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華 韓月倉

摘要: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本文提出以下具體策略:因地制宜讓“冰雪運動種子”生根發茅;科學評估學校的綜合實力,打造特色冰雪項目;以點帶面,多校攜手共同發展冰雪運動;長遠規劃,推進學校冰雪運動持續發展。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讓“冰雪之花”在農村小學綻放,以期讓學生在冰雪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關鍵詞:農村小學;冰雪運動;發展;特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3-0062-02
隨著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臨近,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步伐越來越快,但是在推進過程中由于受到氣候、場地、師資等條件的限制,難以讓“冰雪之花”盡情綻放,尤其是農村小學面臨的問題更多。要想讓“冰雪之花”在校園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需要從國家、社會、學校、家長、教師、學生等諸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因地制宜讓“冰雪運動種子”生根發芽
2015年7月,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我國冰雪運動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各地也掀起了發展冰雪運動的熱潮。自2016年至今上級各部門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及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遴選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這些都對推動冰雪項目的發展做出了明確指示。
從各類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和地方對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大力支持。北京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承辦地之一,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青少年中推廣和普及冰雪項目。尤其是基層的農村小學更要深刻領悟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地開展具有地區特色、學校特點的冰雪項目,讓“冰雪運動種子”在學校生根發芽,讓廣大青少年在冰雪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二、科學評估學校的綜合實力,打造特色冰雪項目
冰雪運動對于場地器材和師資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學校要清楚自身情況,明確冰雪運動發展的方向。通過對北京周邊部分農村小學實地考察,并與一線體育教師交流,發現冰雪運動在農村小學的開展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一)“三無”,即無場地、無器材、無冰雪教師
在農村學校“三無”情況比較普遍,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無法讓學生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呢?其實不然,這樣的學校可以從校園文化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板報、年級報、校報、學校廣播等進行宣傳,讓學生對冰雪運動和北京冬季奧運會有系統的了解。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競爭活動,如在校級、年級、班級開展“冰雪知識大比拼”“攀登珠穆朗瑪峰(冰雪知識進階賽)”等活動,從知識層面豐富學生的認識和積累。
此外,無條件開展冰雪運動的學校,以知識宣傳為主,同時在能力范圍之內讓學生嘗試冰雪運動。如學校每學期統一安排冰雪體驗實踐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家庭帶孩子去體驗冰雪運動等。
(二)“二有一無”,即有場地和器材,無冰雪教師
農村學校開辟一塊冰場或者是季節性建造一塊滑冰場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冰雪運動專業教師是一個薄弱點。這種情況學校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開發內部資源。挖掘學校內部是否有這方面的人才,有則用之。如果沒有,可以鼓勵對冰雪運動有興趣的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處于冰雪運動發展初始階段的學校,教師可以邊學邊教,與學生共同提高。
第二步,引進人才。學校可以根據開設的項目從校外聘請教師,采用學校監督管理、外聘教師授課的形式以解燃眉之急。
(三)
“一有二無”,即有冰雪教師,無場地和器材
有的農村小學已經儲備了冰雪運動專業教師,但是場地和器材暫時沒有到位。學校可以先開展一些“替代”項目,如輪滑、旱地冰球、旱地冰車等。還可以創編一些冰雪項目的素質操、專項趣味性體能練習等,為開展冰雪運動做好前期準備。
(四)條件具備,場地、器材、師資均已到位
學校開展冰雪運動的條件均已具備,就要定好長期發展目標,做好如下準備。
1.合理選擇項目進行課程設置。適合小學低、中、高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冰上項目有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雪上項目一般有越野滑雪、自由(花樣)滑雪等。在課程設置方面要結合學校、教師、場地等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專項技術與增強體能相結合。項目的開展可以分為普及體驗和專項培養兩個方面,普及體驗是以全體學生為主創編一套適合小學生的冰雪教材,由教師按照一定的課時比例進行教學,一般情況下一周一次冰雪課即可。專項培養方面則是在普及體驗的基礎上挑選出在冰雪運動方面有天賦的運動員,有針對性地訓練或者是向更高級別的學校(專業隊)輸送。
2.合理利用學校周邊的資源。農村學校尤其是邊遠地區的學校周邊的空地比較多,還有的農村學校旁邊就是廢棄的水塘或者是荒地。在北方地區到了冬季有水就會結冰,學校可以因地制宜在這些“空地”上建造臨時冰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體驗滑冰的樂趣。
例如北京市延慶區太平莊小學從2015年冬季開始,將學校旁邊的學農基地改造成季節性冰場,夏季種菜,冬季滑冰。每年11月份開始施工建設,保證每年12月中旬學生能準時上冰。經過幾年的建設,冰場已經初具規模。每年的歡樂冰雪季,太平莊小學都會重新安排課表,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夠上冰活動,將學校“人人會滑冰,人人有項目,每天冰上運動一小時”的目標落到了實處。
三、以點帶面,多校攜手共同發展冰雪運動
(一)以賽促練,打造校際間冰雪項目學生競賽
冰雪運動進校園依靠一兩所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在一個地區能夠同時有多所學校開展冰雪運動,那么就可以組成“冰雪聯盟校”。學校之間可以開展各類冰雪項目的交流和比賽,學生、家長、學校參與的積極性也會隨之高漲。當然,如何以點帶面讓更多的學校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形成良性競爭,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
(二)優勢互補,共享區域內冰雪項目優質資源
一所學校同時開展多個冰雪項目顯然與實際不符合,但是如果有多所“冰雪聯盟校”大家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開展不同的項目,招聘教師也可以避免重復。各校之間的資源也可流動起來,如學生之間通過各種形式的“小賽季”互相交流和學習,教師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輪換教學。這樣在某一個地區就形成了“冰雪運動項目循環”,學生能夠體驗、學習、掌握不同的冰雪運動項目。
四、長遠規劃,推進學校冰雪運動持續發展
學校冰雪運動的發展要持之以恒,不能曇花一現。萬事開頭難,學校要結合自身情況,充分考慮學生、家長、場地、器材、師資等因素,制定短期、中期、長期規劃,保證冰雪運動循序漸進地開展。
例小學四五六年級冰雪運動發展目標:
四年級:學校利用班報、年級報、校報,以及各種校園廣播、微信平臺等定期宣傳冰雪運動知識,使學生初步認識冰雪運動的種類、特點以及健身價值,能夠在冰上、雪上滑行,部分學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花樣動作。
五年級:學生掌握冰雪運動的相關知識,能夠在冰面雪面上自由地滑行,部分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些較難的動作,能夠參加市區級比賽。
六年級: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媒體自覺學習冰雪運動的知識,熟練掌握所學冰雪項目技巧,積極主動參加較高級別的比賽。
冰雪運動在農村小學發展任重而道遠,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堅信通過多方努力,一定能夠讓“冰雪之花”在農村校園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