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亞
(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中關村學院),北京 100083)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我國飼料企業已從小作坊發展到以某個飼料加工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近年來,飼料企業供應鏈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飼料企業供應鏈的整體績效。本研究基于PDCA循環原理和供應鏈管理思想,從持續改進飼料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角度研究PDCA循環對優化飼料企業供應鏈整體績效的影響。
PDCA循環是一種科學的管理程序,具有普適性和反復優化特性(高新宇,2020)。汪利虹等(2012)將PDCA循環運用到物流服務中。
供應鏈是以某企業為核心,連接其上下游企業的網鏈結構。目前,飼料企業供應鏈的研究在產品流通管理(張慧,2020)、物流管理工作創新(魯艷華,2020)等方面,而將PDCA循環原理運用到飼料企業,優化飼料企業供應鏈的研究未見報道。因此,嘗試運用PDCA循環優化飼料企業供應鏈整體績效是本研究的創新之處。
2.1 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飼料企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由作坊式企業逐漸發展成以某個飼料加工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飼料產量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數據來源: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截至2020年1~9月份),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
2.2 存在的問題基于文獻研究和實地調研,本研究認為,目前飼料企業供應鏈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的問題。
2.2.1 缺乏統一組織與管理 飼料企業供應鏈不同于其他,其上游種植戶、收購商等與終端用戶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戶等分布廣泛,組織化程度較低,特別是許多小規模的上下游企業,仍然以分散經營為主,很難形成規模經濟,導致供應鏈各節點企業之間的協同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各節點企業成本增加,供應鏈效率低下。
2.2.2 信息共享程度較低 飼料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不習慣從供應鏈整體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僅僅從自身利益最大化考慮,不愿意與其他節點企業共享信息,或者不能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如電子自動訂貨系統(EOS)、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等技術,實現飼料供應鏈各節點企業之間生產、銷售、庫存、配送等信息的充分共享。
2.2.3 物流成本較高 飼料企業供應鏈的物流有其獨特性,如流通時間較長、損耗相對較低,但貨物重量大、體積大,不僅對各節點企業庫房面積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高昂的存儲費用。此外,飼料企業物流的硬軟件技術相對落后,嚴重影響了物流配送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
3.1 可行性分析PDCA循環的工作原理適用于本研究。通過PDCA循環的4個階段——計劃、實施、檢查、處理,8個步驟——調查現狀、分析原因、確認要因、制定對策、實施對策、效果檢查、鞏固措施和尋找遺留問題(王曉亞,2020)的實施,達到不斷循環上升、持續優化飼料企業供應鏈績效的效果。
PDCA循環使用的質量改進工具適合本研究。質量改進的“新、老七種”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提升飼料企業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3.2 流程設計本研究嘗試引入PDCA循環,從供應鏈整體出發,與各節點企業協同合作,設計基于提升供應鏈整體績效的流程,即建立大PDCA循環。同時,各節點企業和各流程中也采用PDCA循環方式,優化各自企業和流程的績效,即建立多個小PDCA循環(見圖1)。這樣可形成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最終實現持續優化供應鏈績效的目標。
由圖1可知,基于PDCA循環的飼料企業供應鏈流程是以提升供應鏈整體績效為目標,經過PDCA循環的4個階段,借助質量改進的“新、老七種”工具來實現這個目標。在P階段,首先用KJ法等分析飼料供應鏈現狀、問題及原因,然后用因果圖等方法分析主要原因,最后用調查表等方法擬定對策,制定計劃,形成供應鏈優化方案。在D階段,運用系統圖等方法實施飼料供應鏈優化方案。在C階段,采用直方圖等方法檢查優化方案的執行情況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在A階段,根據C階段檢查的結果,對未解決的問題可用排列圖法找出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然后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對于已解決的問題可用網絡圖等方法,制定相應標準,形成制度,鞏固成果。
