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侃

危險駕駛案件數量約占危害公共安全案件總量的85%(圖/視覺中國)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守護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區域發展穩定大局。去年11月,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曾經發布《危害公共安全典型案例白皮書(2020)》,數據顯示,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該院共辦理涉危害公共安全案件809件840人,批準逮捕33人,提起公訴637人。案件總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從罪名分布來看,危險駕駛案件數量約占案件總量的85%。危險駕駛行為持續發案,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行為人醉酒駕車。此外因追逐競駛、超載、違規運輸危險化學品等危險駕駛行為多有案發。可以說,危害公共安全、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案件總量呈上升趨勢不得不引起重視。
2018年6月6日,李某酒后駕駛小轎車行駛至高架路下匝道出口附近時,發現前方有民警設卡盤查,于是便將車??柯愤?,步行至沿路飯店門口找到代駕汪某某,并讓后者幫忙將車駛過設卡口。隨后,汪某某在取車時受到民警盤查,并作了如實回答。民警遂與汪某某一同找到涉嫌酒駕的李某。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李某為逃脫處罰,暴力抗拒民警執法,先后將兩名民警摔倒在地后逃跑。最后在增援警力配合下,李某在某小區內被抓獲。經鑒定,案發時李某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60mg/ml。同時,其暴力襲警的行為還導致一名民警輕微傷。
盡管本案案情并不復雜,但是李某明知醉酒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仍在醉酒狀態下在城市快速道路上行駛,其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該行為的危險狀態一直持續到其在路邊停靠找代駕。此后為逃避處罰,李某以暴力抗拒民警檢查,致民警輕微傷。雖然醉駕行為與抗拒檢查行為具有一定關聯性,但屬于不同故意支配下的兩個獨立行為,應當數罪并罰。
一般而言,檢察機關在實踐中對醉駕類危險駕駛案件采取寬嚴相濟的政策,對那些酒精含量較低且未造成事故的、認罪悔罪態度較好的對象,通常會建議法院適用緩刑。不過本案中,李某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借著酒勁實施襲警行為,先后觸犯兩罪,應受到法律嚴懲。
另一方面,為了維護國家法律尊嚴,也為了維護民警執法權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20年1月10日聯合發布了《關于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以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該指導意見明確,對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民警實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擲等,或實施打砸、毀壞、搶奪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車輛、警械等裝備,對民警人身進行攻擊的,以妨害公務罪從重處罰。其中,對造成民警輕微傷或者襲擊民警二人以上等七種情形明確一般不適用緩刑。
2019年5月9日,長寧區檢察院對李某提起公訴。同年7月25日,法院以李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拘役四個月;決定執行拘役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數據顯示,醉駕案件也是長寧區檢察院受理數量最多的案件之一。2019年至2020年間,該院共計受理醉駕案件746件,占全院受案總量的26.4%。在日常辦案過程中該院發現,此類案件的偵查活動中存在取證不規范等問題。比如,在酒后駕車并發生事故的案件中,只收集了醉酒駕車事實的證據,而沒有對車損狀況和事故責任予以固證,導致起訴階段喪失補充偵查條件。同時,在證據審查過程中,該院還發現了一類取證瑕疵,如靜態查獲案件未調取犯罪嫌疑人駕車的道路監控錄像,又如個別案件未收集犯罪嫌疑人酒后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行駛等從重情節證據。
