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為進一步分析各類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實的情況對學校常見傳染病發病的影響,幫助提高學校傳染病的預防控制,選取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2019年1月~2019年12月各類學校44所,其中公立18所,民辦26所。依據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技術指導表,調查內容包括學校衛生保健老師情況,是否由學校主要領導負責的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相關制度建立情況,傳染病監測及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培訓等,結合公立及民辦學校的發病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措施
學校是人群密集場所的典型代表,如果出現傳染病,很可能會出現大范圍傳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抵抗疾病能力較弱,一旦出現傳染病,容易導致在校園內的傳播。近年來,一些危害學生健康的傳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水痘等在學校時有發生。所以做好學校常見傳染病的防控成為學生健康的重要保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2019年1月~2019年12月各類學校44所,其中公立18所,民辦26所。
1.2 方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要求,結合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技術指導表,通過現場查看和詢問的方式,對被調查學校的衛生保健老師基本情況,傳染病防治組織領導及相關制度的建立情況,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及措施落實、宣傳培訓情況等行歸納、總結[1]。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 %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學校衛生保健人員基本情況
65.91 %學校中衛生保健老師配比符合要求,52.27 %為專職衛生老師,25.00 %達到本科以上學歷,40.91 %為衛生專業,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在各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公立學校明顯好于私立學校[2]。
2.2 傳染病防治組織領導及相關制度建立情況
63.64 %的學校中有校長為組長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小組,并建立了傳染病報告制度、晨午檢制度;61.36 %的學校有因病缺課登記、追訪制度,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56.82 %的學校有復課證明查驗制度;54.55 %的學校有消毒管理制度和消毒隔離制度[3]。公立學校各項制度的建立明顯好于私立學校,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傳染病監測及措施落實情況
調查的學校中均有復課證明收取記錄,90.01 %的學校有晨午檢記錄,86.36 %的學校有因病缺勤登記、消毒記錄,84.10 %的學校有宣傳培訓記錄,61.36 %的學校有學校傳染病應急預案,56.82 %的學校有傳染病登記本,僅43.18 %的學校有傳染病接報記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在學校傳染病應急預案,傳染病登記本、傳染病接報記錄、宣傳培訓記錄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公立學校好于私立學校[4]。
2.4 學校常見3種傳染病發病情況
從學校常見傳染病發病情況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的發病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公立學校低于私立學校,水痘發病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研究表明,學校傳染病依然呈現出高發態勢。發生在學校及托幼機構的傳染病暴發疫情占地區全部傳染病暴發疫情總數的82.6 %~96.7 %,說明學校已成為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重點場所。黃村鎮2019年共報告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病例299例,其中學校158例,占52.84 %。在這158例中,私立學校報告128例,發病率3.39 %,公立學校報告30例,發病率0.92 %,說明切實全面做好學校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對保護廣大師生健康,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乃至降低本地區傳染病發病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可否認的是,傳染病的防控和各類突發衛生事件的控制,本身就具備著較強的綜合性和動態性,每一季節和每一時段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之處,雖然廣泛的疾病都存在著共性,但是具體表現和常見的爆發時段、易感人群都略有不同[5]。那么這也就意味著在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相關問題充分認識,并進一步提出針對性的方法,才能夠讓各類問題得到管控,避免學校內暴發傳染病。而在這一過程中,學校的衛生工作人員起到的作用和價值較為突出,影響也相對較大。
學校衛生工作人員在預防和處理學生傳染病和各類疾病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專業人員的配備是現在學校傳染病防控的薄弱環節,一些學校的疫情報告人員專業較弱,或是學校的疫情報告人均為學校新上任兼職教師,業務素質較弱,這些都可能成為影響學校傳染病事件發現和報告。這與學校認識程度和關注程度不足有著密切聯系,同時在具體進行管控和管理的過程中,大部分學校對這部分的資金投入相對有限,讓安全保健和健康保健等一系列活動受到了不利影響,無法規范性的開展相關活動[6]。本次調查顯示, 一半以上的學校學生人數與衛生保健人員的配比達不到《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要求。現有的學校衛生工作人員存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專職人員占比低,有超過1/4的人員無任何執業資格證書,私立學校尤其明顯。為合理配備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人員流動,保障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專業,使配備比達到條例要求,現階段要嚴格按照相關條例的標準要求,促進學校完善相應的專業人員,讓相應的專業人員進行各類衛生與健康方面的工作,才能夠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避免出現大范圍的傳染病暴發等各種問題。人員配備是后續所有工作的關鍵性基礎,也是目前在實際工作中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需要對其特點充分認識,合理配備專業人員,要求專業人員持證上崗,只有通過這樣的方法,總體的學校衛生及健康方面的安全性才可以得到保障,避免出現健康問題。
傳染病防范是學校正常衛生工作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因此要建立相應的防控機制,首先要從日常預防的角度出發,進行衛生和消殺等一系列處理;其次需要制定應急預案,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并積極進行處理建立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度,將制度與實際情況密切聯系,在一起合理進行管理,避免出現實際性的問題和客觀性的不足。那么為了保障其制度的貼切性和合理性,尤其要注重在具體制度建設時結合黃村鎮周圍學校的具體情況,與社區醫院等相關部門密切聯系,才可以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避免出現在學校傳染病預防和管控過程中的不足[7]。
每學期對學校的保健老師進行常見傳染病的相關知識、防治技能和控制措施的培訓,提高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能力;另外,學校應采取多種形式針對不同季節傳染病特點對學生、家長及教職工進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使學校在傳染病防控工作中能夠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健康教育是預防各類疾病的關鍵性手段,也是提升社會公眾群體對疾病認知的重要性措施,那么現階段要尤其注重對保健老師和普遍的學生及家長進行系統性的傳染性疾病的宣傳和講解,以便于讓廣泛的群體都參與到各類疾病防控之中,提升其防控意識和科學的防控手段,形成傳染病防控和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相應機制,協同性地開展相關工作,才能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避免出現客觀性的問題。
基于以上情況,建議進一步健全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治體系,加強傳染病管理制度的建設,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度,加強學校常見傳染病的監測與防控措施落實,提高學校相關人員的傳染病防控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孔雨薇,王立貴,等學校傳染病防控的關鍵環節,現代預防醫學,2020.47(6):1113-1115+1129
[2]鄭琳,潘益峰等,等西湖區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管理現狀調查,2016,28(2):212-213+216
[3]張松杰,馬倩倩,黃瑩,等.西安市小學傳染病流行/暴發現況及 相關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8,22(3):262-265
[4]潘曄.河南省中小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現狀調查[J].中國校醫,2017,31(1):36-37.
[5]周玲鳳,何慶華,馬正東,等.高職院校學生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研究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3):2.
[6]楊秋萍.家庭,學校聯手干預對防控校園常見傳染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3):347-348.
[7]賈麗,吳殿坤,李權.2020年黑龍江省學校傳染病與常見病防控隨機監督抽檢結果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2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