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丹,韓 璐,楊 宏,那襲雪,寧小清,覃國樂
(1.廣西中醫藥大學,南寧530200;2.河池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 河池546300)
大型真菌指菌物中子實體大,容易被人用肉眼直接看清楚的一類真菌[1-3]。一般分為食用菌、藥用菌、毒蘑菇、木腐菌及菌根菌五大類,1987年金秀縣志中記載可食用菌43種,其中藥食兩用15種;2019年金秀瑤族自治縣官方網站公布自治縣有大型真菌144種,可食用菌數量及種類不明[4,5],可見金秀大型真菌資源豐富,為金秀河口保護站大型真菌研究提供了可行性。金秀縣已經形成規模化的食用菌培育基地,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帶動了金秀縣經濟發展。但培育品種單一,當地食用菌資源未能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金秀縣豐富的野生食用菌品種資源以及食用菌規模化種植條件成熟,為擴大利用野生食用菌品種資源提供條件和可能。金秀河口保護站食用菌調查為食用菌人工培育擴大了品種選擇,解決了食用菌培育品種單一問題,豐富了人們的餐桌,為金秀大瑤山人民提供致富之路,推動經濟發展。
金秀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中部,地處東經109°50'—110°27',北緯23°40'—24°28'間,金秀瑤族自治縣在大瑤山深處,地處偏遠、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復雜多樣,為大型真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金秀河口保護站位于金秀縣金秀鎮西側,距金秀縣城17 km,是廣西大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個片區之一,片區面積975.9 hm2[6-8]。該點作為水源林及瑤山鱷蜥保護區,大型真菌資源豐富、人為干預少,為食用菌物種調查保障試驗材料,同時交通便利便于實地調查。
按照“野外調查→地理分布→生態特征→標本采集、記錄、觀察→性狀分析→文獻資料→分類學鑒定”的技術路線[4,9];采取樣線[10-13]與踏查法[14-16]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食用菌資源調查。
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連續兩年對廣西金秀河口保護站形態完整的大型真菌進行編號、拍攝生態照片,觀察、測量、記錄形態特征[3,17];室內進行孢子印制作及顯微特征觀察。采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屬、種分類并排序。參考分類學專著[2,3,18-20],結合顯微孢子特征進行形態分類學鑒定,采用文獻[19]和[21]分類系統進行排列,拉丁名在Index Fungorum網站(http://www.indexfungorum.org)進行檢索校正。
現將連續兩年對廣西金秀河口保護站采集的大型食用菌進行鑒別、分類,整理出以下37種食(藥)用菌品種,中文名、拉丁名及生境如下。
1)紫 紅 蘑 菇Agaricus subrutilescens(Kauffm.)Hotson&D.E.Stuntz.[4,22-24],生地上。
2)網紋灰包Lycoperdon perlatumPers.(藥食兩用)[3,23,24],生地上。
3)散布黏傘Zhuliangomyces illinitus(Fr.)Red?head.[20],生地上。
4)隱花青鵝膏Amanita manginiana sensuW.F.Chiu.[4,20,23,24],生地上。
5)東方褐蓋鵝膏Amanita orientifulvaZhu L.Yang,M.Weiss&Oberw.[4,20],生地上。
6)怡人擬鎖瑚菌Clavulinopsis amoena(Zoll.et Mor.)Corner.[4,23],生地上落葉叢。
7)溝紋擬鎖瑚菌Clavulinopsis sulcataOvereem.[4,23],生地上。
8)偽異絲膜菌Cortinarius nothoanomalusM.M.Moser&E.Horak.[19],生地上落葉叢。
9)紫蠟蘑Laccaria amethystinaCooke.[2,23],生地上落葉叢。
10)漆蠟蘑Laccaria laccata(Scop.)Cooke.(藥食兩用)[4,23-25],生地上落葉叢。
11)大蓋小皮傘Marasmius maximusHongo.[4,23],生地上。
12)白微皮傘Marasmiellus candidus(Fr.)Sing?er.[26],生落葉腐殖質上
13)小雞油菌Cantharellus minorPeck.(藥食兩用)[3,4,23,24],生地上。
