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榮
摘? 要:自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體系不斷健全,財務審計作為內部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會計準則的指導下,審計業務在理念和實踐上都得到了優化和創新。為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行為,提升審計工作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合規性,我們有必要針對當前的財務審計重點作出進一步的分析。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現行會計制度;財務審計;重點
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同時,優化內部控制體系,減少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幾率。在這樣的要求下,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也帶了一定的影響,更加強調實施全過程審計,審計監督與審計評估也成為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任務。開展好內部的財務審計工作,增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監督,提升審計質量,是當前一個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1]。下面就結合具體實踐隊先行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的重點內容進行強調。
一、注重審計前期準備工作的開展
行政事業單位具有廣泛的社會服務性質,內部有著多個不同的業務部門,相應的人員構成比較復雜,雖然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放在機構精簡和業務流程簡化上,但是審計工作的復雜性一時難以減弱。要確保財務審計的質量,審計人員在開展相關的審計業務時不能忽視前期的調研、檢測以及風險評估等各項準備工作的開展。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就包括對審計項目的所有花費情況、會計信息進行收集,架構起初步的審計模型。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業務部門的特點進行檢測和評估,盡可能減少后期審計的風險和壓力。
二、會計核算中的幾個重點關注
在現行會計制度下,會計核算科目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同時實行雙核算模式,因此在進行財務審計的過程中,要把重點更多地放在會計核算這個領域,現將會計核算中的審計重點總結如下:一是重點關注應收應付賬款科目的核算工作。有的部門為完成績效考核目標,在應收應付賬款上弄虛作假,掩蓋項目資金的真實的績效結果。因此審計工作的重點放在對應收付賬款的真實性審查上,要變質相應的數據明細表,對報表數量、總賬等進行核對[2]。二是要重點關注期初余額。對于實行新會計制度后的原先的剩余科目進行診斷和調整,根據科目余額做好平衡計算,調整后的的期初余額作為新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進行處理。審計人員在執行財務審計的過程中要對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進行動態調整,采取控制測試的方法對會計科目中有可能存在的審計問題進行分析[3]。三是關注無形資產攤銷和固定資產折舊問題。審計人員要認真監督和核實已經入賬的固定資產,進行原價核查,同時估算資產的使用年限進行核對,保證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四是關注資產的完整性。新會計制度下,審計工作的重點是關注行政事業單位是否進一步明晰在產占有、使用和維護管理的主體責任,是否按照規定將單位控制的資產以及單位受托管理的資產登記入賬,國有資產信息是否全面完整。五是將重點關注資本化和費用化處置的合規性[4]。在現行會計制度下,審計要關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處理是否合規和精準,以便財務信息能準確體現資產價值和運行成本。六是重點關注各部門會計報表編制的真實性。財務審計人員要關注部門財務報表及預算編制是否符合新會計制度的規定,是否完整、清晰,有關數據的會計口徑是否一致。
三、重視審查與保障機制的構建
在現行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還要重視相應的審查與保障機制的構建。針對財務審計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在執行全過程審計時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問題,要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就要重視保障機制的構建,確保審計人員能夠有效行使相應的職權。首先是制定完善的財務審計考核標準,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審計監督和審計評估,為審計工作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其次是明確審計人員的職責,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明確責任人。最后是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調動審計工作人員和各部門負責人的積極性,切實促進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結語:
綜上,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現行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的重點,做好前期的審計調查、審計評估,關注會計核算的重點內容,重視審計保障機制的構建,不斷提升財務審計工作的科學性、制度性和合規性,以高質量的財務審計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連忠.淺談行政事業單位現行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應關注的重點[J].財經界,2021(30):153-154.
[2]范紅梅.行政事業單位現行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應關注的重點[J].中國儲運,2021(09):188-189.
[3]彭小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工作重點分析[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1(01):37-38.
[4]王立奮.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重點分析[J].南方企業家,2018(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