”的方法;那么大多數中國讀者對于1941年底由“珍珠港”事件引發的太平洋戰爭的認知,則主要來自于第三種文學的方法所產生的一首詩,這便是臺灣詩人羅門的《麥堅利堡》。麥堅利堡位于菲律賓城郊,此地埋葬著7萬名在二戰中太平洋地區陣亡的美軍士兵的骸骨,并矗立著分別刻著他們名字的七萬座白色大理石十字架墓碑,肅穆,靜謐。如今卻成為一處風景優美的觀光景點。“戰爭坐在此哭誰?/它的笑聲 曾使七萬個靈魂陷落在比睡眠還深的地帶//太陽已冷 星月已冷 太平洋的浪被炮火煮開也都冷了/史密斯 威廉斯 煙花節光榮伸不出手來接你們回家/你們的名字運回故鄉 比入冬的海水還冷/在死亡的喧噪里 你們的無救 上帝的手呢/血已把偉大的紀念沖洗了出來/戰爭都哭了 偉大它為什么不笑/七萬朵十字花 圍成園 排成林 繞成百合的村/在風中不動 在雨里也不動/沉默給馬尼拉海灣看 蒼白給游客們的照相機看……”⑧這首后來獲獎無數的描寫太平洋戰爭的悼亡詩,全然沒有英雄主義的勝利豪情,甚至也沒有人道主義的唏噓憐憫,驚心動魄的題材處理得冷靜、冷峻、冷漠、冷眼旁觀,甚至不無黑色幽默式的揶揄與嘲謔,詩人意在通過今昔對比(犧牲將士亡靈的墓園與今日“沉默”的旅游景點的強烈反差)達到引人警醒、震撼、憂思的反諷效果,正如此詩起首石破天驚的那句“超過偉大的/是人類對偉大已感到茫然”。然而,這7萬美軍將士,當年究竟是如何在太平洋戰爭中“捐軀”的,詩中沒有說。

周勵的新著《親吻世界》則給了讓我們心靈悸動與震顫的詳盡答案,其將生命、死亡、戰爭這三大世界文學的永恒主題納入筆端,并以激越的文字、清晰的圖片和甄別后的史料、文獻等,將太平洋戰爭尤其是“跳島”戰役的全景,呈現在讀者面前,凸顯出戰爭對于人類(包括交戰的敵我雙方)的殺戮行為的非理性、反人道及其無比慘痛的歷史教訓。

三、讓人血脈賁張的“燃燒的太平洋”

首先,《被遺忘的煉獄:跳島戰役探險錄》中的關于太平洋戰爭的系列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尊重歷史的理性精神與文學的感性書寫相互融合與滲透,即阿諾德·湯因比所說的觀察和表現歷史時把考核和記錄“事實”的歷史學方法與“把那些事實來一次藝術的再創造”的文學方法相結合。很難想象,一個年逾六旬的華人女作家,為了讓冷冰冰的太平洋戰爭史實變得鮮活可信,竟采取“田野調查”的方法,從浮潛在風光旖旎的帕勞海底“二戰墳墓”,實地觀看當年被擊沉的日本軍艦遺骸開始,幾年中竟然跑遍貝里琉島,塞班島,天寧島,關島,菲律賓的萊特灣、呂宋島和科雷吉多島,日本沖繩島等太平洋戰爭中著名的“跳島”戰役遺址,以及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國家博物館、阿靈頓國家公墓、美國國家檔案館等反復查詢、核對與太平洋戰爭相關的史料、照片、報道、錄像,硬是使自己從“二戰迷”成了“二戰通”。這樣的戰地遺址考察和探險,并非僅憑一腔熱情就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還需要敢于冒險的巨大勇氣和一往無前的堅強意志,正如她所言:“說是探險,因為時而浮潛海底‘戰爭墳墓,時而須雇直升機或單人小飛機飛往小島,濃霧大風與突降暴雨都帶來心理挑戰,是名副其實的歷險記。……懷著震驚與感傷,我像考古學家一樣仔細發掘歷史上或有或無記載的實物與事件,并去華盛頓美國海軍陸戰隊硫磺島戰役博物館和美國國家檔案館考證核查,為的是探討戰爭原貌中的人性及狼性,有時甚至是人性至狼性的轉換,解開鏖戰殺戮背后不為人知的隱秘。”⑨于是,我們在周勵筆下看到了她所進行的這種戰爭遺址的實地調查和體驗,需要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在帕勞海底二戰遺址原生‘博物館潛水讓我脊背發涼,擔心一個不小心觸碰到日本‘神風特攻隊飛行員的骸骨堆!心兒戰栗、膽大如虎的我穿梭在一堆堆龐大銹蝕、魚兒出沒的戰機、坦克、艦艇殘骸之間,深感戰爭的慘烈與凄涼。”⑩