針對醉駕案件偵辦中存在的問題,長寧區檢察院首創了《醉駕案件移送審查起訴證據一覽表》(以下簡稱“一覽表”)引導偵查,開拓公檢協作新機制,切實提高取證質效。首先,以列舉證據的形式,引導偵查人員全面收集證據。在“一覽表”中逐一列舉醉駕案件常見證據條目,以便各承辦人對照表格梳理應當收集的證據;要求偵查機關在移送案件時隨案移送“一覽表”,并對照“一覽表”對案件證據作整體把關,避免遺漏。
其次,以制發表格的形式,提高引導偵查工作質效。在起草過程中,充分聽取偵查人員的意見,結合一線辦案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一覽表”?!耙挥[表”在設計編排方面充分考慮到偵查人員使用便利,排版篇幅為一張A4紙正反兩面,目的是方便偵查人員在工作中攜帶書寫;證據條目以表格形式排列,每項證據后均附帶方框,便于偵查人員對照已收集的證據予以勾選。此外,還制作了填表說明,委派檢察官至偵查機關就危駕案件辦理證據標準和填寫“一覽表”進行授課。
長寧區檢察院的這一做法不僅開拓了公檢協作新機制,還推動了制度構建。目前“一覽表”已在區公安分局各辦案單位推廣使用,起到了幫助新人上手辦案、證據查缺補漏和審核把關等積極作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也以長寧經驗為模板制定了《上海市檢察機關醉酒駕駛機動車危險駕駛案件證據審查標準》以及配套的《證據審查一覽表》,在全市檢察機關推廣使用。2020年以來,對比過往同期數據,長寧區檢察院醉駕案件辦理效率明顯提升,平均辦案天數由過去8.2天縮短為4.4天,速裁適用率從48.64%提升至80%,“案-件比”從1.1降低為1.03。
除了全市首創的《醉駕案件移送審查起訴證據一覽表》之外,為了有效打擊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及其衍生的風險隱患,長寧區檢察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簡言之:“六個嚴”。
首先,是嚴查嚴處違法犯罪,深化安全保障。一方面,是堅持追訴“一個不放過”。該院充分行使調查核實權,通過實地走訪、多方詢問等方式,深挖醉駕案件關鍵線索,制定周密追訴策略,堅決懲處作偽證、包庇醉駕司機等相關涉案人員。比如針對一起危險駕駛案中證人變更證詞情形,先后制發3份《補充偵查提綱》、制定6份有針對性的訊問提綱,抽絲剝繭、察微析疑,全面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成功追訴到該案中的“頂包者”。另一方面,是科學適用“相對不起訴”。該院在全市范圍內率先細化明確醉駕類危險駕駛罪案件不起訴適用規范與標準,建立不起訴案件集中會診、集中分流、集中上會“三集中”辦理流程,科學適用不起訴決定,實現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該院對危駕案件決定不起訴48件48人,不訴率達18.3%,包括對6名涉疫情保障企業負責人依法適用相對不起訴,全力服務保障復工復產。
此外,該院還建議法院“寬緩化處理”,對涉企認罪認罰案件做好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化解工作,探索提出精準量刑建議,切實發揮檢察機關審前主導作用,維護司法公正。同樣是在一起危險駕駛案中,該院鑒于犯罪嫌疑人胡某某犯罪情節輕微,其所管理的醫療設備維保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有序運轉直接關系疫情防控,根據中央政法委會同“兩高兩部”制定的《關于政法機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意見》,依法決定對胡某某相對不起訴。
其次,嚴防嚴控苗頭風險,深化治理創新。長寧區檢察院就辦案中發現的出租車、網約車企業管理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5份,并探索建立上級主管部門共同參與公開送達新模式,幫助企業堵漏建制。強化檢察建議“再跟蹤”,針對一詐騙案被告人攜帶活禽乘坐高鐵的情形,向相關鐵路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并在疫情期間“再監督”,確保旅客防控、物資運輸等各項防疫措施嚴格落實,筑牢公共安全防線。同時,用活宣傳教育新媒體,通過“兩微一端”推送相關典型案例、檢察官說法10余條,全力推進公共安全宣傳教育。
最后,嚴緊嚴密聯絡協作,深化守護質效。每一起案件的成功辦理,背后都離不開各部門的通力協作。該院辦案部門與案管部門緊密配合,針對危駕案成為基層檢察院辦案數量“大戶”的情況,共同研究出臺危險駕駛罪(醉駕類)案件業務態勢分析報告,全面分析案件特點,梳理共同犯罪、酒駕案口供、多次酒駕情形、血液檢測程序、辦案效果等五方面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進一步規范辦案流程、提升辦案質效。
同時,該院還與市交通委協作,強化行政監管。與市交通委聯合召開打擊克隆出租車、非法客運聯席會議,就進一步規范出租車駕駛員從業資格制度、落實出租車公司管理責任、充分運用技術手段精準打擊克隆出租車等問題達成共識。就辦案中發現的出租車行業管理漏洞向相關公司制發檢察建議并抄送市交通委獲函復,推動在全市出租車行業開展專項整治,保障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