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宿峰


摘要:目的:探究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對冠心病患者的自護技能和健康知識水平影響。方法:選取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用隨機計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采用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自護技能和健康知識水平。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技能無顯著差異(P > 0.05)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技能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 < 0.05) ,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對照組(P < 0.05) 。結論: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能顯著提高冠心病患者自護技能和健康知識水平,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延續護理理論指導;家庭護理;冠心病;自護技能;健康知識水平;血脂水平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臨床研究表示,冠心病的發病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系,高油、高脂肪的食物導致患者上升,增加冠心病發病的風險[1]。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容易形成纖維化,是誘發心力衰竭的高風險,臨床為該類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康復[2]。冠心病患者出院時,醫護人員會為患者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提醒患者注意事項,但效果并不明顯,部分患者因為并發癥和突發心肌缺血等再次入院搶救[3]。因此,加強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護技能勢在必行,臨床護理近年來,將延續護理理論指導應用到家庭護理干預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4]。本文將研究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對冠心病患者自護技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核通過。選取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隨機計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7∶13,年齡45~82 歲,平均年齡(64.39±3.26) 歲;病程0.6~10年,平均病程(5.21±1.51) 年;觀察組:男女比例26∶14,年齡46~81歲,平均年齡(64.24±3.31) 歲;病程0.6~11年,平均病程(5.85±1.69) 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 > 0.05) ,可對比。
納入標準:(1) 患者均符合第九版《內科學》冠心病相關診斷標準;(2) 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 合并精神障礙、免疫系統障礙者;(2) 合并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3) 患者神志不清,無法配合研究者;(4) 因不可抗因素導致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模式,在院期間進行健康宣教,出院后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醒患者按時復診。
觀察組采用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科室需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如下。
(1) 入院評估: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病情和自我管理能力評估,收集患者相關資料,了解患者血壓、心態、喜好等情況,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針對性和合理性強的家庭護理干預方案。為患者講解冠心病的防治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冠心病的發病原因,以及發病后的急救措施,治療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和轉歸。
(2) 院內護理:冠心病患者因病情原因,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及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治療及生活失去信心,因此對于情緒不穩定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多和患者接觸、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安撫患者煩躁、焦慮的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計劃,指導患者做一些簡單的康復運動訓練,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打太極等,運動強度要根據自身病情,如有不適,需要立即停止,對自己每天的運動量做好記錄。冠心病患者飲食也要非常注意,護理人員指導家屬根據患者喜好,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以清淡飲食為主,低鹽、低脂、低油,多補充一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于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以糾正,禁煙禁酒,良好的作息習慣更有利于該疾病患者康復。
(3) 出院后:護理小組定期電話隨訪和家訪,每月電話隨訪兩次,家訪一次,了解患者用藥和康復情況,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按照計劃進行康復訓練。飲食方面要嚴格遵守冠心病飲食原則,少鹽、少油、低脂肪,多攝入蔬菜、水果等。了解患者對健康知識水平的掌握情況,及自護技能的運用情況,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家訪時對患者康復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鼓勵患者減輕心理壓力。患者居家自護期間,若有不適,要立即來院就醫。根據患者康復情況,對于自護能力較弱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相應的延長電話隨訪和家訪時間。
1.3 觀察指標
(1)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根據自我護理能力量表評估,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總分172分,分值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呈正相關。
(2) 觀察患者干預后血脂指標,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C) 、三酰甘油(TG) 、高密度脂蛋白(HDL-C) 、低密度脂蛋白(LDL-C) 等。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 、行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對比。P < 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護理技能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技能無顯著差異(P > 0.05)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技能比對照組顯著提高(P < 0.05) 。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脂指標
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該類患者極易出現心絞痛、心臟栓、破裂、乳頭肌斷裂等情況,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冠心病患者治療過程漫長,需要用藥物長期維持心臟正常功能,防止并發癥和急性不良事件的發生[5]。大部分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尤其是在家休養期間,護理人員不能時刻提醒患者遵醫囑用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因此對其進行護理理論指導非常重要,使患者能提高自我護理技能[6]。
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在患者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患者出院前,醫護人員要為患者講解居家休養期間的注意事項,將用藥、運動、飲食等方面詳細為患者講解清楚[7]。并將制成的手冊發放到患者手中,叮囑其反復閱讀。患者出院后也要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電話回訪和家訪,了解患者居家休養的情況,并隨時囑咐患者各項注意事項,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促進其康復[8]。
本研究顯示,經過不同的干預方式,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技能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 < 0.05) ,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對照組(P < 0.05) ,可見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護技能,改善其血脂指標,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緩解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促進其康復,減少疾病復發。
綜上所述,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干預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自護技能及健康知識水平,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巧云,劉青.延續護理理論指導的家庭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24):4.
[2]雷群芳.以患者結局為導向的強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患者自護技能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7):3.
[3]黃永麗,劉鳳,任靜,等.基于醫院的延續護理對老年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9,40(11):4.
[4]夏麗娜,張琳琳.對延續護理干預預防早發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效果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367-370.
[5]宋麗軍.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出院后的療效觀察[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9,11(11):3.
[6]仝潔,歐健昀.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延續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護能力與遵醫行為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5):4.
[7]何慕涵.跨理論模型的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希望水平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3):2.
[8]江云飛,胡成杰.保護動機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