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剛
【摘? ? 要】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實施后續復雜語文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需求及新課改要求探究及實施閱讀教學中訓練語言能力的教學,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掌握,促進學生語文綜合學習水平的提高,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為了闡述小學語文閱讀中語言表達訓練的教學手段,筆者針對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中語言表達訓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言表達訓練;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0-0183-02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hetang Central School, Maiji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GAO Yonggang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is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sequent complex Chinese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and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in read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and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ments in reading teaching,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mastery of abilit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earning level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 a whol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training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at this stag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Language expression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s
在小學學科教育教學中,語文的學習是為了指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他人、表達自己,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閱讀及表達是和他人互動溝通、傳達信息、表達自我情感較為重要的方式,屬于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應在新課改的標準下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以此達到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進行語言表達訓練的教學目標,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中語言表達訓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語言表達訓練這一教學內容存在忽略的教學行為,主要的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閱讀教學模式落后
當前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采用單一、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狀態中,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學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學習的積極性,逐漸養成依賴教師講解的不良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缺乏語言表達訓練的機會與時間,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學習水平的提高。
(一)語言訓練的機會較少
在小學語文閱讀中語言表達訓練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硬性要求學生枯燥性訓練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學生的興趣不高、積極性較低,無法很好地通過多元化、創新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自主表達,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氛圍及有效性,影響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一)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不受重視
在小學語文閱讀中語言表達訓練的教學不受重視,由于語言表達訓練不在語文考試的范圍內,導致教師與學生對于語言表達的訓練重視程度不高,教師將教學重點過多地放在閱讀課堂的閱讀技巧指導、寫作教學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閱讀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的教學方法
(一)以語文閱讀文本為基礎開展語言表達訓練的教學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掌握相應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知識點,并全面客觀地掌握語言知識技巧。很多小學語文文本中存在一些故事情節空白的地方和情感表達的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種情節空白及情感表達的部分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分析文本的構架,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理清和把握作者的語言表達脈絡和方向,促使學生聯系整篇文章深入分析空白情節與情感表達情節的具體含義,通過提煉文本情感表達的語句方式進行語言表達的訓練。引領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分析和探究作者空白文本、情感表達的真實意義和情感是什么,并將表達情感帶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促使學生全面、清晰和明確地對文本進行深刻把握與理解,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促使學生主動融入其中展開相應的理解學習,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
例如,在教學《金色的魚鉤》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把握文本中的空白處和情感表達部分,并以此帶領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溝通交流,促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內涵和思想感情,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獨立的空間客觀全面地分析討論情節空白處及情感表達部分,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習有效性及語言表達能力。如“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里還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等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分析和討論更好地表達出自己對于空白情節與情感表達的真實想法,促進學生進一步把握和理解閱讀文本。
(二)引發學生發散思維閱讀,積極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發散思維更好地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和層面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在對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創新的過程中能較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帶領學生整體分析和探究文本描述內容的主要特點,其次,引申和文本內容存在相關性或類似的內容,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表述和語言描繪,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手捧花盆的孩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自主閱讀和學習文本,并要求學生分析文本的主要特點,然后提出與文本類似的文章如《誠實的孩子》《誠實與信任》,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后利用自己組織的語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提升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的基礎上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三)從課本延伸至生活實際,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實踐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轉變閱讀教學的單一模式,重視教學活動的開展應基于整體教學需求的目的出發,適當地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和拓展。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學會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將課堂上的語言表達延伸至實際生活中,擺脫書本的束縛,促使學生在脫離課本的實際生活中增強勇于表達的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強化學生語言表達的實踐能力。例如,《植物媽媽有方法》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植物在長大的時候,媽媽總是通過各種方式讓小植物們離開尋找新的生存環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本中延伸至實際生活中思考自己長大以后離開爸爸媽媽之后的生活,獨立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讓每一位學生都在想象和探究討論之后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對于生活的感悟等,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創新和高效的教學手段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更好地理解文本、表達自己對于文本的深刻理解與感受,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注:本文為天水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的研究”(課題立項號:TS[2019]LX61)的階段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馬婷婷.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的策略[J].小作家選刊, 2017(11).
[2]李秀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進行語言訓練的研究[J].小說(月刊), 2018(04).
[3]劉明松.探討怎樣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04).
[4]林通莉.怎樣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05).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