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超


美育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格教育伴隨儒學傳統延續至今,內涵十分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這段重要的論述為高校做好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打開了視野。在高等院校蓬勃發展的當代,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最鮮明、最本質的標識,也是大學文化最深層的思想內核。四川民族學院立足于康巴藏區,始終堅守“為民族地區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四川民族學院在擴大規模和提升速度的同時,以大學文化建設為路徑,著力從精神文化、育人文化和學術文化層面,推進我校的內涵式發展。2019年5月,我校成功當選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這為我校通過美育推進立德樹人帶來了新的契機。
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它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滋潤人的心靈。美育是塑造人、引領人、激勵人的過程,是一項以美化人、凈化心靈、培養健康人格的高尚事業。從這個意義上說,美育就是德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校以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四川民族學院在辦學過程中一直堅持樹立以德育引領美育、以美育賦能德育的觀念。美育是教育部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的剛性要求,要實現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這一目標,必須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人高校美育之中。
中國書法藝術深深植根于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厚土壤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四川民族學院書法研究所組織策劃的格物致知一一首屆學術年展暨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全國書法界的積極響應和熱情支持,薈集了全國243位書法名家的精品力作。參展作者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輩書法家,德藝雙馨的高校教授、博士,又有極具實力的中青年書法家,還有虔誠于藏學傳統的藏文書法家。展覽規模大,層次高,二百余件書法作品取法各異,呈現出多元的文化特質和風格形態,體現出各位書法家的藝術創造力,也輪廓式地勾勒出當代書法創作的基本面貌。
中國書法的創作、研究、教學對于高校美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我們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與全國書法界、兄弟院校共同探討中國書法在高等美育中傳承與創新,探討中國書法在傳承文化和培養審美能力中的意義與作用。此次高水準、大規模的全國性書法展覽及學術交流在四川民族學院尚屬首次,展覽的舉辦不僅能促進我校的美育實踐和藝術學科的發展,也為我校師生傳達了當代書壇開放多元、書學合一和創新進取的藝術精神。
作為民族地區的本科院校,四川民族學院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初心,不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構建、完善美育育人體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為提高莘莘學子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