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凱博
基于時代要求和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近幾年我們國家的政策導向和輿論宣傳,都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中國詩詞大會等國學熱視聽節目的熱映等,因為中華文化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人一直延續傳承著許多豐富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也發現高中政治學習中文化生活模塊中傳統文化所占比重在高考命題中日益突出,這幾年所提的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品味國學經典等,都離不開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基于此,我們在日常傳統文化的教學與備考上要高度重視這一考查領域,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歷與反思研究,逐漸發現學生在傳統文化學習與備考短板之一就是傳統文化視域下的名詞術語問題上, 具體表現在重視不足,積累不夠,掌握不牢,運用不力的問題,基于此結合日常教學實踐經歷,筆者借此分享下我對名詞術語在傳統文化教學中實施策略的研究。
一、要突出教學重點讓學生能精準把握體現傳統文化知識主要邏輯架構中的核心性“靈魂”詞匯
結合高考命題,不難發現主要核心詞匯出現概率最大,比如實踐、人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創新、交流,時代等等。這些核心詞匯本身就體現了核心理論邏輯走向,我們要經常性的通過情景化的教學手段或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讓其更好的掌握核心詞匯,既要思想上高度重視,也要學會仔細辨別理解,因為這些靈魂詞匯本身也代表了主要思考方向和思維角度,具體來說,就傳統文化而言,我們用人的身體構造來比喻形容主體知識核心邏輯,把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來形容人的主體軀干,例如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通過史書典籍和漢字等形式載體見證和延續著傳統文化的發展,這些內容與形式來比做身體的主要部分,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思想做指導,相當于人的頭部,中樞神經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作為指南,人的兩足相當于一個是實踐一個是人民,實踐是文化創造的來源,人民是文化創造的主體,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要緊緊的依靠人民,只有人民的實踐行動才能帶來傳統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離開了人民的實踐就沒有了發展創新的源頭活水。兩只手可比喻為一個是傳播交流,一個是創新發展,我們要敞開懷抱,吸收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來豐富發展傳統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做中外交流的使者,一個是引進來,通過先進的傳播技術和交流方式帶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另一方面是走出去,把我們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宣傳到世界各地,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例如孔子學院的廣泛開設。如果說這只手是橫向的交流大方向,那么另一手就是時間縱向大角度,我們要貼近時代,古今結合,著眼于當前時代歷史發展的潮流,立足當代的現實需要,豐富時代內涵,融入時代精神,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上幾點分析就是想通過這個形象的比喻來重點把握傳統文化學習的核心角度與靈魂詞匯。只有首先掌握并善于運用這些核心名詞術語才會在高考備考過程中不犯大的原則性的錯誤,不會答偏主要方向。
二、注重熟練掌握并運用核心名詞術語下一級的二級延伸主干術語詞匯
核心知識角度明確以后,要注重核心名詞術語后面的理論闡述部分的要點詞匯,擴充學生的理論表達深度與厚度,例如山東卷2020年18年文化考題,答案中出現的“各族人民對其產生強烈的認同感,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這段表述中,不難發現認同感,精神基因,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這5個詞匯實際上是出自于課本不同地方的主干術語詞,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備考過程中要重點梳理主干知識表述詞匯,做好基礎主干詞匯的夯實掌握,尤其是原因意義措施類中比較常見的主干術語詞,在表述與運用時能靈活綜合性的提取,這背后的功力實際上是來自平時的思想重視,以及在鞏固記憶時要特別留意并掌握下這些理論要點詞,閱卷老師在批閱的過程既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也不是成段的籠統的看,而是在找取核心詞匯后抓取幾個主干名詞術語詞,所以學生在日常學習要特別注重主干要點的話語表達。
三、要關注時政熱點涉及的傳統文化領域部分,強化積累最新有關傳統文化的時政名詞術語
高中政治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與學也是要緊跟時代步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及時的關注國家政策導向,引導學生留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規劃、創新方式與途徑。比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中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有力增強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習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關系與生命力、影響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新的認識理解高度。 再比如我們要關注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高的關于傳統文化的前景規劃,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這些國家的規劃背后都應該有相應的新聞報道,以及國家領導人的講話與重要論述。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關注及時做好記錄,將重要的表述與理論總結出來的名詞術語要深刻的理解和靈活的應用。
總之,從名詞術語這個角度來思考可以給我們的傳統文化教學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創新教學手段的探索方向,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研究,以期對我們的傳統文化部分的學習備考帶來更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