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玲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金融與會計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書名:中國飼料糧市場供給需求與貿易發展
作者:田維明,周章躍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0
ISBN:9787109122314
定價:24.00元
國際經濟正處于十字路口,疫情常態化,2021年中央1號文件再提農業現代化。飼料加工行業是現代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基礎產業,是密切鏈接農業與養殖業的重要環節,對農業、養殖業長期穩定發揮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間,畜牧業和漁業產值分別占農業產值的28%和10%,2020年,全國飼料產量超千萬噸省份達到10個,山東和廣東兩省領先分別為1369億元和1106億元,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飼料生產國。受傳統農業融資問題的限制,飼料行業融資需求依然受限。而產業鏈融資作為新的融資模式對促進三農經濟發展、促進飼料行業產業融合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飼料糧市場供給需求與貿易發展》一書分析了我國糧食政策演變過程及我國飼料糧市場貿易需求發展現狀,全面考察了我國飼料工業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飼料企業在融資方面面臨的困難,前瞻性提出了相關建議。本書分析了飼料糧行業,對指導現在的飼料糧市場和飼料糧行業發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中國飼料糧市場供給需求與貿易發展》共有12章。第一章是研究背景分析、研究方法及研究內容框架和研究的目標。第二章分析了我國飼料糧的供給和需求。第三章介紹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歷程。第四章從數量、結構及主要影響因素三方面對我國畜產品消費情況進行總結概述。第五章主要介紹糧食生產和流通狀況。第六章對我國農戶家畜飼養發展趨勢的調查結果進行概述。第七章介紹我國飼料工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及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并對未來飼料工業的發展前景進行詳細表述。第八章對我國飼料糧的生產、貿易、消費等情況進行詳細討論。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別對我國飼料糧需求、國際貿易、區域性飼料糧需求和供給狀況進行詳細介紹。第十一章對飼料糧和口糧兩類市場需求,從決定因素、價值評估及貿易影響3個方面進行詳細敘述。第十二章指出未來我國飼料糧的發展趨勢。
產業鏈融是生產和貿易領域的一種金融創新。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融資是產業鏈融資模式在飼料行業的運用。產業鏈融資模式和單個企業融資模式不同,需要考慮產業鏈上各環節交易結構的特點,為產業鏈上的企業制定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是指以飼料生產加工企業為核心,因交易關系與上游農產品、下游養殖戶形成的產業鏈。在產業鏈條中,企業與農戶之間形成緊密的利益關系,在融資中可以增加整體信用,而方便企業融資是一種區別于傳統模式的新型融資模式。在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運行過程中需要金融支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飼料糧市場的國際貿易發展,但飼料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在新的經濟發展態勢下,以《中國飼料糧市場供給需求與貿易發展》一書為理論指導,研究我國飼料糧市場發展中飼料加工企業產業鏈融資問題,對促進飼草生產與畜牧養殖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金融創新背景下,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融資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個體企業主體授信方式,從單一企業轉移整個產業鏈,這種融資不僅能滿足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資金需要,促進行業發展,銀行也能獲得高額利潤,有效降低信用風險。
1.1 增加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金融供給 目前我國普惠金融政策的實施為三農,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務。傳統的金融服務方式和渠道已無法滿足三農融資需求。產業鏈融資作為新的融資模式可以分為產業鏈內部融資模式和外部融資模式,產業鏈內部融資模式是指產業鏈中核心企業與農戶、養殖戶之間的融資,產業鏈外部融資模式是指借助核心企業或合同訂單作為擔保物,向銀行金融機構融資。作為新的融資模式,產業鏈上企業和農戶、養殖戶可以相互擔保,提高自身資信等級,增加金融服務獲得的可能性。銀行金融機構從整體產業鏈業務訂單情況提供信貸額度,不僅能降低對信貸企業的征信成本,更能降低信貸資金風險,提高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的積極性。所以,在飼料加工行業推行產業鏈融資模式,大大增加飼料加工行業及上下游企業、農戶、養殖戶金融供應。
1.2 降低金融風險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飼料加工行業受自然及市場因素的影響較大,行業特點是市場價格波動大,使該類企業的利潤產生變化。因此,銀行在面向農戶放貸時,對中小企業和農戶的資信狀況不易掌握,增加了融資成本和資金風險。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愿為農業企業或農戶提供生產所需要的金融服務。近年來,普惠金融政策的實施使得銀行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意識增加,但客觀上存在融資風險,讓銀行更愿意選擇一個安全的提供資金的渠道,在產業鏈融資模式下,上下游企業存在相互制約的機制,是一種新型的作模式,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風險,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的服務風險.
