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軍 王輝



摘? ?要:人力不同于物力,它是一種特殊的資本形式。隨著社會發展,人力資源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也越來越重視對人力資源的研究。基于此,客觀展示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高等學校科技活動等的發展趨勢,并以人數和科研投入的增加代表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對其賦予經濟發展的貢獻進行實證檢驗,以量化其貢獻度。利用STATA計量工具,運用回歸模型來估計此項影響,發現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高等學校科技活動等對國家生產總值的提升都有重要推動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GDP;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249?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1-0088-03
引言
人才資源是動態的、最具活力的組織競爭力核心,一個單位、企業、國家的知識儲備力量以及人才素質水平將會決定其最高發展水平。同時,人力資源的投入是經濟發展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的開發是國家綜合素質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我國而言,要以科技帶動知識教育發展,以教育資源帶動人才資源的開發,從而提高我國國民素質、提高國家競爭力。必須高度注重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研究和開發,才能真正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然而,人力資源是一種非物質資本,是不同于物質資本的一種資本形式,是指勞動者接受一定的教育和培訓,通過實踐積累社會經驗,從而獲得一定量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也就是勞動者在知識、思想觀念以及各行業實踐得來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這種能力不會隨著時間而貶值,反而會積累的越來越多。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人力資源的重視,其投入及產出均在快速發展,因此,針對人力資源素質提升對經濟發展推動作用的研究也越來越有必要。
一、我國人力資源整體素質的發展現狀
(一)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的R&D人數及投入經費的發展現狀
從圖1可以看出,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的R&D人數及其投入的經費都在增加、提高。其中,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R&D人數從2014年的42.3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46.4萬人,增幅接近10%;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R&D投入經費也在逐年增加,從2014年的1 926.2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2 691.7萬元,增幅接近40%。
(二)高等院校應用研究和實驗發展投入經費的發展現狀
從圖2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應用研究和實驗發展的投入經費均在增加。其中,高等院校應用研究投入經費由2014年的552.9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792.1萬元,增幅高達43.26%;高等院校實驗發展的投入經費由2014年的1 114.4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 476.5萬元,增幅達到32.49%。
二、回歸模型
(一)變量的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過分析人數和科研投入的增加來實證檢驗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計量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是GDP的增加值,記為Δgdp。解釋變量分別為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R&D人數、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R&D經費投入、高等院校應用研究經費支出和高等院校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分別記為p-R&D、m-R&D、s-usd、s-exp。數據來自國際統計局中的歷年統計年鑒。
(二)模型的建立
為Δgdp和p-R&D、m-R&D、s-usd、s-exp的影響關系,建立如下回歸模型:
Δgdp =а+ f(p-R&D)+μ
Δgdp =а+ f(m-R&D)+μ
Δgdp =а+ f(s-usd)+μ
Δgdp =а+ f(s-exp)+μ
其中,а是Coef. 系數(自然條件下的原始數);μ是離散變量,用于記錄不可解釋因素。
(三)計量回歸結果
本文通過運用STATA軟件,將如果數據進行處理,并得出如下計量結果。
其中,P值是檢驗顯著性的置信度,當P<0.1時,說明本次檢驗在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是顯著的;當P<0.05時,說明本次檢驗在5%的置信度水平上是顯著的;當P<0.01時,說明本次檢驗在1%的置信度水平上是顯著的,而且P值越小,顯著性水平越高,說明檢驗結果越好。從上式(1)(2)(3)(4)可以看出,p-R&D、m-R&D、s-usd、s-exp對gdp的置信水平分別是0.014、0.001、0.002、0.002,也就是說p-R&D在最低的置信度(10%)水平上也是不可信的,因此予以舍棄。而其余三個影響因子的均在0.01或0.05的置信水平上可信,從而得出如下回歸模型:
Δgdp = 54 449.06? + 354.632 1(m-R&D)+μ
Δgdp = -3 788.887 + 1 140.565(s-usd)+μ
Δgdp = 216 039.3? + 755.254 1(s-exp)+μ
三、總結及思考
綜上所述,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R&D經費投入、高等院校應用研究經費支出和高等院校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對國內經濟生產總值都有顯著的影響,而且是正方向的影響;影響系數分別是354.632 1、1 140.565、755.254 1。也就是說,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R&D經費投入、高等院校應用研究經費支出和高等院校實驗發展經費支出每增加1單位,國內經濟生產總值總是會按照354.632 1、1 140.565、755.254 1的倍數加倍增加。
(一)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作用
人力資源是人的腦力和體力的總和,是能帶來高效益的資本投入。任何的工作、科技創新、經濟效益增加的行為都需要人的參與,因此,人力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性資本。從現在全球經濟危機以及未來市場發展、企業的競爭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長期重視人力資源建設和培養,充分認識人力資源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從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也可以看出,最終是醫療科技人才的智力、是專業人才的力量匯集成戰斗力戰勝了國內疫情。因此可見,人力資源是科學技術得以不斷進步的動力和源泉,要高度關注人力資源的作用。
(二)加強對人力資源的再培養
從實證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和高校的科學研究、開發機構、應用研究和實驗發展經費支出的增加對國內經濟生產總值都有顯著正向推動作用。所以,要加大對現有存量人員的培訓、指導、實戰演練等的投入。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例,其作為一家上市大型商業銀行,非常重視對轄內員工的培養和教育。2019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2019培訓年”的總要求。一是加大對專業類人員的培訓投入,不惜力氣強化人員素質提升。二是豐富培訓渠道,打通線上、線下雙渠道,企業、高校兩區域的培訓方式。基于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不僅提高了員工素質、踐行了社會責任,也收獲了巨大了發展業績,成為資產質量、風險水平雙提升的優秀企業。
(三)最大化人力資源的能動性
人力資源作用的發揮具有不確定性。人力資源是一種無形的潛藏在其所依附的個體身上的資本,其作用的發揮受個體心理意識的影響。作為主體的個人來講有做出努力和不做出努力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選擇,其選擇的過程和結果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這種選擇又會影響人力資源作用的發揮。因此,人力資源具有能動作用,要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形成企業強大的競爭力。要做好企業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在人事、工資、激勵制度等管理方面要跟上企業整體改革步伐。要將員工工資收入與市場接軌,以按勞付酬為主,以“多勞多得、多效多得”原則和“聯崗、聯產、聯效”的分配制度為輔,建立責任與風險一致、貢獻與收入統一的績效辦法。同時,要加強、細化職位晉升、精神鼓勵等方面的激勵措施,全方位提高干部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人力資源對經濟貢獻的系數,推動企業、國家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金華.人力資本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J].合作經濟科技,2017,(10).
[2]? ?王希元,楊璐.人力資本、物質資本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J].財經理論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