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只有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習中,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益。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想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該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創設生動教學情境、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課后利用碎片時間,教師只有做好上述四點工作,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基于此,文章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實施,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目標不再是單純提高學生語文成績,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廣大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發現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這大大影響了初中語文教學效益。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法,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更加有價值、有質量。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每一節課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部分學生并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融入到學習中。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并且通過自己繪聲繪色的講解,使學生完全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效開展整節課的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1】。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可以圍繞“童年”進行課堂導入,比如:“童年是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時光,相信同學們也總是回憶自己的童年吧,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當一個告別童年時,會想些什么呢?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的作品”,通過這樣的導入,學生能夠意識到教學內容與自己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同時也很好奇魯迅先生是如何回憶童年的,因此能夠充滿好奇地進行接下來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童年趣事,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和參與欲,以確保接下來的教學能夠有效開展。
二、創設生動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參與教學
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文章各有風格,有些教學內容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為遙遠,因此學生不想為此投入精力,認為與自己聯系性不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這不僅能夠加快學生投入學習的速度,同時有利于學生真正理解、消化教學內容,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使語文教學生動形象,不再單一枯燥。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9《木蘭詩》一課時,文章主要講述木蘭代父從軍,并且成為巾幗英雄的故事。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雖然木蘭的形象很有魅力,但是與自己的實際生活沒有過多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比如:“木蘭本是一個在家做女紅的姑娘,奈何父親年紀大了,弟弟年紀太小,于是踏上替父從軍的征程”,通過這樣的語言描述,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木蘭從軍的基本情況,并且對木蘭這個人物產生敬佩之情。接下來教師可以創設表演情境,要求學生表演出木蘭離開家鄉,在從軍路途中想念家人的形態,促使學生站到木蘭的角度上進行思考和學習。通過教師創設的語言情境和表演情境,學生不僅能夠快速學習課本內容,同時能夠做到切換角度感知作者想要傳遞的精神和深意,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保持學生濃厚興趣
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應該意識到學生非常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要想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形式,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好奇感,并且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好奇心理。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更加多元、全面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也能保持自身高漲的學習熱情,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2】。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3《“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一課時,整篇文章帶有極強的新聞屬性,主要講述中國姑娘呂偉獲得跳水冠軍的故事。這樣的文章對于學生來說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但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學習,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呂偉跳水的視頻,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感受到呂偉贏得冠軍的不易和驕傲,從而有效代入到文章中。
四、課后利用碎片時間,延長學生學習熱情
部分教師認為只要自己利用好課上時間,就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益,因此忽略了課后碎片時間的利用。實際上,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課后時間,不斷延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這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學生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4《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課時,作者林徽因是非常有魅力的女作家,她與徐志摩和金岳霖分別有過非常美好的故事。當學生在課上學習完課本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更多林徽因的作品,比如《蓮燈》《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等,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豐富自身閱讀量,同時也能對教學內容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觀看關于林徽因的電影,比如《林徽因》《人間四月天》等,有效延長學生學習熱情,使語文教學不單純停留在教材文章中,而是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這不僅能夠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益,同時能夠完成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目標【3】。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想不斷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首要工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把時間和精力有效投入到學習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課堂導入工作、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主動詢問學生的看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習慣,并且合理地做出改變,使學生體會到被重視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黃愛鋒.課堂導入激發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力探究[J].求知導刊,2020(43):15-16.
[2]蔣俊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活動的實效性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9):62.
[3]胡明.以趣入課——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8):75.
作者簡介:
姓名:徐麗麗 ,女,1983.2,民族:漢,籍貫(具體到省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五十五中學校,學歷/職位:本科/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