除了去“跳島”戰役遺址實地考察外,周勵還夜以繼日地查閱、研究二戰史料,她成了華盛頓美國國家檔案館、美國海軍陸戰隊國家博物館等處的常客。為了給大都已陣亡的硫磺島美軍“升旗手”辯誣,她在美國國家博物館內,對當年戰地記者拍攝的《硫磺島插上星條旗》原始照片反復對比,仔細觀看檔案館保存的戰地錄像與照片,為每位硫磺島“插旗手”的名字及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命運做出反復甄別與正確判斷:“我對媒體輕易使用不恭之詞把兩位出生入死參與硫磺島升旗行動的老兵誣稱為‘冒充者,并以此制造轟動新聞而感到氣憤不安:……媒體人為了商業目的詆毀嘲諷升旗的前輩們,和平生活了70年的他們全然不了解戰爭的殘酷。”11可以說,這是一部20世紀40年代使人類付出慘痛死亡代價的太平洋戰爭血肉豐滿的鮮活歷史。

其次,《被遺忘的煉獄:跳島戰役探險錄》多處體現了作者對“跳島”戰役史料的發掘與對典型人物形象的評價相互印證。《燃燒的太平洋》寫作者在帕勞貝里琉島上發現了被海水包圍的一塊石碑,毫不引人注意的青灰色石碑上竟刻著當年太平洋艦隊司令、五星上將切斯特·尼米茲的題詞與簽名,碑上刻的是對戰敗者的勇猛頑強精神的尊重與敬畏,而這塊石碑竟從不為人所知:“他做了古今中外功勛卓著的將帥們都沒有做的一件事,而這件事,在世界上似乎只有我這個來自紐約的中國女人注意到了——五年來我翻遍了谷歌搜索、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及美國國家檔案館,都無法找到有關這塊石碑的任何記載:這是一個約21英寸寬14英寸高、被海風侵蝕的青灰色滄桑石碑,上面嵌刻著因年代久遠變得模糊不清的文字——猶如拿破侖軍官在埃及戰場發現的羅塞塔石碑——它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在貝里琉戰役日軍墓園的入口!”12如此珍貴的二戰史料的發現,還有誰能說作者尋找“跳島”戰役遺址僅僅是憑一己的探險興趣?尤其是她隨之對刻在石碑上的尼米茲題詞的解讀:“在敗者面前,王者的謙虛、對失去生命的悲憫與對軍事專業領域勇猛同行的敬佩,都放射著人格與教養的魅力光芒!”13