A省某飼料加工企業主要生產肉牛、肉羊、生豬等系列配合類飼料和能量飼料,是一家年產量3萬t左右的小型飼料加工企業。近年來,該企業試圖與上下游企業、農戶、商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打造飼料供應鏈,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但在實際運作中,該企業供應鏈中同樣存在缺乏統一組織與管理、信息共享程度較低和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本研究以該企業供應鏈中存在的“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為例,詳細描述PDCA循環如何優化其供應鏈績效。
4.1 P階段——制定“解決物流成本較高問題”的方案在P階段,首先要分析“物流成本較高”的原因。KJ法(親和圖法)是把收集到的各種數據、資料、意見、構思等信息按其相互親和性歸納整理,使問題明朗化,非常適合于查找、分析某個問題產生的原因。KJ法在本研究的應用如下:該飼料企業領導層組織各主要節點企業相關負責人,基于前面的文獻分析,通過頭腦風暴法收集資料,制作并發放卡片,歸納整理卡片信息,最終得出親和圖,找到影響該飼料企業供應鏈物流成本較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4種:存儲費用高,物流服務水平不高,物流技術、硬件設施落后及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較低。
之后,要找出影響因素中最關鍵、最急需解決的因素優先解決。調查表法是一種為了便于搜集數據而使用簡單記號統計整理,為進一步分析或檢查而事先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該企業通過使用調查表法,計算各影響因素在緊迫性和重要性的得分均值,統計分析出4種主要影響因素里最急需解決、影響最大的因素為“存儲費用高”。最后,圍繞“存儲費用高”的問題,借助調查表法,從縮短存儲時間、減少存儲消耗、降低倉庫使用費3個方面制定改進計劃。具體內容如表1。

表1 解決存儲費用高問題的改進計劃表
4.2 D階段——實施“解決物流成本較高問題”的方案在D階段,本研究僅以“存儲費用高”為代表闡述如何實施“解決物流成本較高問題”的方案,其余3個影響因素也同樣適用于此方法,這里不再展開。本階段,根據表1,借助系統圖法嘗試解決“存儲費用高”的問題,完成改進計劃。系統圖是將目標和措施系統地展開,通過畫圖來分析問題重點、實現目標的方法。該企業通過與各節點企業多次溝通,共同商討,繪制系統圖,提出如何從縮短存儲時間、減少存儲消耗、降低倉庫使用費3個方面來降低存儲費用。
對于縮短存儲時間,一是通過與上游企業共享庫存信息(VMI)來縮短原材料存儲時間;二是讓下游企業主動共享銷售信息,采用拉式生產方式,盡可能的實現準時生產(JIT);三是通過各節點企業以及物流企業的協調,減少運輸中轉環節。
對于減少存儲消耗,一是從產品角度,不斷通過技術革新提升飼料品質,增加產品穩定性,減少因儲存時間、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引起產品發霉、變質或數量減少帶來的損耗;二是從包裝角度,可以增加輕型、環保包裝材料的使用,通過減輕包裝重量、反復多次使用,降低儲存費用。對于規模較大、現代化設備較多的下游企業,可以更多的推廣散裝飼料車,不僅能節約包裝費、裝卸費,還能減輕運輸重量、提高運力,大大降低存儲費用。
對于降低倉庫使用費,一個途徑是減少庫存量,一個是以倉庫共享的方式,減少新建倉庫的數量,降低單個企業的倉庫使用成本。
4.3 C階段——檢查“解決物流成本較高問題”的執行情況在C階段,檢查經過D階段的執行運作,對比P階段制定的解決“存儲費用高”的改進計劃表,檢查優化方案的執行情況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借助調查表法,得出如下驗收結果。具體內容見表2。
4.4 A階段——“解決物流成本較高問題”的處理方案在A階段,根據C階段的檢查結果,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如“降低倉庫使用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可以重新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直到問題得到解決。對于已經解決的問題,如“縮短存儲時間”和“減少存儲消耗”,需要制定相應標準,形成制度,鞏固成果。
經過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后,存儲費用高的問題得到極大改善。影響飼料企業供應鏈的其他因素,同樣可以使用PDCA循環進行改進,待所有問題都被解決,該飼料加工企業供應鏈的整體績效將大大提高,飼料供應鏈的競爭力將不斷增強。
本研究從飼料企業供應鏈現狀及問題出發,基于PDCA循環,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創新性的設計基于提升飼料企業供應鏈整體績效的流程。為了驗證PDCA循環對飼料企業供應鏈績效的改善,本研究以A省某飼料加工企業供應鏈中存在的“物流成本較高”問題為例,探討PDCA循環在優化飼料企業供應鏈中的作用。實證分析以如何降低存儲費用為切入點,在PDCA 4個階段借助質量改進的新老工具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制定改進計劃并有針對性的實施,最終將通過檢查方案形成標準,鞏固成果,對未完成的直接進入下一個循環。經過一輪PDCA,“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該飼料企業供應鏈整體績效得到有效提升。由于PDCA循環的精髓就是持續改進、螺旋式上升,不可能經過一個PDCA循環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需要將PDCA循環應用于該飼料企業供應鏈的各節點企業,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進促使供應鏈整體績效不斷提升。以點帶面,PDCA循環對優化其他飼料企業供應鏈績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