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 宋秋林
由于有關新授課教學模式的研究較多,對講評課的研究較少,所以本文主要探究在問題鏈導學下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講評課的模式,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課堂模式,解決了當前課堂中存在的髙耗低效的問題。
習題講評課指在練習或考試之后,教師對作業或試卷進行分析和評講。從本質上來講,作業講評課是一種特殊的復習課,它可以補救、鞏固、提高學生所學知識,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課型。作業講評課的有序進行,需要教師做好教學安排,構建完善的作業講評新模式。完善的作業講評新模式包括以下環節:作業分析,確立目標——自我剖析,尋找錯因——合作共贏,共同進步——釋難答疑,分類點撥——變式訓練,鞏固拓展——反思總結,感悟升華。示意圖如下:

在實際教學中,具體步驟如下:
在批閱完作業或試卷之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統計每個題目的正確率或錯誤率,深入分析學生相關知識點存在的問題,彌補學生存在的知識漏洞與不足,為課堂教學“有的放矢”打好基礎。在評講試卷之前,教師首先要花幾分鐘介紹一下本次考試的大概情況,比如考查的知識點和重點、學生考試成績、答題規范等,然后公布各小組的平均分及優秀率,讓學生對自己本次的考試情況有所了解。最后,教師要指出學生在解題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在作業或試卷改好發下來后,學生往往很快就能知道自己哪些題做錯了以及錯在什么地方。所以,教師在下發作業或試卷后,先不要急著去評講,而是要讓學生先自己找出錯誤,反思出錯的原因,然后填寫錯題統計表,讓學生參照答案分析錯題原因,了解知識點,思考解題方法、思路及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錯題歸類。其次,教師要提出自改要求,讓學生尋找出錯原因,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掌握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

表1 錯題統計表
在學生對錯題進行討論研究后,再從錯題統計表中收集一些典型的習題,積極發揮問題鏈導學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學生互查互糾、互幫互助,達到合作共贏、共同進步的目的,讓學生認識到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好處。尤其是個別學生存在的個別問題,力爭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解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后,由每個小組的代表將未能解決的共性問題做好統計,并填寫到黑板上的匯總表格中。具體表格如下:

表2 共性問題統計表
每組將未能解決的共性問題匯總,由于每組的問題可能不大一樣,這時教師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各組代表在組間答疑解惑。要求問題相差較大的小組兩兩合作,由組長負責選出一位小組的代表去幫助對方小組解決問題。最后,每組在下面的記錄表中記錄好已解決的問題。本環節的時間十分鐘左右。

表3 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
通過小組之間互幫互學后,個別問題已得到解決,此時各組再一次匯總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剩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每組在記錄表中將各組已解決的問題刪除,并做好相應記錄,所用記錄表如下:

表4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與評價表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若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將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針對小組間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教師應進行分類匯總,然后統一分析解決,認真研究與分析錯題的解題方法與思路,深刻分析錯題出現的原因。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對答卷中問題的解答思路、解法等的評價,鼓勵學生嘗試運用新的思路解答問題,并根據題目條件加以優化。但需注意的是,教師不能替代學生解答問題,而應先要求學生解答,當題目難度太大,學生無法解答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引導。此環節花費的時間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教師應結合題目實際在形式上進行變換,尤其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教師可以此為根據進行變化,不斷鞏固與強化,幫助學生切實掌握易錯題目,有效避免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同時,在進行變式訓練中,學生會得到啟發,舉一反三,并將解題方法進行遷移。另外,在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監督,及時掌握訓練情況并實時評價,進一步強調與拓展重點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
教師應留下幾分鐘時間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總結與反思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每節課的要點進行概括與歸納,尤其強調學生應注意的重點問題。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分析出錯問題,找出原因,并寫出感悟。另外,將出錯率較高的問題進行變式,舉行二次過關考試。
以上只是我在參與省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點陋見,僅以此文拋磚引玉,望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一種新的課堂模式。總之,該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真正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自我管理的優良品質,讓學生學會正確對待合作與競爭的關系。該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教學實踐中效果良好,值得借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