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維 西安外事學院
教育部關于本科教學評估指標頒發的教發[2002]2號文要求,綜合類高校生均藏書量100本以上,生均年進書量4冊以上。到2018年我國“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年平均紙本文獻采購量達到8.5萬余冊[1],高校館藏都達到百萬冊以上。猛增的圖書給有限的館舍空間帶來巨大的挑戰,優化館藏,分級管理,提升服務效能,是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重點。
通過知網查詢,2018年韓爽發表于《圖書館學研究》中的《高校圖書館紙本館藏多維度評估模型的構建》從館藏、用戶、利用3個維度分析圖書館藏書的合理性,綜合考慮館藏圖書數量、經費、結構、利用和復本等因素,探討館藏的優化策略。龔自振則以大數據技術來優化館藏配置[1]。國外圖書館藏圖書,則主要依據美國研究圖書館提出的“最低級、基礎知識級、教學支持級、研究級、全面級”的五級學科等級劃分法,各高校圖書館依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藏書級別確定館藏結構[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高校以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導向為標準[3],培養適合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人,在學科建設方面不斷做出調整,以外事學院為例:新增管理學科的物流管理專業、醫學的康復治療學專業,發展較快的管理學電子商務專業、工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時俱進在不斷的調整人才培養計劃,但是作為學校學科建設支撐部門的圖書館,卻面臨著經費不足、館藏圖書老化、學科圖書比例不合理,空間有限等問題限制了發展,導致現有館藏與讀者的需求差距變大,圖書利用率下降的問題。而本研究則主要從高校學科發展決策視角,深入分析館藏圖書結構配置問題,在館藏建設優化策略中提出合理化建議。
(一)建立學科專業與《中圖法》類號的分類屬性對照表
館藏結構是圖書館服務的資源基礎,高校學科發展動態變化,決定了館藏圖書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動態調整的。而教育部頒發的學科分類體系是不同于我們日常使用的文獻分類體系,兩者之間沒有固定的映射關系,這給高校學科專業文獻統計帶來困難,為使兩者有機結合,發揮文獻資源對學科專業的支撐,我們以學科專業為基礎,依據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提取出各專業核心課程核心詞,組成學科專業屬性詞集合,并與《中圖法》分類號建立映射關系,制定各專業的映射關系。
以外事學院為例,43個本科專業參考我校2020年人才培養計劃中核心課程設置情況,建立學科專業與《中圖法》的映射關系表。本次統計以學術研究為主,主要參考各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對通識課程、輔修課、專業選修課都不做統計。
(二)學科專業中文圖書館藏結構分析
根據建立的學科專業與《中圖法》類號關系映射表,通過圖書館管理系統,在圖書館藏書數據庫中分別計算出43個本科專業學科現有圖書冊數,再參考教學數據中各專業在校生人數,算出生均冊數,制成學科館藏圖書明細表。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圖書館專業圖書藏書不足1萬冊的有俄語、法語、朝鮮語、西班牙語、口腔醫學、學前教育6個專業,占比14%,專業圖書藏書大于5萬冊有14個專業,占比32%,其余54%專業藏書都在1萬冊到5萬冊之間,可以根據該數據大致劃分出三個等級的采購側重,需要重點采購圖書的專業有6個。
參考各專業在校生人數,我們發現各專業學科人均專業圖書冊數相差巨大,如俄語學專業人均僅為12冊圖書,而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則人均達到1 186冊圖書,其中人均不足50冊的專業有11個,占比26%,學科專業圖書人均大于100冊圖書的有23個專業,占比僅到53%。因此重點采購圖書的專業曾加了護理學、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5個專業。
具體分析:漢語言文學專業館藏專業圖書27 992冊,但因該專業在校生是全校人數最多的1 275人,因此人均藏書僅為22冊,今后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圖書采購中可以考慮適當提高圖書的復本量,以滿足人數較多學科專業需求;然而非重點采購專業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是我校近幾年新增的專業,館藏專業圖書24 897冊,在校生人數21人,人均專業藏書1 186冊,遠超出人均100冊的參考標準,但是參考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中圖法》映射類號為:O172、0151.2、F016、F015、C93、F230、F590、F592.6、G245、F252,對應的圖書館內數據統計明細表(見表1),其中數學、經濟、管理、旅游類圖書占比98%,而會展類圖書僅有424冊,館藏圖書較少,故此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也需要補充關于會展類館藏圖書。

表1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映射明細
其次,在館藏建設中,對于專業的發展也要有一定的預測判斷,例如會計學專業,館藏專業圖書51 134冊,在校生1 155人,人均專業圖書44冊,雖然低于標準,但在統計在校生人數時,發現我校近四年會計學專業招生人數呈明顯下降趨勢見表2,假如2021年會計系招生人數與2020年持平,那么2021年下半年會計系人數合計為892人,人均專業圖書57冊,因此,可以將會計學專業從重點采購專業中移除。

表2 會計學在校生人數統計表
另外,學校內部的學科專業建設力度是不同的,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如一流專業、申碩專業、新增專業的采購也要充分考慮。這些都會影響到館藏結構,我們要理順它們之間的關系,建立滿足學校學科建設需要的圖書館藏結構。
通過這個學科映射關系平臺,我們將學科專業建設和高校館藏結構聯系起來,為我們圖書采購從學科角度給出合理化建議,但是該統計數據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4]
(一)從我校人才培養計劃可以看出,在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加重了專業選修課、通識教育課程,但是我們在制作學科映射表時主要參考各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制定,對于各類選修課沒有考慮在內。而且各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不盡相同,因此該表格不能通用,只作為參考。
(二)學科在發展,在本校內也需要每年調整學科映射表,館藏數據和學生數據都是變化的,如果每年人工統計,工作量比較繁重,可以考慮建立一個數據模型,便于數據統計分析。
(三)該統計數據只反映了圖書冊數,圖書副本因素沒有納入統計指標,應在學科館藏圖書明細統計表中加入種數,可以更加準確的反映館藏結構。
(四)電子圖書不占物理空間、使用便捷,近幾年各館都加大電子圖書的采購,但是關于該部分的館藏圖書量沒有統計在內,使統計數據不能全面反映實際館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