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令瑞
摘要:“1+X”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創新,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實施路徑。本研究以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積極探索專業建設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深度融合,實施“書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和優化,重構模塊化課程體系,打造分工協作的結構化師資團隊,建設精品在線教學資源,促進高職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提升畢業生職業能力與產業行業發展的一致性和可持續性。
關鍵詞:“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
1引言
2019年1月,國務院下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在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探索“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的制度試點工作”[1]。2019 年 4 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發文啟動實施了該項工作。截至2020年底,先后共實施了四批472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完成了三批試點院校遴選,上千所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幾百所企業評價組織都積極參與了該項工作,參與試點學生超過300萬人,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各院校積極對接1 + X 證書制度,圍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模式”等方面,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和人才培養培訓模式與評價模式改革。實現了專業與產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培養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本研究基于1+X制度探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2 “1+X”證書制度的內涵
“1 + X” 證書制度從形式上來講是指職業院校學生畢業時能拿到1張畢業證書和多項職業技術等級證書,但其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生達到基本專業能力即學校基本培養目標的同時,具有多項職業技能能力即社會就業崗位對人才的職業能力需求,將產業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融入到人才培養的教學全過程,而不是等到學生頂崗、實習或工作的時候進行崗位職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及時將產業行業的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和新要求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3]。“1+X”證書制度中的1畢業證書是基礎,X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補充、強化和拓展,二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補充、融入、銜接轉換,體現了畢業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有機融合,即“書證融通”。畢業證書的組織評價方是學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組織評價方是企業,從人才培養主體的角度實現了校企合作。
3 “書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解決的主要問題
3.1 有助于推動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的領域還停留在項目支持、接收學生頂崗實習、幫助建設實訓基地或提供合作設施等方面,很少涉及專業設置與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等方面。“1+X”證書制度下,充分調動了企業社會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為培養適應產業需求的職業人,實施校企雙主體育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了實施路徑。“1+X”證書制度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與企業職業工作任務進行深度融合,無論是人才培養過程、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還是“三教”改革都可以基于“1+X”證書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和多職業技能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有效提高產業對人才鏈的高質量供給。改變了企業參與范圍窄、積極主動性不高的問題。
3.2有利于豐富完善工學結合的教學資源建設
“1+X”證書制度下,基于職業技術等級證書標準,按照“工作領域-工作任務-職業技能要求”的思路,將職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工作領域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中,以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為順序,以工作項目為載體,基于工作過程設計學習任務,抓取技能的關鍵知識點和技能點,校企共同開發在線精品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涵蓋了崗位工作技能點,滿足在校生、職業培訓對象等不同層次在校和社會學習者、教育者對資源的需求。并根據學習者和教育者的學習情況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發展及時更新學習資源,能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3.3 有利于推動三教改革
“1+X”證書制度是“三教”改革的助推器。在“1+X”的引領下,推進了教師技能的提升,實現了校企教師的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推動了教材內容的更新,實現了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形態的改革和創新,推動了教學方法的創新,實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推進了考核結果的剛性化,實現了以學生學習物化成果為導向的教學評價改革[4]。
4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書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4.1 構建“四方聯動、五元共融”的人才培養機制
圍繞“1+X”Web前端開發初、中級證書,政府、學校、企業、培訓評價組織四方聯動,構建“職場型專業、模塊化課程、精品化資源、結構化團隊、過程性評價”五元共融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如圖1所示。通過政府監督培訓評價組織、引導企業、調控學校,校、企、培訓評價組織的深度合作,實現“崗證對接、課證融合、工學結合、教培一體、多元評價”的“書證融通”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依據Web前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以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為核心,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增加實驗(實訓)、實踐課時的比例,通過引入企業項目、校企協同中心項目、技能大賽社團、創新創業項目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將“1+X”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中級)所需要的技能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第一學期融入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證書的基本技能點,第二學期融入初級證書職業核心技能點,第三年學期融入中級證書職業核心技能點,第四年學期進行企業項目實戰,第五年學期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考試和頂崗實習,第六學期進行社會實踐實習,如圖2所示。
4.2 構建“書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設計思路按照“一條主線”,“二個崗位”、“三個等級”“、四種能力”的“1234”思路進行整合序化。“一條主線”是指以Web前端開發行業為核心,在課程體系中融入“1+X”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知識技能考核體系,突出證書對應Web前端開發工程師、Web服務器開發工程師兩個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三個等級”體現證書初級、中級、高級的三個層次。其中,證書初級對應校外3+2貫通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中級為高職本專業學生應達到的目標,高級為高職本專業學生的拓展目標。四種能力強調對學生職業基本能力,從業能力(職業素質能力)、職業核心能力、職業拓展能力的培養。構建了“書證融通”的“雙平臺+雙模塊”的學分制課程體系。雙平臺指素質教育平臺、專業群共享平臺,雙模塊指專業課程模塊,素質拓展模塊。平臺和模塊內包括必選課和選修課,如圖3所示。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框架采用縱橫雙向組織,縱向主要采用工作過程的思路,提取“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應崗位(Web前端開發工程師和Web服務器端開發工程師)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從而設計核心課程,并對課程進行分類。橫向從職業核心能力、職業基本能力、職業素養、職業拓展能力四個角度,初、中、高級職業等級證書對應崗位(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的三個層次多層次等級和類別分析,設計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雙平臺+雙模塊”的“書證融通”課程體系,如圖4所示。
4.3 打造分工協作的結構化師資團隊
依據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證培訓要求,融合行業企業資源,實施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按照“教師個體知識能力,教師團隊知識能力,分工協作教學,達成教學目標”四個層次構建校企分工協作的結構化教師團隊。校企分工合作的結構化師資團隊將按照課程的模塊內容和難易程度分工承擔教學和項目管理職責,力求每位教師專注于學科內的專項模塊,打造“專、精、深”的教練型教師[5]。以課程模塊為單位形成目標一致的專兼職教師合作團隊,團隊成員在教學指導、分工協作、交流分享的互動中,彼此賦能、相互促進,促進校內教師技能提升,工程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4.4 建設精品在線教學資源
按照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要求,基于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的要求和崗位的真實業務流程,“系統化、結構化、顆粒化”整合序化課程內容和資源,以基本技能點為單位構建微課,PPT、測驗等電子資源。滿足在校學生和社會培訓人員在線學習的需求。并基于平臺的線上數據統計、學習者的反饋及Web前端開發行業的新要求及時更新資源。
4.5改革多元評價方式
“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下,評價考核方式采用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在過程性評價中,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細化為每周的工作任務,通過對學生分組完成的可觀、可測、可檢的Web項目作品物化成果進行評價,并對學生線上學習情況進行過程性評價,結果性評價主要依據Web前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級別及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包套圖.1+x證書制度背景下書證融通式人才培養研究[J].船舶職業教育,2021,9(01):12-14.
[2]王艷,胡興福.1+X證書制度下建設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22):178-180.
[3]李為為.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1+X”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1):185-187.
[4]馮娜.基于1+X證書制度的職業院校“三教”改革路徑[J].山東教育(高教),2020(11):41-43.
[5]李月峰.“1+X”證書制度下專業課程體系融合與重構探索——以軟件技術“Web前端開發”專業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8):134-135+150.
基金項目:
中國電子勞動學會2020年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發展課題(Ciel2020038);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年重點課題(ZJXH2020Z03)。
課題: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課題,學分制背景下的課程體系改革研究(編號:XJG2017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