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峰
為了更好地發揮家長在社會、學校、家庭一體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設,在家庭與學校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合力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1.創建多元教育網絡,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
學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開展家庭教育,巧妙開發資源,積極構建教師、家長、社區“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創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通過“體驗式”教育模式,提升育人水平。結合工作實際與家長需求,學校邀請專家走進校園,對教師和家長進行專項培訓。打造“家長成長課堂”學習平臺,定期推送相關家教講座或視頻直播課。課程結束后,家長可以結合孩子自身的問題與專家進行互動交流。此外,學校還經常結合家長所需,組織開展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經驗交流會。
開展“千師訪萬家”家訪活動。學校每學期都精心組織家長會及“千師訪萬家”家訪活動。家長會及家訪結束后,相關教師會及時填寫反饋卡,將家長會或家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家長提出的建議或意見進行梳理。學校根據家長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交流、總結與整改。
舉辦家長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邀請家長為學生開展百科講堂。例如,邀請消防安全專員(孟祥鑫的爸爸)為學生講授消防常識及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等等。
2.開展多彩活動,營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圍。
“家長開放日”活動,提升育人理念。學校每學期開展為期六天的家長開放日活動,每天一個年級。家長走進課堂和學生一起聽課,教師及時向家長傳達新課程理念。活動結束后,學校還會征求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回答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保證學校與家庭教育目標、步調一致。
家校同行,攜手構建育人平臺。學校每年會搭建各類平臺,家校攜手助推學生全面發展。每年“六一”兒童節,學校組織開展社團成果展演活動,向家長進行匯報。邀請家長一起參與“跳蚤市場”活動,增加了家長和孩子共同游戲、共同參與的機會。建立“家長愛心護苗團”,無論嚴寒酷暑,志愿家長每天堅持與執勤教師一起為孩子保駕護航。
“陽光心舍”,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設立了“陽光心舍”心理咨詢室,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同時為有教育咨詢需要的家長提供家教交流、建議等服務。
3.以點帶面,樹立典型,讓家校共育更精彩
自2010年起,學校每年舉行一次“健康家庭”和“好家長”的評選活動,以此促進家庭教育質量的提升。開學初,學校以校報的形式告知家長,并邀請家長自主申報,填寫申報材料。經過學校審核,甄選出“健康家庭”和“好家長”,并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期間進行表彰和經驗交流。
學校、家長攜手架起連心橋,才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融合,讓更多家長找到“教育良方”,使所有學生都能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