四、解開鏖戰殺戮背后不為人知的隱秘

這是世界戰爭文學中從未有過的發現與描寫,即勝利者對戰敗者勇猛的戰斗精神的尊敬與贊賞。面對一戰、二戰造成的戰爭創傷,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描寫厭戰的亨利上尉目睹戰爭的種種殘酷景象而脫離部隊后帶著未婚妻凱瑟琳逃亡瑞士;馮尼格特的《第五號屠場》描寫盟軍為泄憤而將上萬噸炮彈傾瀉于德國歷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頓,這座不設防的城市頓時血肉橫飛,陳尸遍野,因而詛咒“戰爭是個屠宰場”;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中描寫這條軍規本身就是一個極度荒謬的怪圈,士兵們只要陷入其中就像被判了緩期死刑的囚犯一樣在無邊無形的戰爭絞肉機中絞來絞去……這些反戰文學中早已沒有了對戰爭書寫的任何崇敬之語,別說英雄主義的激情,就連人道主義的哀怨也顯得蒼白無力,剩下的只有黑色幽默(sick humour)。《親吻世界》的作者雖然在書中憤怒地引用了巴頓將軍的名言“詛咒你,狗娘養的戰爭!”卻在描寫戰爭非理性的殘酷與殺戮的同時,客觀地寫出了敵方具有軍事才能的指揮官并非大草包,假如“以為日本人都是沒腦袋的莽夫”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海上騎士”尼米茲對于日方威名遠揚的“軍神”東鄉平八郎將軍“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對其在日俄對馬海戰中的艦隊‘U型變向與‘T型陣式追擊作戰模式贊嘆不已”14。書中還有多處提到中途島戰役的美軍老對手南云中一將軍、拼命死守塞班島造成登陸美軍大量傷亡的齋藤義次將軍、被稱為“是個聰明的混蛋(one smart bastard)”的關島日本守軍最高指揮官小畑英良將軍、駐守硫磺島的日軍總指揮栗林忠道將軍(他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習美國軍事并出任過駐美、加使館武官),甚至還有年輕時曾被美國權貴圈女孩視為“白馬王子”,戰爭快結束前被任命為日軍駐守硫磺島第9師團第26戰車聯隊指揮官的前奧運馬術冠軍西竹一男爵等,無一不是戰場上令對手膽寒的鐵血戰將,他們最后或是戰死沙場,或是自殺殉職,給太平洋戰爭抹上了一層悲愴、悲慘、悲哀而又令人心懷恐懼的濃濃血腥味。作者讓我們看到,血流成河的戰場上不僅有槍林彈雨的敵我廝殺,還有對交戰敵手的敬佩與禮葬:齋藤義次率領日軍殘部在塞班島向登陸美軍發動自殺式“萬歲沖鋒”,15個小時的白刃戰,“這如人間煉獄般的戰役和瘋狂的萬歲沖鋒,讓美軍受到極大震撼……齋藤自己在7日傍晚被榴霰彈擊傷后切腹,以副官開槍爆頭的方式介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作者寫道:對于這個冥頑不化、死不投降的敵酋,死后竟“被美軍指揮官、號稱美國兩棲作戰之父的霍蘭德·史密斯(Holland Smith)厚葬在塞班島。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照片:一大群美軍圍著一個覆蓋著日本太陽旗的棺材,氛圍肅穆”15。這就是作者展示給讀者的鏖戰殺戮背后不為人知的隱秘,太平洋戰爭的真相。

