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登明

秋高氣爽,云淡風輕。川派評論一一文藝理論與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之“川北論壇”,在美麗的川北重鎮廣元召開。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制定和部署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和未來十五年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時,明確提出,到2035年時,要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這是繼黨的“十六大”提出文化強國理念后,對“五位一體”發展目標的正式部署。四川是未來文化強國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建設文化強省,川派評論當是應有之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把好文藝批評的方向盤,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在藝術質量和水平上敢于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于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于表明立場,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這些都是針對文藝批評工作提出的十分中肯、非常具體的要求。總書記還指出: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一面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文藝觀,實施《建設文化強省中長期規劃》中提出的“大力發展文藝評論,打響川派評論品牌”的要求,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推出了“川派評論:文藝理論與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在西昌舉辦了川西論壇,發布了西昌倡議;在達州召開了“川東論壇”,提出“川東行動計劃”。在“川東論壇”最主要的成果是,明泉主席針對四川文藝評論的實踐活動,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川派評論的“明砍”風格,這是從方法論上對川派評論的一種概括,是一個具有美學意義的“四川表達”。這一表達,從“思想高度”“思維硬度”“邏輯強度”“審美溫度”“社會熱度”“傳播速度”等18個角度,豐富了“川派評論”的內涵。“川派評論”,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觀實踐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把握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當前文藝理論與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問題與挑戰做出積極應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反映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要堅持文藝作品真實、典型、反映時代精神、民族精神、歌頌英雄、弘揚理想信念的現實主義原則,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去思想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錯誤思潮和傾向進行批判。批評家和文藝家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古羅馬美學家賀拉斯用磨刀石和鋼刀來描繪批評家和詩人的關系。他說,詩歌仿佛一把刀,只有經過批評的不斷磨礪,才能變得鋒利。批評家和文藝家應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在思想和審美的較量中,在不間斷的挑戰和應戰中,相互砥礪,彼此成就,共同促進了文藝的繁榮。
劍門云色共嵬峨,苴國風光此最多。七十二峰青并立,幾千百丈翠相摩。廣元,是古苴國故地,人蜀要道,三國重鎮,中國女皇武則天的出生地,自古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大家輩出。如今,以何國輝主席為代表,以廣元市評論家協會為平臺的一大批勤奮耕耘的文藝理論研究者和文藝評論者,他們正在傳承與發展中蓬勃生長,顯示出川派評論的“北門新氣象”。此次“川北論壇”在廣元召開,我深信將會有更多的成果,這必將把“川派評論”的理論與實踐推向一個更新的高度。
正如明泉主席所期望的,這次系列的論壇活動,是發展川派文藝的一種形式和平臺,目的是讓業內評論家達成共識,以會代訓,練好“內功”。“川北論壇”的召開,必將推動這一片區內文藝評論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大繁榮大發展,必將推動“川派評論”的大繁榮大發展!
(根據作者2020年11月1日在“川派評論”川北論壇上的講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