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光

[摘 要]在新醫療改革形勢下,醫院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管理成本增加,醫院面臨規模擴大、設備設施更新加快的現狀。醫護人員工作繁重,醫院領導出差會議多,簽字流程長,報銷人員疲于往來財務處,財務報銷日趨專業性和復雜性,財務審核人員審核風險較大。利用信息化優化醫院財務報銷,可以很好地為領導節約時間、縮短報銷流程、減輕財務審核風險,實現財務報銷與預算相結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文章以某三甲醫院為例,探討信息化在優化醫院財務報銷中的路徑,以期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
[關鍵詞]醫院財務;信息化;財務報銷;優化流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0.153
1 前言
醫院財務報銷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務會計的重要開端,關系到財務核算的質量。醫院的支出種類越來越多,財務報銷的標準不斷細化。財務報銷是一項兼具專業性和復雜性的工作,審核人員需要有專業的財務知識和風險識別能力。隨著公立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就診人次逐年增加,傳統的手工報銷模式面臨巨大挑戰。財務核算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但是財務報銷信息化卻沒有完全推開,財務報銷與財務核算之間的信息化橋梁需要打通。借助信息化手段,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網上報銷系統,可以提高效率,簡化流程,提升服務[1]。
傳統的財務報銷人員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各種制度和醫院的辦公會決議,在報銷中嚴格按照這些制度執行。報銷流程包括:①了解業務活動的報銷制度和標準;②填寫相應的報銷單據;③根據審批制度判斷需要簽字的領導,或者咨詢財務人員;④到財務處接受現場審核,單據使用錯誤、填寫錯誤或者簽字不齊全的需要返回重新填寫。醫院手工報銷流程如圖1所示。
報銷流程長,財務審核人員也需要不停地傳遞單據,在單據的傳遞過程中面臨遺失單據風險。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多使用表單,替代手工報銷,提高工作效率,為領導節約簽字時間,從而有更多時間從事醫院管理工作,讓財務人員從報賬的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專注地完成財務分析,顯得越來越重要。
2 手工報銷模式存在的問題
(1)預算對報銷控制不足。醫院的開支應該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做到有預算才報銷,無預算不支出,超出預算而又重大的報銷事項需要先調整預算。手工報銷時往往沒辦法逐筆查詢報銷金額是否在預算內,依靠線下臺賬登記查詢工作量較大,容易出現遺漏。報銷審核崗與預算核算崗工作相互分離,先查詢預算再報銷也會增加報銷流程。對于超出預算范圍的報銷,需要先調整預算,再通過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增加預算額度,再予以報銷,耗時較長。預算管理人員需要對每筆報銷進行手工登記匯總,然后對匯總項目金額進行統計分析,工作量較大,準確性不高。
(2)制度不健全,部分相互重疊。醫院財務制度需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各項規章制度和醫院臨時決議,隨著新業務的出現,部分業務缺少相應制度,有些制度又會出現重疊。常規的會議費和差旅費屬于常規事項,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便于操作和執行。但是對于發生很少的偶發性的業務缺少明確的規章和依據,如自駕車出差、業務招待費等制度沒有明確規定,容易延伸擴大報銷范圍,不易控制。部分勞務費和咨詢費無法量化工作量,雖然工作時長可以統計,但是工作質量存在差異,導致勞務費標準難以制定。有些部門遇到臨時業務,單獨報送院辦公會,上報之前缺少與財務人員的有效溝通,導致辦公會決議與制度相互沖突,執行難度較大。
(3)報銷單流轉過程長,存在丟失風險。根據常規的報銷流程,報銷單需要在職能部門、分管領導和領導之間流轉,有些還需要在財務處審核人員、財務負責人和財務分管領導之間流轉,過程較長,存在丟失風險。報銷單是重要的原始單據,是后續財務核算的基礎,丟失后補救難度較大。而且丟失責任不明確,無法明確責任人,容易引起糾紛。
(4)缺少有效培訓和溝通,容易產生誤解。醫院部分醫護人員缺少報銷經驗,也沒有參加報銷類培訓,有些員工出差開具發票不規范,報銷時被退回,增加不必要的麻煩。有些員工一次報銷需要多次電話咨詢,財務人員如果沒有給出正確的回復,會導致對方誤解。財務審核人員除了面臨大量的手工報賬,還要不斷地重復解答咨詢問題,導致工作效率低。
(5)重復報銷,缺乏有效控制。手工報銷階段,財務人員需要核查該筆單據是否報銷過,目前主要通過手工查詢會計電算化系統。如果查詢時間段太短,可能不會發現問題,如果查詢間隔時間太長,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占用財務審核人員大量時間,并且還容易出現遺漏,原始單據的真實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如果是電子發票,還需要查重,可能存在重復報銷的情況,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