當然,戰爭畢竟還是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別。作為美籍華人、“跳島”戰役的研究者,作者對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指揮者海軍五星上將尼米茲、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五星上將馬歇爾、陸軍上將溫萊特等人在太平洋戰爭中表現出來的英勇善戰或英雄氣概的崇敬與欽佩之情溢于言表。她寫道:1945年9月2日,在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太平洋戰爭的主帥麥克阿瑟與尼米茲“高大帥氣的兩人一起雄赳赳走向主會場,真愛死他們了!尼米茲相比麥克阿瑟絕對是一位更專業的軍事家,但麥克阿瑟更具有政治魅力,舉手投足、面龐輪廓與英武氣質皆可與好萊塢大牌明星媲美”16。但作者對于他們的人性弱點、指揮失誤甚至是人生污點也并不諱言,例如1944年指揮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的艾森豪威爾將軍,在二戰期間竟與英國籍女司機凱瑟琳·薩默斯比產生了婚外戀情,甚至戰爭剛結束就寫信給馬歇爾將軍說想回美國與妻子辦離婚手續,然而馬歇爾將軍回信嚴厲地拒絕并痛斥,才使他痛斬情緣。戰后他擊敗了他曾經的上司麥克阿瑟,1953年當選為美國第34任總統。作為太平洋戰爭中的盟軍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也有不光彩的一面:當年他曾經是菲律賓戰場的“敗將”,在日軍凌厲攻勢下被打得一敗涂地,為了美國的面子,他乘坐羅斯福總統派來接他與妻兒的潛艇逃離菲律賓,由溫萊特將軍接替他的職位。作者寫道:“作為菲律賓的‘太上皇,在日軍強勢進逼下丟下幾百萬官兵獨自撤往澳大利亞,實在是個沒面子的事情,我對接過‘死亡攤子的溫萊特將軍充滿敬意,也更理解了為何麥克阿瑟在太平洋戰爭的三年時間里晝思夜想,要打回菲律賓報仇雪恥,解救關押在呂宋島的3700名美軍官兵!”17

作者對二戰英雄人物的敬佩中褒貶分明。她在書中特別褒揚了溫萊特這位二戰中名垂青史的“敗將英雄”。1942年5月,彈盡糧絕的溫萊特將軍率領駐菲律賓7.8萬美菲官兵向日軍繳械,繼而開始震驚世界的巴丹死亡行軍,最后僅剩八分之一戰俘活著回家。溫萊特作為軍銜最高的戰俘,被俘后被送至中國吉林奉天戰俘營,在日軍俘虜營受盡折磨,外號“皮包骨”。1945年8月18日獲釋,并于9月2日趕至東京灣參加密蘇里號戰列艦接受日軍投降的受降儀式。作者寫道,“這位被日軍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敗將感謝麥克阿瑟讓他在日軍面前揚眉吐氣。美國有一條軍規:被俘虜后哪怕你對著電視咒罵美國,只要活著回來,你依然會受到熱烈歡迎”18。他回到美國后,受到了英雄凱旋般的盛大禮遇,華盛頓舉行閱兵式接受他的檢閱,禮炮齊鳴,馬歇爾將軍對他說:“你是英雄,你為了部下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譽。”杜魯門總統對他說:“感謝你拯救了美國數萬大兵!”并在白宮親自為他授勛晉級為四星上將(原為中將),徹底洗清了他向日軍投降的恥辱。多年戰俘營的折磨損害了溫萊特的健康,他于1953年去世,人們為他寫了一本傳記《巴丹英雄》。

作者在《遠逝的英魂》中還寫到由于麥克阿瑟在戰爭中的錯誤決策導致大批美國士兵犧牲的時候,作者冷冷地添上一句:“現在,麥克阿瑟終于回來了。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她列舉了美軍傘兵在十天飛奪磐石重回菲律賓科雷吉多島(戰爭島)令人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雪恥的日子,變為戰爭島之殤”19。另外,對于像深受軍國主義毒害,被狹隘的民粹主義和復仇主義“洗腦”而參與太平洋戰爭的日軍將士及其死亡,作者也并未簡單化地做出評價,而是以大量令人心驚膽戰的“玉碎”行為:“自殺式”攻擊、剖腹自殺、集體跳崖、綁著石頭走向海洋深處等,都是被“效忠天皇”而“洗腦、打雞血,抱團戰死,至高無上,這些都讓加了毒素的櫻花美學在極端軍國主義的氛圍中熊熊燃燒,在跳島戰役中處處可見!”而“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極端民族主義在多個國家都有抬頭,那是危害世界和平帶致命毒素的櫻花!歷史不容重演。”20

五、“疫情之下,珍珠港是一面鏡子嗎?”

