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秀梅,吳燕君,張丹,陳江彬,尉吉乾,徐文
(1.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6;2.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臨安 311300)
葉甲科Chrysomelinae害蟲黃曲條跳甲和猿葉甲是速生葉菜生產中的重要害蟲,田間常混合發生,世代重疊現象嚴重,田間濕度大時為害造成的傷口還易導致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的傳播蔓延,對速生葉菜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1-3]。黃曲條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abr.是速生葉菜生產中為害嚴重且難防治的害蟲,幼蟲在土中為害蔬菜植株根系,成蟲啃食植株的葉片且活動能力強,易轉移為害,葉片上咬食后的孔洞影響葉菜的商品性,苗期被害可造成缺苗毀種,近年來被認為是最難防治的蔬菜害蟲之一[4-5]。猿葉甲近年來在速生葉菜生產中有加重為害的趨勢,主要種類為小猿葉甲PhaedonbrassicaeBaly和大猿葉甲ColaphellusbowringiBaly[6-7],以幼蟲和成蟲食葉為害,嚴重時可導致絕收。目前化學藥劑防治仍是葉甲科害蟲的主要防治手段,速生葉菜生長周期短,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較高,而黃曲條跳甲等葉甲科害蟲對藥劑的抗性發展較快[8],目前有效的防治藥劑種類不多,使得研究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防治藥劑并探索科學用藥方法成為當務之急。本研究通過田間試驗評價了6種新型藥劑,對比分析其對速生葉菜上黃曲條跳甲和猿葉甲的控制效果,為杭州及相似地區葉甲科害蟲的綜合防治提供參考。
試驗在臨安區板橋鎮靈溪村啟源家庭農場進行,試驗地排灌條件較好,地塊水、肥條件良好。試驗作物為小白菜,品種為早熟5號,7月17日直播,保護地栽培,防治對象為黃曲條跳甲和猿葉甲。
參試藥劑有6種:50 g·L-1雙丙環蟲酯可分散液劑(英威,巴斯夫歐洲公司產品),10%溴氰蟲酰胺油劑(倍內威,美國富美實公司產品),60 g·L-1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艾綠士,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產品),240 g·L-1甲氧蟲酰肼懸浮劑(雷通,美國陶氏益農公司),5%d-檸檬烯可溶性液劑(奧羅阿格瑞國際有限公司產品),9%甲維鹽水分散粒劑(寧波三江益農化學有限公司產品)。施藥器械3WBD-16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工作壓力0.2~0.6 MPa,臺州市黃巖綠野噴霧器廠產品)。
試驗設5個藥劑處理:50 g·L-1雙丙環蟲酯可分散液劑3 000倍液,10%溴氰蟲酰胺油劑2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 2 000倍+240 g·L-1甲氧蟲酰肼懸浮劑3 000倍液,5%d-檸檬烯可溶性液劑 300倍液,9%甲維鹽水分散粒劑5 000倍液;以清水作對照(CK),重復3次,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0 m2。各處理于2020年7月24日小白菜播后7 d第1次施藥、7月31日第2次施藥,采用均勻噴霧,每667 m2用藥液量32 kg。2次施藥當日均無降水。
黃曲條跳甲。調查成蟲為害葉片情況,藥前調查發生基數,第1次藥后3、7 d,第2次藥后7 d調查防效。每小區調查20株,按分級標準對每株進行分級,記錄單位面積株數、各級別受害株數、被害死株數,計算蟲情指數和蟲情指數防效,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蟲情指數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被害狀;1級:受害株葉片上有零星被害狀;2級:受害株葉片受害面積≤葉片總面積的1/3;3級:葉片總面積的1/3 <受害株葉片受害面積 ≤葉片總面積的1/2;4級:受害株葉片受害面積>葉片總面積的1/2。
猿葉甲。藥前調查蟲口基數,第1次藥后3、7 d,第2次藥后7 d調查防效,采用五點取樣法,每小區調查10株,記錄每株植株上的活蟲數,計算防治效果,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表1表明,第1次藥后3 d,各藥劑處理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效為62.0%~74.9%,總體防效相當;第1次藥后7 d,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處理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效最優,為78.1%,其次為溴氰蟲酰胺處理,d-檸檬烯、甲維鹽處理也有較好的防效;第2次藥后7 d,仍以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處理防效最優,為68.6%,但各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

