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煥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教學理念,主要是通過一種藝術性更高,以及負擔性更小的方式進行音樂的教學。基于此,本文首先討論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其次分析了奧爾夫教學法在高中音樂課堂當中的應用策略。以供相關工作人參考。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高中音樂;運用;策略
引言: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及時吸取在教學過程當中產生的一些優質精華,并且不斷充實。這種教學法是持續發展的,在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教育理念更加開拓并且創新。使學生也可以自我創作。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簡要介紹
在世界教育體系當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人類的影響極其深刻。這種教學法主要是自由奔放,在音樂教學的時候使用這樣的教學觀念可以獲得非常顯著的成效。奧爾夫教學法的創造性非常明顯,特別是對音樂教學,其啟示性極其強烈。這是一種系統教學法,可以把語言詮釋還有動作示范,相互之間融合成為一體,讓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使其獲得成長[1]。奧爾夫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其綜合性。音樂教學綜合性是非常顯著的,音樂教學的形式也很多呀,不僅僅只是使用手指彈奏。同時也要用心聆聽以及用心感受,學生要能夠開口唱歌。音樂教學是人類表達心靈的窗口,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要融合自己的靈魂。這對音樂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學生必須享受整個過程,不但要控制節奏,同時也要使用大腦思考。要利用耳朵傾聽,要能夠充分地融入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音樂教學詮釋得更加全面。通過奧爾夫教學法就可以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否則每一個音節雖然是正確的,但是這首曲珍也很難全是在音樂教學的時候,奧爾夫教學法可以把人的思維以及肢體等各個方面融為一體。讓學生培養綜合能力,這也正是促使學生獲得科學音樂教學最基礎的一點。
二、奧爾夫教學法在高中音樂課堂當中的應用策略
(一)人人參與,主動歌唱
奧爾夫教學法非常重視參與性的原則,音樂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體驗藝術,每一位學生在參與的時候才能夠從中體驗到樂趣。而在促使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時候,奧爾夫教學法對律動感極其重視,認為學生不管是在歌唱的過程當中,還是聽歌的時候,一旦身體具備的律動感,那么就很容易會被音樂感染。在音樂課教學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對學生律動感會較為忽略,教師需要盡量帶動學生進行律動,并且對律動感重視起來,在教學初級階段。導入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站起來圍成圓,挑選一些節奏感相對較為歡快的音樂。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動起來,從而帶動課堂的氣氛,讓學生擁有律動感[2]。
在課堂當中也可以按照歌詞設計很多可以讓身體動起來的活動。比如在教學《光榮少年》這一課的時候,這是一首風格非常積極的歌曲,節奏感很強,因此在導入的時候,可以先利用這首歌讓學生跟隨樂曲來進行潛行,在唱歌的時候中斷歌詞。為設計來適合設計更多適合高中學生的聲勢動作,讓學生可以出來唱的過程當中律動起來,使學生不但能夠參與活動。同時身體也可以參與,綠豆注意力也會變得更加集中,而對于音樂的理科也將會變得極其深刻。
奧爾夫教學法還非常重視學生主動學習方面的工作。在進行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時候,設計更多的任務,促使學生可以參與到其中。比如在教學《年輕的朋友》這一課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歡快的和友誼相關的歌曲。在學習這首歌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組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然后設計一些擬聲詞讓學生可以在團隊里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具有樂趣,同時也可以和這首歌所倡導的友誼的主題相互符合。《歌唱祖國》是一個非常讓大家熟悉的歌,在這個歌當中可以設計成三個聲部,低聲部。讓學生按照具體學習情況使用特殊的方式,中聲部按照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選擇相關的音形。學生在對三個聲部的旋律都比較熟悉之后,然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排練一些更加適合學生的波爾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參與活動,并且主動體會學習的樂趣。
(二)體驗第一,知識第二
奧爾夫教學法一般情況下都始終堅持體驗第一,理性第二的原則。主要是為了能夠通過律動還有言語等相關方式了解概念以及基礎技能。音樂課程非常注重學生的體驗感,當然有很多知識以及技能也需要學生充分掌握。所以教師需要借鑒奧爾夫教學法當中的一些基礎原則,在活動的過程當中了解其中的概念以及技能[3]。
比如《星星索》就是一個印度尼西亞的歌曲,這個民歌的特點非常鮮明。較為輕柔的旋律可以讓人們帶入到這個島嶼上。這首歌里面有一個節奏難點是非常難以突破的,也就是三連音的唱法。使用奧爾夫教學法體驗第一的原則要按照這首歌當中的歌詞,教師可以設定大家目前正在航行的帆船當中。在導入課程的時候,使用這首歌當做背景音樂,教師帶領大家進行熱身,按照三連音來設計游戲。把學生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每一個小組來代表一艘帆船,帆船和帆船相互之間的聯系。要能夠通過三連音當做互通暗號,在規定的節奏基礎之上進行即興創作。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生將學會三連音的唱法[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充分地使用奧爾夫教學法,特別是在進行高中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在基本確定了旋律,唱腔以及一些相關的技巧之后,教師可以使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設計動作,之后再設計和動作相關的節奏進行伴奏,使整個唱段可以一種劇情的方式進行演繹,通過表演的形式整合各種各樣不同的音樂學習知識點,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配合,最后再進行表演,這個過程,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整合的過程,可以充分的將奧爾夫教學法當中所倡導的簡易性等幾個原則綜合起來,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當中,并不用接觸到更多理論講解,而是要通過體驗來獲取更多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學習起來將會更具有樂趣,同時也將會更具有創新性,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彥佳.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0(35).
[2]魯繼梅.中學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2):185-185.
[3]宋文珊.自制樂器在中小學奧爾夫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神州(上旬刊),2020,000(006):135.
[4]李武敏.奧爾夫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