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


隋唐演義中,混世魔王程咬金憑借“劈腦袋、鬼剔牙、掏耳朵”三板斧劫皇杠、平瓦崗,成為一段佳話;
1500年后,一輛來自東方的神秘小車以“低價格、高需求、潮文化”三板斧,在火爆的新能源市場用“小身材”掀起“大波瀾”,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2月五菱宏光miniEV銷量17301輛,1—2月累計銷售43085輛,從去年9月起連續6個月稱霸國內新能源市場。尤其是今年1月,宏光miniEV憑借36762輛的銷量,成為全球單一新能源車型銷量冠軍,是當之無愧的“國貨之光”。
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喜空間、好品牌、愛面子的購車理念被企業奉為圭臬,不止一家車企“揚言”要重塑國人汽車消費新理念,最后還是逃不開真香定律,默默設計長軸距的中國特供版車型。
那么,在如此市場背景下,處處與國人理念“背道而馳”的宏光miniEV又是如何生存下來并逐步攀到頂峰,屬于現象級五菱宏光miniEV的“三板斧”究竟又是什么?
都說“貴的東西唯一的缺點只有貴”,那么便宜的東西賣得好就是因為足夠便宜。
在國內,宏光miniEV并不是最早的一批小型電動汽車,前有知豆系列、北汽EC系列,后有奇瑞小螞蟻、歐拉黑白貓,還有寶駿E100、E200這樣的同門師兄。在那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混沌初開的時間,一眾小型電動汽車用自己的小身板撐起了一片天地。
彼時,新能源補貼政策開始普及,在國家和地方雙重補貼下,補貼金額最高可以達到10萬元。也是在這個時期,由于動力電池成本的逐年下降,企業敢于將小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由100km逐步提升至200~300km。雖然指導價格普遍在15萬元上下,但實際售價卻僅有5萬~8萬元。
這樣的優惠力度,也讓小型電動汽車的市占率逐年飆升。2015年小型電動汽車占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40%,2016年占比45%,而2017年更是一路達到了61%。老百姓在享受高額福利的同時,小型電動汽車也成為了車企的賺錢利器。以比較經典的北汽新能源EC系列為例,2017和2018年,EC系列分別銷售7.8萬輛和9萬輛,占比北汽新能源當年銷量的76%和57%,帶動北汽新能源連續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冠品牌,還分別實現了4千多萬元和1.44億元的凈利潤,在普遍“賠錢”的新能源整車市場中堪稱奇跡。




變數發生在2019年。2019年國家補貼門檻提升至250km,補貼退坡幅度高達50%。同時在國家出臺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中,明確了純電動乘用車工況續駛里程在300km以下國家不再給予補貼。補貼不再,小型電動汽車還要面對國五國六切換時期燃油車的價格沖擊,為了避開正面交鋒,諸多新能源車企選擇“向上”,獨留最底層的小型電動汽車面對市占率暴跌至19%的尷尬局面。
就是在這樣動蕩的背景下,沒有了補貼的顧慮,宏光miniEV干脆直接將續航里程定在了120km和170km,電池成本控制在萬元水平。同時,宏光miniEV舍棄了“娛樂化”和“科技感”,極簡的風格進一步降低了成本。這些看起來有點破罐破摔的價格控制,讓宏光miniEV以2.88萬~3.88萬元,對其他品牌同級別車型普遍5~8萬元的售價,實現了“降維打擊”。
與此同時,隨著上汽通用五菱GSEV(Global Small Electric Vehicle)全球小型電動汽車架構的發布,以宏光miniEV為代表的一眾五菱電動汽車,將會在配置、品質、續航、成本上再次實現突破。
不是所有電動汽車都叫五菱宏光miniEV,但是miniEV價格比所有電動汽車都要低。空間、續航、智能化?在價格面前統統不是問題,只要價格足夠低,沒有賣不好的電動汽車。
五菱宏光miniEV的爆炸銷量,證明著小型電動汽車市場依然存在,且有很大的需求空間。為何人所需?看著宏光miniEV短小的身材,低廉的價格,我們很容易想起讓人頭皮發麻的身影——“老頭樂”。
“老頭樂”實為低速電動汽車,最高時速不超過70km/h,無需上牌即可上路,處于合法與非法的灰色地帶,使用者多為老年人,可謂是人人都遇到過卻無可奈何的“狠角色”,近期頻繁被人民網等主流媒體點名。與“老頭樂”相比,宏光miniEV無論從法規、安全性、舒適性甚至是價格方面,都有著碾壓性的優勢。取代“老頭樂”,它做到了嗎?
很遺憾,并沒有。根據上汽通用五菱最新的官方數據,宏光miniEV的90后用戶占比高達72%,女性車主占比60%以上。中老年群體不買賬,各家車企朝思暮想的年輕群體,卻紛紛投入宏光miniEV的懷抱。



不僅如此,宏光mini的銷量分布也同樣讓人驚訝。銷量最高的城市中,魔都上海赫然在列,一輛看似“十八線”城市的“老頭樂”,在這座國際化的時尚都市混得風生水起。
了解用戶需求很容易,敢于迎合卻很難。據統計,小型電動汽車用戶次均行駛里程7.62km,日均行駛里程不超過40km,多以小家庭代步為主,出行人數2~4人。由于里程短、體積小電池容量自然不用太大,即使沒有快充也能在短時間內充滿。放眼國內市場,永遠不會缺少向上的身影,卻在下方留出了一片空白。
回歸最純粹的代步工具,搭配可愛討喜的外觀,最后用價格收割戰場,五菱宏光miniEV做到了很多車企想做,但是礙于種種原因沒能做到的事。
說了這么多宏光miniEV,我們不得不提起上汽通用五菱。2020年讓人們記住了這么一句話“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從2021年年初疫情期間的轉產口罩,到生產螺螄粉,再到地攤神車,五菱的話題度貫穿全年熱度不減,并隨著宏光miniEV的爆款來到頂峰。
如何讓一款便宜的車看起來不low?這似乎并不是五菱關注的重點,相反,五菱正在構建屬于自己的潮文化:“五菱×喜茶”“五菱×YOHO!”跨界聯名狂攬流量;打造電音節,嗨翻全場;壓軸模特秀場,亮出五菱范兒……



這些還不夠?大膽闖入改裝領域怎么樣。又是被傳統所忽視的地帶,五菱在“大人們的小樂園”將宏光miniEV打造成大人們手中最新潮的玩具。無論是帶著牛角的牛年限定,還是日漫國漫的主題痛車,甚至是向《瘋狂的麥克斯》致敬的戰損版,無不將潮改文化深深植根于宏光miniEV。
上得了T臺,五菱在專業領域也不含糊。在上汽通用五菱舉行的”世界你好!我是五菱新能源”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企業主題研討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對五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五菱是中國小型新能源汽車的典范,在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車領域銷量是最大的,五菱曾經創造過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全球銷量最大的車型,相信小型電動汽車還能創造奇跡。”
在這樣能文能武的五菱文化下,我們發現,宏光miniEV各上市供應商的財報和官宣資料中,一句“我們為宏光miniEV提供某某配套”會成為強調重點。相應的,每當宏光miniEV發布銷售數據,這些帶有“五菱標簽”的上市公司股價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上揚。
接下三板斧,縱使程咬金也只能走為上計。如今,中國市場已經領教了五菱宏光miniEV的“三板斧”,是逐漸式微,還是要展示更多的“十八般武藝”,宏光miniEV的未來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