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
摘要: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帶來諸多機遇和挑戰,但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規律和我們黨利用融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都沒有變。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探索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徑:一是深化頂層設計,以“融”促“合”;二是強化互聯網思維,“攻”“守”結合;三是優化機制建設,“建”“管”協同。
關鍵詞:融媒體;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995(2021)11-0027-04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1]“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對當代青年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樹立牢固的遠大理想和人生信念,才能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當前,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了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資源通融、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體生態格局正在呈現,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帶來深刻影響。融媒體時代如何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融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機遇融媒體憑借豐富的內容資源、多元的表達方式和有效的輸出渠道,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創新、手段創新和形式創新提供了許多機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動跟上時代,抓住這些機遇,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融媒體的多樣性豐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智能設備的不斷普及,使網絡文學、網絡視頻、網絡劇、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等迅速發展。相對于傳統課堂來說,融媒體展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方法更加多樣,載體更加多元,推動“線上”和“線下”以及“鍵對鍵”和“面對面”更好結合,更容易激發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主動確立牢固的理想信念,更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二)融媒體的開放性拓展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時間和空間
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等通過課堂或集中教育完成,時間和空間受到一定局限。而融媒體則依靠互聯網技術的支持,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模式的時空限制,可以在課堂和學校之外,充分調動校內外育人平臺、育人環境和師資力量,通過各類媒體平臺隨時隨地為大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三全育人”大格局,使大學生“時時可學”“處處能學”,更好奠定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
(三)融媒體的互動性增強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功能的不斷完善,融媒體平臺表現出更精準的推送、更周全的服務和更貼心的互動,甚至可以針對具體需求進行針對性地“個人定制”,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一對多”的缺陷,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更有針對性。同時,融媒體貼合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更易于被大學生接受,并內化為自覺行動,更好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二、融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已成為意識形態的主陣地。當下,高校育人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海量涌現的各類信息、紛繁復雜的價值取向,也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一)“大數據殺熟”——以“算法”為核心的信息推薦機制產生深刻影響
融媒體時代,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由“人找信息”轉變為“信息找人”,各類網絡媒介會通過各種方式對互聯網用戶行為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從中發現和總結用戶網絡行為的規律,進行用戶精準畫像,并將其與網絡營銷策略相結合,進而形成以“算法”為核心的內容推薦機制,針對用戶喜好進行精準的信息發布和推送。因此,“算法”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互聯網主導權,“算法”背后的相關互聯網主體針對大學生需求“投其所好”,博取大學生關注和信任后,再通過議題設置等方式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二)“網絡圈層固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徑受到限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2]。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00后”大學生是真正擁有互聯網思維的一代,他們樂于且善于通過社交網絡進行溝通,能更加自如切換虛擬與現實,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他們更習慣于通過手機、平板或電腦等從網絡社交媒體獲取信息。在社會交往方面,他們習慣于通過“關注”或“添加好友”等方式建立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興趣圈等自己專屬的社交網絡。由此出現大學生只能接收到自己關注的、符合自身喜好和要求的網絡資訊的現象,久而久之,會導致網絡圈層固化,視野越來越窄,社會交往受限等情形,進而有可能形成封閉的“信息繭房”。網絡社交“信息繭房”的出現,使高校教育主客體間的話語交互機會減少,網絡異見無法有效過濾,理想信念教育原有傳播途徑趨于失效,工作陷入被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浮躁心態蔓延”——融媒體傳播給大學生成長帶來副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3]為制造熱點、打造爆款、博取更多關注,許多媒體平臺不加甄別,上線大量成功學、賺快錢的視頻、文章、課程,這些浮躁的社會風氣不免波及象牙塔,甚至讓許多大學生相信“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些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響,不可謂不巨大。青年大學生有較高的成就動機,渴望成功,追求實現自我價值,但同時,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未定型和成熟,如果不能正確甄別網絡信息的好與壞、優與劣,不能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大學生心態日益浮躁,價值取向越來越功利化,導致背離高等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初衷。
三、融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激勵我們奮勇向前、克難制勝不竭的力量源泉。”[4]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錯綜復雜的國內外風險挑戰和融媒體時代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戰場,高校必須始終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動大學生牢固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一)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沒有變
今年4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賀信中強調要“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5],再次重申了高校的根本任務和歷史使命。一方面,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沒有變。我們黨始終堅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提及“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另一方面,我國高校的職能始終沒有變。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社會主義高校始終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重要職能,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源源不斷輸送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時代重任。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融入辦學治校各領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融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規律沒有變
