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臻 王涵
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精神動力。學校通過開展孝德教育,可以弘揚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孝德教育中凈化、陶冶心靈,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并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此都昌小學秉承“育人為本德為首,質量為根愛為先,特色為翼書為源,以書載道道塑人”的辦學理念,堅持優化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孝德文化,積極實施孝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確立孝德教育理念,搞好教育宣傳
學校立足當前德育課程改革需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成立了專門的學校德育工作小組,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關于“立德樹人”新時期人才培養戰略,結合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確立了獨具特色的“孝德”文化發展體系,把“孝德”教育作為校園文化的主題,提出了“德潤學生、德潤老師、德潤校園、德潤家庭、德潤人生”的“孝德”文化教育理念,提煉了三風一訓,以“修德立行 好學近知”的校訓時時告誡老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才能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報效祖國”的目標和志向,并以此為依據定期評選“孝德小明星”,為學生樹立學習的表率。
學校通過各類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有關孝德理念方面的視聽教育,讓學生知道孝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老敬親是人類一切高尚道德的源泉,只有有了對自己父母、親人的小愛,才能有對社會、國家的大愛,從而內心受到震撼,思想上受到教育。
二、打造孝德教育環境,營造教育氛圍
學校依據辦學理念和孝德文化建設主題,在校園、樓道、班級等角落精心設計,巧妙布置,處處營造孝德教育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孝德文化的真諦。
教學樓一層為“孝德文化”走廊,張貼有“孝德小明星”事跡展示,二十四孝圖片故事展示及孝德文化手抄報,讓孩子真正了解孝德傳統文化知識,受到孝德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孝德文化教育。二層為“文明禮儀”文化走廊,主要有中國傳統禮儀圖片展示和學生文明禮儀活動及成果展示,引導學生從小掌握校園、家庭和公共場所的禮儀基本知識,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學會做人。三層為“傳統美德”文化走廊,貼有教師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四德榜”版面。四樓是“閱讀”文化走廊,有關于孝德方面的名言警句,也有孩子的閱讀感悟,孩子們徜徉其中,享受著心靈的洗禮和閱讀的樂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班級內的黑板報圍繞“孝”“信”“禮”“德”四個主題,讓孩子們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和完善孝德文化,每月一更新評比,使孝德文化一點點滲透到學生心中并自覺成為現代文明的傳承者。
學校優美典雅的自然環境與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相得益彰,既提升了校園文化品位,又達到了環境育人的目的。
三、挖掘孝德教育渠道,植根教育觀念
(1)將孝德教育納入校本課程管理中。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結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相繼開發了孝德教育校本教材《孝道文化》《孝德小故事》等,并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有步驟、有目的地融入孝德教育課程,使之成為學生的“必修課”,間周安排一節課,而且有備課、有作業、有檢查。為使學生的孝德教育不走過場,做到扎實有效,教導處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把學生在孝德方面的日常表現劃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并作為期末“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評選的標準。
(2)將孝德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孝德教育的實施并不是喊幾句口號、背幾句名言警句,而是要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為此,學校要求教師自覺擔當孝德教育的傳播者,在各自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準確把握本學科的特性,深入發掘孝德教育資源,隨機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孝德文化的傳播教育,激發學生探討孝德文化的熱情,努力成為孝德文化的踐行者,使孝德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
通過拓展學習渠道,豐富學習內容,引導學生真正領悟孝德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時刻牢記并自覺踐行。
四、創新孝德教育活動,踐行教育理念
(1)舉行班級孝德文化論壇。少年兒童天性活潑好動,喜歡展示和表現自己。結合這一特點,學校組織各班設立了班級孝德文化論壇課,規定每兩周舉行一次有關孝德文化的交流匯報活動,并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與,共同討論或推選學生登臺交流自身對孝德理念的理解與認識,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關于孝德文明行為的踐行和感悟,讓孩子們在交流中智慧得到碰撞,心靈得到洗禮。
(2)搭建家校孝德文化網絡論壇。為深化孝德育人效果,學校還要求各班通過微信和QQ搭建家校網絡論壇,定期推送一些有關孝行善舉方面的感人事跡或視頻,邀請學生家長參與觀看和交流,不斷將孝德文化內化于心,言行于表。
(3)組織孝德小明星宣講活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于正處于身心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崇拜英雄、學習典范,是他們追求自我健康成長的正常心態。所以學校除了定期評選“孝德小明星”進行表彰之外,還組織他們進行宣講活動,把自己的典型事跡分享給大家,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傳承華夏文明,踐行孝善之舉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并在相互對比學習中找差距,不斷深化孝善之道的新內涵。
(4)開展豐富多彩的孝德教育實踐活動。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培養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母親節、父親節、勞動節、教師節等重大節日,開展孝德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孝之道,并以日記、手抄報等形式記錄自己的實踐成果。定期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看望或慰問老人,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社會公益活動,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言行去關愛他人、服務社會。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孝德教育的實施推動了學校的整體發展,增強了學生的人文素養。我們將持之以恒地開展孝德教育,并深入挖掘延伸,讓“孝德”教育真正潤物有聲、花開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