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統考復習,時間有限。我們反對題海戰術,反對無選擇地做大量重復的機械練習題,提倡精選精煉那些設計嚴密、具有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的練習題,限時完成,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認為,在復習階段必須重視“四抓四突出”。
一、 抓練習中的薄弱點、突出重中之中
通過課堂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教全面地掌握各章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在教學中每個學生對每章知識點掌握的程度不一樣,存在的問題也不同,所以,在進入復習階段時,根據學生實際查一查知識的薄弱點,如果是個別問題,則應及時面對面地輔導幫助解決;如果是普遍性問題,則必須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和講評。
分析統考說明,查閱近幾年統考試題可以發現,統考命題內容都以考試說明為依據,且重點也大致相同,特別突出化學知識的主干。在高二下學期著重考查選修4的化學平衡、電離平衡、原電池與電解池;選修5有機化學中烴及烴的含氧衍生物等內容,尤其是平衡移動、鹽類水解、醇、酚、醛、羧酸及酯等問題。因此,很有必要對上述重中之重的內容進行強化與提高,可以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題復習,提高學生解決綜合性問題的能力。
二、抓思維訓練易錯點、突出典型問題分析
由于學生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的不同,在應用一些概念、定理、規律、公式解題時,只會生搬硬套,而不看問題的本質,不挖掘隱含的信息,忽略解題基本原則,判斷失誤,造成錯解。
如求PH值。常溫下,在PH=12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OH-的濃度是多少?大部分學生解答此題思維易出錯,認為PH=12的溶液是堿溶液,匆匆求得由水電離出的OH-的濃度是10-12mo1/1,只求了一種情況,忽略了弱酸強堿鹽溶液的PH也可能等于12,故由水電離出OH-的濃度還可能是10-2m0/1。因此,必須通過一些典型問題分析,讓學生查找失誤原因,以便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從而減少失誤率。
三、抓解題規范訓練、突出解題準確與速度
計算能力是統考能力要求之一,也是學生的薄弱環節之一。復習階段應突出學生的練習,通過讓學生理清思路,動手、動腦做題,在解題中提高運算能力。特別要培養學生應用公式應靈活,尋求設計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每次練習都要求學生做到“四要”:一要熟練、準確,它是解題的基本要求;二要簡捷、迅速,這是解題的進一步要求,體現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三要注重思維過程、思維方式的科學性,在解答多步計算時,能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還要養成較強的心算和筆算速度,真正做到準確與速度、簡捷與熟練有機結合;四要規范,這是考試取得高分的保證,要防止由于解題格式、過程的不規范、實驗題的化學術語敘述不嚴密等非智力因素導致的失分。選擇題、填空題在化學科中的比例較大、分值較高,對統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準確度和速度都直接影響統考成績。因此,在復習階段很有必要強化對選擇題、填空題方法的指導。
四、抓考試大綱說明、突出對課本知識的再挖掘
認真鉆研《考試大綱說明》,吃透精神實質,抓住考試內容和能力要求,關注高中化學課程改革進程,吸取新課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復習時把握住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就能做到既有針對性,又避免做無用功,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復習效益。同時,應及時了解教材大綱、考綱要求等有關最新動態,并結合教學實踐加以研究,從而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使最后階段復習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與此同時,要緊扣課本,突出課本基礎知識的作用,突出課本例題中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應用,重視課本習題潛在功能的挖掘與利用。課本知識是幾代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指導性。平時復習中許多學生往往拋開課本,因而學末復習階段要指導學生回歸課本,依“綱”固“本”,挖掘課本的潛在功能,對課本典型問題進行拓展、引申,發揮其應有作用。
總之,高二學末階段,針對性地復習對于提高復習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要根據教學實際、學生水平,認真研究,采取對策,保證每一節課都能有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