我們黨成立近百年來,始終注重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積累了許多實踐經驗,探索出了科學規律,為當前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依據。首先,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沒有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培養的人,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沒有這一條,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6]進入新時代,“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表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正確道路,是當代青年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和崇高的人生信念。其次,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沒有變。高校要結合時代特征和大學生成長規律,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從大學生所面臨的現實思想困惑問題入手,引導大學生處理好“小我”與“大我”的關系,自覺把個人成長同祖國前途、民族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不斷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三)發揮融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路沒有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7]從戰略定位上看,要堅持互聯網“為我所用”的工作理念,從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的高度去看待融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要通過融媒體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通過大數據“算法”產生的大學生行為特征畫像,更有利于全面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便于及時制定和調整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二要占領融媒體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8]融媒體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溝通媒介,理應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戰場。高校要主動占領融媒體平臺這個重要戰場,將宏大敘事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結合,讓大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
四、融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徑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通過優化頂層設計、深化互聯網思維、強化機制建設,才能有效推進融媒體時代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一)深化頂層設計,以“融”促“合”
高校要牢牢抓住機遇,充分用好各類主流媒體,積極整合校內媒體,打造目標一致、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的融媒體平臺,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要充分發揮融媒體平臺各類媒體集中分發產生的規模效應,推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從“獨奏”走向“共鳴”。二是要強調高校融媒體平臺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對點擊量、點贊數等的關注應主要出于對教育覆蓋面和教育成效的考量,并不是為了榜單排名,更不是為了獲取流量收入,不能一味按照大學生的喜好裁切融媒體教育產品,要切實把握好“引導”和“迎合”兩者之間的分寸,切實發揮好融媒體平臺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二)強化互聯網思維,“攻”“守”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是當前思想宣傳工作的主陣地。這個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9]媒體融合,思想觀念首先要變革。要樹立媒體融合的科學互聯網思維,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在新的傳播格局中提升媒體的傳播力和引導力,運用媒體融合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有“互動”思維。融媒體時代,資訊內容與社交的關系越來越強,“用戶制作內容”已經成為當前最重要的特征。高校融媒體工作者要俯下身子,深入大學生,重新認識大學生,研究大學生媒體接受習慣,將“互動”意識滲透到融媒體產品生產和傳播的各個環節,制作出大學生真正喜聞樂見的產品。二是要有“用戶思維”。要堅持“用戶至上”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實以生為本,切實了解大學生需求,及時捕獲大學生喜好,迅速做好信息反饋,加快推進媒體平臺間的有效聯動,強化育人方式和育人目標,提高大學生體驗感、參與感,優化傳播內容,實現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精準施策。
(三)優化機制建設,“建”“管”協同
優化機制建設,是提升融媒體育人實效的關鍵抓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大多數高校存在融媒體發展進程遲緩、融媒體育人效率偏弱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專門人才的缺乏和專業水平的不足。高校要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堅持外引內培,引進一批融媒體高級專技人才,同時加強本校融媒體人才培養,同時著力提升師生媒介素養,推動師生成為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融媒體陣地監管機制。高校要建立大數據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精確監管,通過與各級網信部門信息共享,實現網內網外有效互動、無縫對接,實現無死角監控,及時精準處理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或不良信息,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保障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能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EB/OL].(2017-05-03)http://www.xinhuanet.com/2017-05/03/c_1120913310.htm.
[2]求是.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2016-05-01)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501/t20160501_522037094_1.shtml.
[3]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7:12.
[4]求是網評論員:理想信念永遠是我們克難制勝的力量源泉[EB/OL].(2020-06-13)http://www.qstheory.cn/wp/2020-06/13/c_1126110934.htm.
[5]習近平.致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賀信[EB/OL].(2021-04-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4/06/c_1127297093.htm.
[6]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651.
[7]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8]本報評論員.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001).
[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5.
[10]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9.
On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Converged Media
Zhou Yi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media brings man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B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the law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and our party’s thought of develop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using converged media never change, so we can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deepe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promote “integration” .Second, we should strengthen internet thinking and combine “attack” with “defense”. The third is to optimize th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coordin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Converged media;college students;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