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間,如何“從大走向偉大”?四川省投資集團的答案是:繼續讓紅色精神成為引領新時代川投前進的“燈塔”。
劉體斌
四川省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回望百年歷史,紅色精神承載著黨的初心和使命,凝結著黨的鮮明品格和獨特標識,成為中國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國有企業特別需要將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立的偉大紅色精神傳承創新,特別需要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之魂。
1-8月,川投集團本部和33家全資、控股二級子公司合并完成營業收入100.62億元,同比上升21.42%。成績的背后,正是因為紅色精神給川投集團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紅色的川投,篤行務實
川投所屬嘉陽煤礦已有83年歷史,是當年的“四大抗戰煤礦”之一。嘉陽煤礦多年凝煉的“燃燒自己、照亮世界;奉獻自己、服務社會”的“燃燒精神”,是見證國企改革發展、生態文明發展的“活化石”。2020年全省“國企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在此揭牌。
宏明電子(原國營第715廠)是國家“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最大電子元器件廠。成立63年來,“715廠”持續弘揚“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建設精神”,在此基礎上,近年來升級打造的“宏明記憶”紅色場館,已成為極具特色的“黨性教育基地”。
紅色精神引領川投,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以產業報國,以實業興國,心無旁騖的改革創新,踏踏實實辦好企業。
紅色精神引領川投,繼續堅守“為四川謀發展、為川投謀振興、為股東謀效益、為人民謀福祉”的初心,繼續堅守“深改革、精管理、促轉型、防風險、穩增長”的經營方針,緊緊圍繞四川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聚焦功能導向構建產業鏈,聚焦優勢企業做強產業鏈,聚焦薄弱環節補齊產業鏈。
紅色精神引領川投,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系統性查找制約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思想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結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精準制定改革施工圖,錨定時間點,并做到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形成改革整體合力,實現企業治理升級、產業升級、機制升級、創新升級。
過去的川投,砥礪前行
從沒有固定辦公場所,沒有專業技術管理團隊,沒有成型經驗可資借鑒的“三無”公司,成長為資產質量優、利潤貢獻大、黨建根基深的省屬重點骨干國有企業,是紅色精神一直在引領著川投集團砥礪奮進。
成立33年來,川投相繼建設了二灘水電站、紫坪鋪水電站、中國牙谷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在國內特高拱壩建設、軌道交通供電綜合監控、航天航空配套關鍵元器件等領域突破了技術瓶頸,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參與了汶川地震、蘆山地震、四川特大洪水等抗險救災工作,助力樂山市金口河區率先脫貧,積極投入“國企入涼”行動,投資近30億元建設西昌中心醫院……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川投集團主動擔當作為,全力做好供水、供電、供氣等工作,率先建成四川省屬國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生產線,率先從定點幫扶地區采購價值近30萬元的農副產品馳援湖北,率先聯合捐贈首批醫療物資馳援尼泊爾,率先完成37家所屬公司100%復工復產,率先發行10億元西部地區國企首支疫情防控債券,率先牽頭設立全國首支省級防疫專項投資基金,為四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的川投,一路凱歌
偉業成于苦干實干,幸福源于艱苦奮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有艱巨繁重的任務,也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依靠艱苦奮斗,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繼續跋山涉水。
川投集團牢牢把握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不斷強“根”鑄“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在紅色精神引領下,川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扎實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對個別虧損企業進行專項治理,讓正值壯年的企業煥發出新活力。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川投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全面學習黨的不懈奮斗史、為民服務史、理論創新史、精神鍛造史和黨的四川發展史,深刻理解紅色精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與過去的安逸思維、惰性心理、推諉文化作斗爭,筑牢競爭意識、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底線意識、危機意識,培育具有國企特色的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樹起了敢于亮劍抓發展、勇下深水抓改革的川投新風。
今年,集團黨委出臺《關于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一同謀劃、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同考核,總體要求同部署、年度工作同計劃、重點工作同檢查、“三重一大”同研究、日常工作同推進,切實做到了黨建與經營“兩項責任”一起扛、一起抓。
未來的川投,永不止步
面對世界格局之變、科技之變、產業之變、競爭之變、社會之變,川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度,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勇毅篤行,謀劃推進各項工作。
打好“融入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戰略,抓好中國牙谷、燃氣發電、尼泊爾馬相迪流域水電站、格魯吉亞卡杜里水電站等重大項目的建設運營。
打好“創新牌”。緊抓第四輪科技革命紅利,利用好“科改示范行動”試點,加強知識產權開發保護,加大科研投入強度,尤其針對“卡脖子”技術,在細分領域市場打造更多的“核心競爭力”。
打好“規劃牌”。加強系統論證,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明晰戰略目標與操作路徑,開啟重塑肌理、迭代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新長征”。
以四川“5+1”現代產業體系為契機,深化以能源產業為主體,大健康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為左右翼的產業布局,緊抓科技革命、新能源布局、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等重大機遇,做好產業整合提升,加快培育“第二增長曲線”。如今,在紅色精神引領下,川投集團正朝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集團奮勇向前。
編輯/王盈 統籌/魯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