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萍
LIN PING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曲藝家協會理事,自貢市曲藝家協會主席,自貢市歌舞曲藝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2018年,導演并主演的四川竹琴《鹽都壯美圖》參加第十三屆馬街書會全國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入選四川省文聯2018年度百家“推優工程”優秀原創文藝作品;導演的諧劇《旋轉的椅子》在第五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征集活動中,獲舞臺節目類“優秀節目”獎。2019年,主演四川金錢板《錢串串》受邀參加第三屆中國西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主演四川金錢板《麻辣燙》參加四川省第四屆曲藝雜技木偶皮影比賽榮獲三等獎。
在川渝地區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四川諧劇,是民國時期誕生的一種曲藝形式,由王永梭先生于1939年首創,1943年他將這一新的藝術形式正式定名為“諧劇”,取其詼諧、合諧之意。傳統四川諧劇在演出時只有一名演員出場,運用寓莊于諧的表現手法,配以幽默詼諧見長的四川方言,通過與假設在場的其他人物進行“對話”和“交流”,使觀眾明確角色的規定情境,呈現一定的故事情節。
記得第一次接觸諧劇,是觀看當時還不是我師父的蔣剛老師表演的《王保長》。只見他一個人在臺上表現出多個角色,劇中故事情節的變化、人物形象的設定,都是通過他的虛擬交流、表情動作來完成的,可謂是“一人上場、滿臺生輝”。那生動而新奇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了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后來我才知道,那便是四川曲藝中獨有的一個曲種一一諧劇。
四川諧劇誕生至今已孕育了四代諧劇演員,有人將優秀的諧劇演員稱為“東方卓別林”。傳統諧劇一直以“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為基本特征,因此十分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表演中演員只能憑借與“空氣”的虛擬交流,讓觀眾在哭笑中感受到故事所要表達的內涵意義,因此表演必須非常準確和細膩。除此之外,諧劇的腳本也十分考究,故事題材大多源于生活,再經過編劇精巧的構思、新奇的立意,賦予其文學性和感染力,讓觀眾在笑聲中去思考,在眼淚中去感悟。
我第一次嘗試表演的諧劇作品是國家一級編劇嚴西秀老師創作的《麻將人生》。該作品對諧劇的表演形式進行了全新探索,突破了“一人獨演”的傳統模式。演出時舞臺被燈光分割為四個空間,每個空間一張麻將桌,四個角色互不干擾,分別演繹與“虛擬”麻友們“血戰到底”的情形。在噼哩啪啦的麻將聲中,通過四人荒誕的語言,夸張的表演,辛辣地諷刺了虛度光陰、無所事事的“麻將人生”。在這個節目中,我需要分別呈現所飾演角色青年和老年的兩種狀態,除了妝容上的區分,在走路姿勢、語言表達等方面也要有很大的區別。表演時,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必須迅速進入特定狀態,準確演繹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讓觀眾清晰直觀地感受到故事情節的變化,在笑與淚中去思索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并有所警醒。剛開始排練時,我不知道該怎樣和虛擬的人物交流,這對于初次接觸諧劇的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導演湯碧清老師便不厭其煩的為我示范,詳細地分解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藝術沒有捷徑,只有一個字一一“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強度練習,該節目于2011年9月,在四川省第十三屆戲劇小品小戲比賽中,攬獲編劇、導演、演員一等獎。
第一次參演諧劇便榮獲了省級獎項,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不僅增強了信心,也讓我深深愛上了諧劇表演。一次偶然的機會,嚴西秀老師作品集中一篇諧劇劇本——《報告會》,吸引住了我,越讀越喜歡,我便鼓起勇氣給嚴老師打電話說我想表演這個作品。得到嚴老師的許可和鼓勵后,我立即投入排練,從角色定位到表情動作,一招一式都反復揣摩練習,力爭將人物塑造得更加貼近生活,將表演拿捏地更加準確自然。2014年,團里一年一度的業務考核,我將這個節目搬上了舞臺。沒想到得到了相關領導的高度評價,甚至當場安排可以直接參加自貢市慶祝建黨93周年文藝晚會,我心里激動萬分,沒想到第一次單獨排演諧劇節目,就能得到領導和同行們的認可。
