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映青
摘 要:2018年1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為教師隊伍建設講述了其重要意義,提出了總體要求,明確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政策指導。現結合民辦學院的現狀來探討一下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建設,樹立教學、教研和科研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的理念,促進教師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人力資源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各個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的一輪工業革命正在醞釀,社會主義發展建設踏上了新征程。人民生活及經濟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在辦學條件不對等的情況下,民辦高校更是倍增壓力。如何提升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辦出有特色的學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經濟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這是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直接執行者,教師的質量決定了教學的質量,民辦高校要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就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建設。研究制定符合學校發展長遠目標的人才戰略是高校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規劃為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及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為高校教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重要參照。它是保障高校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高校教師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教師的地位
在我國歷來有“尊師重教”的良好傳統。現在的高校教師的地位相比較而言,無論是經濟待遇、社會權益,還是職業聲望都是比較高的,這主要取決于高校教師對社會的作用和貢獻。
(二)高校教師的作用
高校教師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中重要的作用。首先,作為知識的培養和運輸者,高校教師將人類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受教育者,造就各行各業、各個學科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其次,高校教師是科技和文化創新的重要實現者,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與科研的有機統一,教學為科研奠定了基礎,而科研又為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再次,高校教師也是知識、技術應用的重要參與者,在指教育和指導他人的學習,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1.國際、國內競爭日益激烈,要求民辦高校必須做好教師隊伍建設規劃。高校資源的市場化程度和高校之間的資源競爭愈演愈烈,要求民辦高校必須做好學校發展戰略規劃,而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又是高校發展規劃的核心建設內容,要盡可能地做好各方面的需求,科學合理地制定發展規劃,從而在資源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2.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政策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是教師隊伍最重要的政策指導依據。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只要按照規劃的指引與要求,就一定能建設一支符合民辦高校需要的教師隊伍。
3.為教師事業生涯發展提供重要的參照。教師隊伍建設規劃為教師事業生涯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教師可根據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分析自身利弊,為自己在高校教師生涯規劃設計中做好明確的定位與方向,對教學、研究和學習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
三、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建立戰略人力資源觀,實施人本管理
要轉變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必須以人為本,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制定教師職業規劃,提高教師的教學和學術水平,從而提高組織整體績效,使人真正的成為一種資本,即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為第一戰略性資源的觀念。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強調人力資源培養和開發,創造良好的環境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并根據教師職業生涯設計完善教師培訓體系的建立,使高校與教師個人共同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民辦高校總體戰略為導向的績效考核作為衡量人才貢獻、評職稱及升職、加薪的標準;加大對人力資源及教育經費的投入,加強教師職業培訓,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環境,打造學習型組織。
(二)建立民辦高校整體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是為高校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服務的,必須以戰略為導向,把高校戰略目標與人才引進、激勵、培訓與管理等相結合,制定科學合理人力資源管理規劃。人才是高校發展的關鍵,要把吸引優秀人才的進入作為高校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據崗位分析中特定職責的要求,做好人才招聘工作,為民辦高校的發展提供與崗位相匹配的人才資源。同時做好人員定位、需求和供給預測以及人員供需平衡分析等。其次,從學校長期戰略規劃的需要出發,兼顧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做到兩者相匹配,著眼于大師級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科優勢。
(三)實施科學的教師聘任制度
教師聘任制是學校和教師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以簽訂聘任合同的方式確定教師職務職責以及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教師任用制度;是高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主動適應教育體制改革和高校自身發展需要而進行的一種用人制度的改革和探索。聘用制度的實施,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一旦教師崗位空缺,則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擇優選取教師。
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及我國加入WTO后教育市場的對外開放,我國高等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民辦高校要在公辦高校、外資興辦學校間求得生存和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政府政策及社會的大力支持、教育法規的不斷完善等外部環境的配合,更需要民辦高校內部建立一套完善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以優秀的校園文化、完善的培訓制度、賦有激勵性的薪酬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民辦高校,促進高校和教師個人的共同發展,形成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爭艷. 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 2020.
[2] 趙宇, 石國鑫. 新時代民辦高校財經類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 商業經濟, 2020 (4):91-92.
[3] 劉肖華. 民辦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 廣西教育, 2020(31):2.
[4] 王春梅. 新時代民辦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 科技經濟導刊, 2020(12):154-155.
[5] 王靜濤. 民辦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 2020, 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