書寫歷史,還原歷史,并非像抗戰時期郭沫若創作以戰國為題材的多部歷史劇那樣“先欲制今而后借鑒于古”及“據今推古”,更重要的并且引人深思遠慮的是現實世界與歷史語境的互相映照。《親吻世界》開篇之作《燃燒的太平洋》,寫作時間是在今年的復活節。2020年是一個危機重重的非凡年頭。新冠病毒肆無忌憚地在世界各國無孔不入,令人防不勝防。復活節,大洋彼岸的美國4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羅納德·里根”號、“卡爾·文森”號和“尼米茲”號均出現了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其中“羅斯福”號官兵感染高達600人,一名水兵不幸在關島醫院罹難。一個0.1微米的詭異病毒,居然成為壓垮巨型軍艦的一根稻草,而“羅斯福”號停靠在關島海軍基地。這里正是作者所熟悉的“跳島”戰役遺址之一。于是作者聯想起所居住的“紐約已有12萬人感染,1萬余人罹難,醫院的走廊擺滿了包裹著橘色尸袋的罹難者遺體,形同煉獄”(至12月10日美國已確診患者累計已達1500多萬例,死亡近30萬例——筆者注)。現實中的“煉獄”正是啟示作者記錄歷史、反思歷史的原動力所在:“我想起75年前的另一座人間煉獄——跳島戰役血腥慘烈的戰場,開始書寫《被遺忘的煉獄:跳島戰役探險錄》的第一篇,謹以此文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在疫情大蔓延的至暗時刻,讓我們記住尼米茲的名言:‘信心是黑暗中的燈塔。”21

所以,作者寫這本書,并非只是單純地描述歷史、揭示隱秘,而是集歷史學家、哲學家與作家于一身,還原真相、銘記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鏡、以史為鑒,希冀早日打贏人類與新冠病毒(COVID-19)之間的慘烈戰爭,還人間以和平安寧的清新世界!還有什么比全人類共同攜起手來,打敗肆虐全球、至今已奪走人類近160多萬條鮮活生命的新冠病毒更緊迫的嗎?正如作者發問:“疫情之下,珍珠港是一面鏡子嗎?”

我們的回答:“是的。以史為鏡。以史為鑒。”

【注釋】

①董鼎山:《〈曼哈頓的中國女人〉新版序言》,《曼哈頓的中國女人》,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第4頁。

②③周勵:《喚醒你心中的巨人》,載《曼哈頓情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第6-7、7-8頁。

④周勵:《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上海三聯書店,2020。

⑤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該書中譯本由董樂山翻譯,最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作為“內部參考書”問世,1979年中譯本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⑥《30年30本書:回望三十年的閱讀潮汐》,《新京報》2008年12月18日。

⑦阿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上卷),曹未風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第54-55頁。

⑧羅門:《麥堅利堡》,轉引自流沙河編著《臺灣詩人十二家》,重慶出版社,1983,第224-225頁。

⑨周勵:《親吻世界·自序》,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上海三聯書店,2020,第2頁。

⑩12131421周勵:《燃燒的太平洋》,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第10-11、5、5-6、7、4頁。

11周勵:《史詩般的血染戰旗·硫磺島未被講述的隱秘》,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第67頁。

15周勵:《太平洋的“諾曼底登陸”》,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第40頁。

1617周勵:《櫻花湖畔·從密蘇里戰列艦到華盛頓國家檔案館》,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第33、33頁。

1820周勵:《櫻花湖畔·致阿靈頓公墓的軍魂》,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第30、22頁。

19周勵:《遠逝的英魂·戰爭島之殤——飛奪磐石傘兵魂》,載《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第101頁。

(錢虹,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精品91视频| 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福利国产在线| 亚洲动漫h| 国产精品主播| 中文纯内无码H| 在线国产91|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朝桐光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午夜毛片福利|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人网|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国产在线97|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7se亚洲综合在线| 8090成人午夜精品|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av无码久久精品|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99re精彩视频| 美女免费黄网站|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青青久久91|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