表1 不同藥劑處理對小白菜上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
表2表明,播后7 d第1次施藥,此時小白菜處于苗期,田間未查見猿葉甲為害;第1次藥后7 d即第2次施藥當天調查田間殘蟲量,各藥劑處理對猿葉甲均有較好的防效,平均每株殘蟲量0~1頭,防效90.6%~100.0%;第2次藥后7 d,各藥劑處理區田間平均每株殘蟲量0~1.7頭,防效88.9%~100.0%,各處理間防效差異均不顯著。總體而言,各藥劑處理以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處理對猿葉甲的防效最佳。

表2 不同藥劑處理對小白菜上猿葉甲的防治效果
根據田間調查,試驗期間各處理小白菜均生長正常,未發現觸殺性藥害和抑制生長等現象,各藥劑按推薦劑量(即本試驗濃度)使用對小白菜生長安全。
黃曲條跳甲和猿葉甲等葉甲科害蟲目前已成為制約速生葉菜高質、高產和高效益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生產上可通過性信息素誘殺、生物制劑防治等措施進行防治,但目前這些非化學方法仍以小面積試驗示范為主,不能滿足大面積防治的需求,化學防治仍是生產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過去蔬菜生產中常用的毒死蜱等藥劑由于在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中殘留超標頻率高、在出口蔬菜中殘留超標風險大[5],已全面禁止在蔬菜上使用,急需篩選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替代藥劑并制定配套的科學使用技術。本試驗研究了多種新型殺蟲劑對速生葉菜上2種主要葉甲科害蟲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各供試藥劑對設施栽培小白菜上黃曲條跳甲、猿葉甲均有較好的防效,其中60 g·L-1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 000倍+240 g·L-1甲氧蟲酰肼懸浮劑3 000倍液對黃曲條跳甲和猿葉甲的防效最佳,10%溴氰蟲酰胺油劑2 000倍液、50 g·L-1雙丙環蟲酯可分散液劑3 000倍液及生物藥劑5%d-檸檬烯可溶性液劑300倍液等其他藥劑處理也有較好的防效;試驗中對小白菜上其他害蟲的田間調查發現,各試驗藥劑對斜紋夜蛾、蚜蟲、煙粉虱等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其中對斜紋夜蛾的兼治效果以60 g·L-1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 2 000倍+240 g·L-1甲氧蟲酰肼懸浮劑3 000倍液最優,對蚜蟲、煙粉虱的兼治效果以50 g·L-1雙丙環蟲酯可分散液劑3 000倍液最優。至于各試驗藥劑更經濟有效的用量、殘留特點及對其他害蟲的綜合控制效果,有待于在進一步試驗研究的基礎上,綜合其作用機制進行探討。
目前生產中防治黃曲條跳甲等葉甲科害蟲的高效藥劑種類不多。本試驗篩選的殺蟲劑中,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組合生產實踐中常用于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本試驗表明,其對葉甲科害蟲也有優異的防效,可在多種害蟲混發的田塊使用,對速生葉菜生產中保障產量、品質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雙丙環蟲酯為丙烯類化合物,通過干擾昆蟲弦音器功能,使昆蟲快速停止取食,從而減少蟲媒病毒的傳播[9-10],本試驗中對黃曲條跳甲和猿葉甲有一定的防效,有研究表明其對刺吸式和吮吸式口器害蟲防效優異,可降低因昆蟲介體傳播的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這有待于進一步試驗研究明確。檸檬烯作為天然橙皮中提煉出來的具有殺蟲殺菌效果的生物制劑,有研究報道其與啶蟲脒·噠螨靈等藥劑混配后增效明顯[1],與本試驗篩選的新型藥劑雙丙環蟲酯等混配的效果有待于進一步試驗研究。綜合各處理對小白菜上葉甲科害蟲的防治效果及對其他害蟲的兼治效果,建議生產中在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理化誘控等非化學防治技術的基礎上,優先選用檸檬烯等生物農藥,根據病蟲害發生實際情況科學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農藥進行防治,在黃曲條跳甲、猿葉甲田間混發且斜紋夜蛾、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為害重時選用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藥劑組合或溴氰蟲酰胺等藥劑進行防治,葉甲科害蟲與煙粉虱、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均有為害時可選用雙丙環蟲酯等藥劑進行防治,注意交替輪換用藥,避免或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