3 信息化報銷優化路徑思考
(1)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報銷流程。內部控制制度化,各項報銷通過表單進行固定,業務流程標準化,嵌入信息系統,讓信息多跑路,人員少跑路。在每一個節點都注明財務制度的具體要求,提示填寫標準和要求,設置各事項審批流程、各崗位審批權限。報銷人填寫完報銷單后,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上傳電子單據,財務審核人員審核無誤后系統提示財務初審完成。報銷人收到系統提示后再將紙質單據移交財務處審核人員,財務處收集紙質單據后與系統核對,核對無誤即可正常進行下一步流轉。流轉完成后系統提示財務報銷人員,報銷人員再將電子審批流程打印出來,同時可以自動生成會計單據,報銷人員將信息傳達給出納,出納依靠銀醫直連系統自動核對付款指令。報銷人員再將紙質單據合并歸檔,移交檔案管理員,完成整個報銷流程。
信息化系統可以自動提示報銷標準和適用制度,醫護人員不需要重復咨詢財務人員,財務人員節約時間可以更專注于為臨床部門提供財務分析,解決信息不對稱,提升財務處滿意度。電子流不受時間限制,相關領導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審批,減少紙質單據流轉,降低單據丟失風險。報銷人員錄入單據和發票,系統會自動判定是否重復報銷,自動查詢發票真偽,對多次重復報銷系統會自動預警。節省大量的手工查詢時間,降低重復報銷風險,為醫院節約支出。
(2)實現報銷與預算控制相關聯。在信息化報銷系統中事先設定預算額度,錄入各部門和各業務活動預算使用額度,提示預算使用范圍、使用時間,將報銷系統與預算控制關聯。報銷人在報銷系統錄入單據信息時,系統會自動顯示預算剩余額度,報銷人可以根據預算剩余額度合理規劃報銷進度,使支出與預算同步。真正做到無預算不支出,使得每筆報銷審批有章可循,方便財務人員查詢預算剩余額度,及時登記預算支出情況表,各科室和職能部門負責人更加方便查詢預算發生明細和執行情況。強化全院職工預算管理意識,提高預算執行力,避免過度支出。信息化報賬系統杜絕了無預算、超預算列支的情況,并實現預算的事前管理、過程管理,真正將預算落實到業務控制中[2]。
(3)信息化審批與職能管理相結合。醫院外部監管部門每年都會出臺新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度,財務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醫院黨委、院辦、后勤和設備等職能管理部門也會有相應的新制度和流程,財務部門需要與各部門討論如何修訂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公立醫院改革推進迅速,醫院建設要求節能減排,后勤部門致力于追求降低能耗,預算管理能夠很好地實現支出的計劃性和高效性。現在醫院的合同管理是一項薄弱環節,在簽訂前流程較長,簽訂后執行監控不足,監督管理缺失,信息化報賬可以將報銷與合同管理進行銜接,合同管理部門可以實時查詢合同進度和執行情況,便于監督管理。信息化系統可以加強各部門的溝通協作,及時有效地完成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傳遞。
(4)信息化報銷遵循PDCA閉環。信息化報銷PDCA循環可分為四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 Action(處理)。信息化報銷,實施前要制訂周密的計劃,把各種財務制度形成有效的流程和完整的表單,按照流程和表單設計成標準的信息化系統。系統設計完成后需對相關人員展開培訓,然后選擇部分科室試運行。檢查階段可以根據執行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調整信息化系統,使其適應醫院的經濟管理要求,再在全院推廣執行,定期不斷改進優化。財務工作同樣遵循PDCA閉環,在執行中優化、升級,最終做到為醫院的發展做好財務支撐。
4 結語
過去的手工報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醫院經濟業務管理的需要,信息化報銷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正如財務電算化取代傳統手工記賬一樣,相信現在沒有哪一家醫院會采用手工記賬。信息化報銷系統可以有效地與預算管理、合同控制和收支管理控制進行關聯,多個模塊信息共享,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信息化報銷優化了流程,做到報銷人員最多跑一趟,也可以節約院領導大量寶貴時間,同時減輕財務審核人員負擔,降低財務風險。信息化報銷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根據外部的制度和醫院的管理來不斷優化,最終適應醫院的財務管理需要,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尹學東.高校財務網上報銷系統實踐與探索[J].會計之友,2019(9):111.
[2]操禮慶.基于內部控制的醫院智能報賬體系建設[J].會計之友,202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