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霞,張永梅



摘要:目的:探究在CT/MRI檢查中實行規范化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94例CT/MRI檢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化分組方法分為對照組(47例) 與觀察組(47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采用規范化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血壓波動統計率結果。結果:對比兩組護理質量,觀察組較佳(P < 0.05)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較佳(P < 0.05) 。對比兩組患者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觀察組較佳(P < 0.05) 。對比兩組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血壓波動統計率結果,觀察組較佳(P < 0.05) 。結論:對CT/MRI檢查患者實行規范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降低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血壓波動統計率,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CT/MRI檢查;規范化護理;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
CT/MRI檢查是在醫學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產生的檢查方式,該方式在當前臨床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1]。但是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受到患者身體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對檢測準確度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檢測過程中應實行較為合理有效的護理服務干預,以此提升患者的檢測成功率[2]。常規護理干預方式效果不佳,可能會導致檢測質量下降等問題,影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在檢測中實行規范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檢測成果[3]。基于此,研究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收治的CT/MRI檢查患者為對象,分析規范化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收治的CT/MRI檢查患者共94例(收治時間2019年7月~2020年7月) ,將患者采取隨機分組法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7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37~80歲,平均年齡(52.6±4.1) 歲。觀察組4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39~83歲,平均年齡(51.2±4.6) 歲。組間數據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 > 0.05) ,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以口頭告知的方式給予患者健康知識講解,并按照相關規定,引導并輔助患者進行CT/MRI檢查。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行規范化護理干預。(1) 檢查前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體位練習工作,減少由于體位情況導致的檢測質量降低的情況。并且,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專業的檢測注意事項告知以及問題講解,講解的過程中能通過視頻以及健康手冊發放等方式進行,進一步提升患者對檢測工作的認識程度。針對患者檢測前產生的不良情緒以及心理問題,護理工作人員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檢測工作中,進而提升檢測質量。(2) 檢測中:護理工作人員及時關注患者的反應,及時發現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過敏現象,或者產生造影劑滲出情況,則應立即停止注射,并按照不良反應產生后的相關規定,對患者實行相應的處理措施。(3) 檢查后: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觀察,讓患者靜置半小時,觀察并了解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直至確定患者無任何不良癥狀后,方能讓患者離去。在患者離去前,應再次了解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血壓波動統計率結果。
(1) 護理質量:以醫院自制評價量表評價患者的護理質量,包括護理工作人員的操作情況,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服務態度等,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效果越佳。
(2) 護理滿意度:以自制量表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效果越佳,60分以上為滿意。
(3) 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發生情況,發生情況越少代表護理質量越高。
(4) 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血壓波動統計率結果: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收縮壓不在190~160 mmHg范圍內,舒張壓不在60~95 mmHg范圍內,心率不在60~100次/分的概率,概率越低代表護理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采集數據應用SPSS 25.0軟件統計分析。涉及計量與計數內容應用(x±s) 、%表示,并以t、χ2檢驗;組間數據對比統計學差異以P < 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
對照組護理質量為(82.25±2.65) 分,觀察組護理質量為(96.21±2.12) 分。兩組患者對比,(t = 28.201,P = 0.000 ,P< 0.05) 。
2.2 護理滿意度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見表1。
2.3 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見表2。
2.4 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與血壓波動統計率
對比兩組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與血壓波動統計率,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見表3。
3 討論
CT/MRI檢查是對患者腫瘤病灶進行掃描以及檢查的方式,對于較小的腫瘤能實現較高的檢出率,并具有較高的定性能力,能較為準確的對患者惡性腫瘤的分期予以判斷[4]。同時,該檢測方式能有效將患者的血管病變顯示出來,在臨床診斷與判斷中有較高的價值[5]。該檢測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通常需要進行靜脈穿刺、置針等工作。護理工作人員一旦產生任何操作上的失誤,就會對檢查工作的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危害患者的治療結果。因此,在檢測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應對患者進行較為合理的護理干預,在檢測全過程中為患者提供支持。常規護理干預方式下,護理工作人員僅能單純的對檢查工作進行輔助,不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檢測結果。規范化護理干預是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優化與升級,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檢測效果,能促使檢測工作順利進行。因此,研究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收治的CT/MRI檢查患者為對象,分析規范化護理的價值。
研究數據顯示,對比兩組護理質量,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說明對患者實行CT/MRI檢查,能有效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質量。產生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如下:規范化護理干預下,護理工作人員能圍繞患者的檢查全過程,對患者實行干預。同時,與常規護理干預不同,規范化護理干預下,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較廣,工作方式較為多樣化,對于護理質量提升有積極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說明對患者實行CT/MRI檢查,能有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產生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如下:規范化護理下,護理工作人員更加注重患者的感受,能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對患者進行心理影響,對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有積極的作用。此外,在對患者進行知識宣傳的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能針對患者的知識接受程度以及患者的疾病知曉情況進行,能讓患者在了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更加積極的接受檢查工作。
對比兩組患者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說明對患者實行CT/MRI檢查,能有效降低患者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率。產生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如下:在CT/MRI檢查中,護理工作人員能提前告知患者檢查中的注意事項,同時,在檢查過程中也能實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一旦發現造影劑滲漏趨勢,及時對其進行治療。該護理干預方式能進一步為減少重復掃描率奠定基礎。
對比兩組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與血壓波動統計率,觀察組明顯較佳(P < 0.05) 。說明對患者實行CT/MRI檢查,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與血壓波動統計率。產生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如下:在檢測之前,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體位引導、心理引導、健康知識教育等,能有效緩解患者檢查之前產生的緊張感,進而讓患者在接受檢查的過程中保持較為平和的心態。患者情緒穩定,則其血壓以及心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穩定。因此,在規范化護理下,患者的心率波動統計率與血壓波動統計率均能明顯下降。
綜上所述,對實行CT/MRI檢查的患者實行規范化護理,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患者造影劑滲漏與重復掃描情況,降低患者心率波動統計率與血壓波動統計率,故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吳素文.規范化護理在CT及MRI增強掃描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0):182-185.
[2]趙俊,秦慧昊. CT/MRI檢查中規范化護理干預對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 糖尿病天地,2020,17(9):236-236.
[3]許英妮.規范化護理干預在行CT/MRI檢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16):253-253.
[4]王麗萍.規范化護理干預對行CT/MRI檢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8):177-179.
[5]朱雁.女性盆腔CT/MRI檢查準備和注意要點[J].家有孕寶,2021,3(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