目前,我國對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和嘗試。但從實際看仍存在諸多問題。
2.1 從行業自身看,產業鏈過長,利益聯結松散,產業資金鏈容易斷裂 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過長,加上行業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經營不穩定的特點,飼料企業上下游企業合作或延伸產業鏈不穩固。由于受上游原材料供給的影響,產業鏈過長使得飼料加工行業利潤水平變動風險較大。加上飼料加工行業在疫情控制、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呈現出高風險特征,削弱了飼料產業鏈上各主體的融資能力。
2.2 從金融機構看,對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金融支持力度不夠 飼料加工行業屬于微利行業,多數為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很難承擔大量的銀行融資。因此,飼料生產企業對銀行金融服務需求面臨低利潤的約束。而且商業銀行由于信息不對成,處于規避風險的角度對大型飼料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力度較大,而對上游農戶和下游養殖戶金融支持不夠,限制了中小企業和小規模養殖戶的特殊需要,滿足不了產業鏈資金需企業。
2.3 從制度層面看,政策制度環境有待改善 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眾多,中小企業貸款難使得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發展受到約束。同時我國融資擔保體系不完善,雖然政府和銀行在融資擔保方面做出探索和嘗試,對飼料加工行業的擔保機構數量仍然較少。另外,信用體系建設還需加強,農戶信用檔案信息不能共享,因此,飼料加工企業產業鏈融資的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加強。
3.1 完善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融資的相關法律制度 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融資模式是一種區別于傳統的融資模式,飼料加工業運用時間還不長,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銀行金融機構對飼料企業、農戶融資業務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加上涉農企業融資的擔保環境,信用環境不夠完善,限制了飼料加工企業產業鏈融資的發展。所以,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涉飼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法規中關于涉飼的產業鏈融資內容,制定適合飼料行業發展的管理辦法,不斷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和信用體系,為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融資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
3.2 完善信用管控機制,減少違約風險 產業鏈融資運行機制表明,在產業鏈融資中,龍頭企業一般都是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比較規范的企業,信用評級級別相對較高。但產業鏈上游的種植戶和下游的養殖業多為中小企業,企業管理不規范,銀行對其貸款會承擔較大風險,因此,在對產業鏈經營企業和農戶進行信用評估時要綜合考慮整個產業鏈的商業模式、經營特點、交易記錄,而不是單獨考慮一個企業主體或農戶的資信情況。基于產業鏈綜合信息,預測可能出現信用風險,對中小企業和農戶合理信用評級。
3.3 創新飼料加工行業產業鏈融資模式 飼料加工產業鏈以飼料加工企業為核心,連接上游原材料供應企業,又鏈接下游的飼料經銷商或養殖戶,由于飼料加工產業鏈較長,參與企業農戶眾多,融資要求不同,產業鏈各個信貸主體具有不同的需求特征。因此,銀行金融機構在提供信貸資金時,各地區要結合地域特點和銀行金融機構產品,探索適合本地區、本產業鏈的新鏈融資模式。
3.4 加強飼料行業產業鏈信息建設 保證供應生產銷售市場信息及時在產業鏈上傳送,根據信息化資源建立追蹤溯源機制,改變信息來源有限,減少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因為信息不對成造成的信貸風險,提高資金安全,提高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貸款機會。吸引更多的銀行金融機構參與飼料行業產業鏈融資鏈條上。
總之,基于新環境下飼料行業的市場供給需求與貿易發展需要,發展飼料行業產業鏈融資模式,一方面不僅能有效解決飼料行業上下游企業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金融機構增加客戶、提升盈利空間。滿足了飼料行業產業鏈上各環節的資金信貸需求,不僅有助于促進整個飼料行業的發展,還有助于銀行加強資金監管、降低信貸風險。飼料行業產業鏈融模式有利于落實國家普惠金融政策,實現產業鏈上相關企業、農戶與銀行的互惠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