為了更好的完成演出任務,我專程到成都請湯碧清老師為我指點提高。湯老師聽說我有了新的諧劇節目,還得到了表揚,十分替我開心,讓我把節目完整演給她看一看。當我自信滿滿地表演完以后,聽到的卻是這樣的點評:“你就這樣子演給領導看的嗎?哪里要得哦?”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給我重重一擊。湯老師又說:“塑造人物要入木三分,你需要再重新仔細研讀劇本,把作品理解透徹,琢磨把握好這個人物的定位?!睖蠋熣f完她的看法后,又耐心地逐字逐句教我理解劇本,揣摩角色,分析劇情。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明白了她所強調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舉手投足,都必須有內在的節奏。一語驚醒夢中人,經過湯老師的點撥,我有了和之前不一樣的理解和感受。回到自貢后,我一個人在排練場反復練習,想著老師說的自然、流暢、投入……這一次我需要突破之前已經快成型的表演方式,用全新的理解去演繹角色,所以比之前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更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重新調整,當我再次來到湯老師家里,把經過反復打磨的節目表演給她看后,老師說的一番話讓我至今受用:“林萍,你現在算是開光了?;厝ズ笠欢ㄒ^續多練、多演,而且每一次演的動作、表情、節奏都必須在頭腦里過一遍,好的記下來下次照用,必須練到能輕松自如的一氣呵成,演完以后有一種身心舒暢的感覺?!焙髞磉@個節目我演出了上百場,無論是大型晚會,還是送文化下基層到鄉鎮、企業、學校,我都一絲不茍認真完成,也收獲了無數掌聲。
我覺得這個節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劇本背后所表達的精神內涵。作品用諧劇獨特的戲謔形式,以一位年輕的女出租車司機拾金不昧為線索,引出她的身世和她清潔工“媽媽”的感人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兩代最基層的普通人“以善為本、笑對苦難、擁抱陽光、正直生活”的精神面貌。兩條故事主線銜接流暢自然,在情節的步步推進中將主題進一步升華。短短八分鐘的表演,不斷掀起觀眾內心的情感波瀾,讓人在捧腹感動之余久久回味深思。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個“小事件、大主題”是以喜劇形式來完成的。
2019年,在積累了兩次諧劇排練以及數百場表演經驗后,我又挑戰了難度更大的諧劇作品一一《婚禮》。這個作品是由真實事跡改編,講述的是一位姑娘與一位因救火而犧牲的消防戰士的婚禮。作品用傳統諧劇手法,將悲劇喜演,把“大愛無私”的精神貫穿始終,展現出消防戰士的責任與擔當,詮釋了姑娘崇高的價值觀和愛情觀,在美學欣賞上有著更高層次的意義。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后,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投入到抗疫阻擊戰中,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也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一參與創作并排演諧劇《隔離》。通過一位從國外歸來的自貢人隔離期間的親身經歷,展現出基層醫務工作者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堅守在抗疫一線,“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事跡,以此致敬奮戰在防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同時用真情實感鼓舞人心,增強人們戰勝疫情的決心。該作品也有幸參加了自貢市“5.12”國際護士節的文藝演出,得到了觀演醫務工作者們的認可。
學習諧劇,天賦與勤奮缺一不可。理解到位,一點就通為天賦;不怕吃苦,努力攀登為勤奮。唯其如此,才能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精進!諧劇不僅拓寬了我的藝術道路,提升了藝術品味和審美情趣,感受到了曲藝作品表現生活、思考人生的精神力量,也讓我找到了自信,收獲了快樂。同時,我也有幸遇到了許多的良師益友,他們無私的教誨讓我有了更大的底氣去不斷探索,我也將繼續沿著老一輩藝術家開拓的這條諧劇之路,跟隨著他們的腳步,在曲藝的舞臺上逐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