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舒
(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 100083)
林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森林面積廣闊、資源豐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我國林業扶貧效果顯著。儲銳(2020)[1]研究發現,安徽省潛山市山區人均林業綜合年收入3 776 元,逐年增長率約10%。林業扶貧的良好效果與林業經濟增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林業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我國林業的重要命題之一。
2011 年我國林業總產值2.83 萬億元。2018 年我國林業總產值7.33 萬億元,相比于2011 年增長了約159%。林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國林業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許多學者研究和分析了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廖紅偉和高錫鵬(2019)[2]通過分析東北地區國有森工企業數據指出,資本存量對資源型產業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張姝婧(2018)[3]運用皮爾遜相關系數進行分析得出,區域森林資源與林業產業有顯著相關性。韋敬楠等(2015)[4]運用灰色關聯模型分析指出,造林面積與廣西經濟增長具有較高的關聯度。也有學者證實了林業投資對經濟增長呈一定的正向影響,強調林業投資對于林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性[5-6]。以林業經濟增長為出發點,進一步探索林地資源與林業投資的影響,為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提供借鑒。
為了研究我國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通過文獻研究與數據整理的方法,對1998—2018 年《林業統計年鑒》數據進行樣本篩選。經過對已有研究結論以及《林業統計年鑒》統計指標的比較分析,選取了林業產值、林地資源、自年初累計完成投資額三大指標進行研究。林業產值用各省份每年三大產業產值總和來解釋,林地資源用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來解釋。在整理數據的過程中發現,我國《林業統計年鑒》的統計口徑、統計指標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為了保證數據可加性以及研究結果有效性,選取2011—2018 年《林業統計年鑒》的數據進行研究。
林業經濟增長在數值上體現為林業產值增長,林業經濟增長受林地資源和投資額影響。由于因變量林業經濟增長是連續變量,可運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研究,因此構建模型如下。
式中:Econ表示林業經濟增長,用各地區林業第一二三產業的產值總和衡量;Inve表示林業投資,用各地區自年初累計完成投資來衡量;Area表示森林面積,用各地區森林面積來衡量;Accu表示森林蓄積,用各地區森林蓄積來衡量。
變量說明如表1 所示。

表1 變量說明
為了探究自變量林業投資、林地資源對因變量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采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研究,回歸結果如表2 所示。
在2011—2018 年的回歸結果中,林業投資系數均為正,說明林業投資對林業經濟增長具有正向影響,林業投資對林業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林業是一個周期長、投入大的行業,林業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外部資金支撐。從系數變化程度來看,2011—2018 年林業投資系數波動較小,說明林業投資對于林業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比較穩定。2016 年林業投資對于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較高,可能是由于2016 年國家林業局發布了林業“十三五”規劃,強調林業重要性,鼓勵和推動林業經濟發展,使社會各方加大了對林業的投資力度。

表2 回歸結果
在2011—2018 年的回歸結果中,森林面積系數均為正,說明森林面積對于林業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森林資源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森林面積是反映各地區森林資源的重要指標,所以森林面積對于林業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符合預期。
林業投資與森林面積對林業經濟增長均為正向影響。比較二者的回歸系數可知,林業投資對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比森林面積大。
在2011—2018 年的回歸結果中,森林蓄積的回歸系數均為負,說明森林蓄積對林業經濟增長具有負向影響。這一影響可以從反向角度來思考。2011—2018 年我國林業經濟總產值呈遞增趨勢,表明我國森林蓄積呈遞減趨勢。這是由于我國林業以第一、第二產業為主,采伐林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林業經濟發展使森林蓄積有所減少。
林業投資、森林面積對林業經濟增長均具有正向影響,且林業投資的影響程度較高。2011—2018 年,林業投資對于林業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具有穩定性,且影響程度總體呈上升趨勢。同時,2016 年林業投資回歸系數大幅增加,可知政策對林業投資具有重要影響。森林面積對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較小,但仍然是林業經濟增長重要的影響因素。森林蓄積對于林業經濟增長有負向影響,這與我國林業產業結構密切相關。我國林業主要以第一、第二產業為主,而第一、第二產業需要耗費大量木材資源。
3.2.1 穩定林業投資,發揮林業投資對林業經濟的帶動作用
要重視林業投資對于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穩定林業投資,促進林業經濟增長。政府可制定政策,根據林業發展狀況,對林業投資進行相應調整,運用經濟手段增加或減少投資額,使林業投資呈穩步增長態勢。
3.2.2 給予林業產業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
從我國林業投資來源結構看,我國林業投資主要來自政府,社會投資較少。政府在大力支持林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應該完善林業投資、融資的制度體系,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合力推動林業經濟穩步增長。
3.2.3 調整林業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促進產業轉型
我國林業以第一、第二產業為主,林木資源消耗量較大。應轉型發展森林旅游等第三產業,在促進林業經濟增長的同時,承擔起保護森林資源、生態等社會責任,使林業從“量”向“質”轉變。要始終堅持造林育林,為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提供物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