14)淡黃雞油菌Cantharellus catubaeformis(Bull.)Fr.[4],生地上。
15)珊 瑚 狀 鎖 瑚 菌Clavulina coralloides(L.)J.Schr?t.[19,23],生地上。
16)美柄牛肝菌Caloboletus calopus(Pers.)Vizzi?ni.[3],生地上。
17)超群 粉孢牛 肝Sutorius eximius(Peck)Hal?ling,Nuhn&Osmundson.[2-4],生地上。
18)灰紫粉孢牛肝Tylopilus plumbeoviolaceus(Snell&E.A.Dick)Snell&E.A.Dick.[2],生地上。
19)木生條孢牛肝菌Boletellus emodensis(Berk.)Singer.[19,23],生地上。
20)美 麗 褶 孔 牛 肝Phylloporus bellus(Massee)Corner.[19,23],生地上。
21)松林小牛肝Boletinus punctatipesSnell & E.A.Dick.[19],生地上。
22)灰褐牛肝菌Retiboletus griseus(Frost)Manfr.Binder&Bresinsky.[3,23],生地上。
23)褐 圓 孢 牛 肝 菌Gyroporus castaneus(Bull.)Quél.[4,23,24],生地上。
24)黏蓋乳牛肝Suillus bovinus(L.)Roussel.(藥食兩用)[19,23,24],生地上。
25)點柄乳牛肝Suillus granulatus(L.)Roussel.(藥食兩用)[4,23-25],生地上。
26)毛釘菇Turbinellus floccosus(Schwein.)Earle ex Giachini&Castellano.[4],生地上。
27)萎 垂 枝 瑚 菌Phaeoclavulina flaccida(Fr.)Giachini.[4],生地上。
28)喜熱靈芝Ganoderma calidophilumJ.D.Zhao,L.W.Hsu& X.Q.Zhang.(藥食兩用)[4,26],生腐殖質上。
29)冷杉紅菇Russula puellarisFr.[2,23],生地上。
30)白紅菇Russula albidaPeck.[2-4,23],生地上。
31)殼狀紅菇Russula crustosaPeck.[2-4,23,24],生地上。
32)藍 黃 紅 菇Russula cyanoxantha(Schaeff.)Fr.[4,23,24],生地上。
33)淡紫紅菇Russula lilaceaQuél.[2,3,23,24],生地上。
34)污黃紅菇Russula poichilochroaSarnari.[2],生地上。
35)粉紅菇Russula subdepallensPeck.[19,23],生地上。
36)美味紅菇Russula delicaFr.[17,18],生地上。
37)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Fr.)Fr.[4,23,24],生地上。
由上可見,37種大型食用真菌中食用菌31種,藥食兩用6種,其中網紋灰包、喜熱靈芝、漆蠟蘑幼時可食用,老后口感差,但老后可作藥用。整理出金秀河口保護站37種大型食用菌,占2019年金秀縣官方網站統計的大型真菌總數的約26%,由此可見食用菌品種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時品種選擇大,在規模化種植品種選擇時,可綜合考慮低成本、易培育、市場競爭大的品種進行開發利用。
對鑒別出的37種大型食(藥)用真菌進行分類學排序,物種組成見表1。由表1可知,廣西金秀河口保護站大型食用真菌共鑒別出37種,隸屬于6目15科23屬,且均為擔子菌門。蘑菇目物種數12種,紅菇目物種數9種,牛肝菌科物種數7種,紅菇科物種數9種,其余科物種數均≤3種。根據物種數≥10種的為優勢科,物種數≥5種的優勢屬劃分[1]。可見河口保護站鑒別出的37種大型食用菌未見優勢科,優勢屬為紅菇屬。
鑒別出的37種大型食(藥)用真菌中,重復出現的物種累計32次,重復率為46.4%。對河口保護站69份37種食用菌進行多樣性分析,辛普森指數(D)為0.946 7、香農-維納指數(H')為3.898 8、均勻度指數(J)為0.920 8,可見河口保護站食用菌資源物種多樣性高,均勻度指數趨近于1(一個食用菌樣本對應一個物種),物種分布均勻。由多樣性分析可見,不同科、屬等級的物種多樣,分布均勻,蘑菇目物種單一、均勻分布;牛肝菌目科、屬分類豐富多樣,紅菇目物種等級種類豐富。

表1 河口保護站大型食用真菌科、屬、種數量統計
本次調查累計可食(藥)用菌37種,為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該地的大型真菌資源情況,還需持續、大范圍進行調查。人類活動、氣候異常、植被類型等均會造食用菌種類及數量變化,為充分開發、利用和保護河口保護站食用菌資源,建議對河口保護站食用菌進行菌種保存、擴大人工培育品種、用栽培種代替野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