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票市職教中心機電專業正高級講師王利敏(左)指導企業改進電除塵器技術
朝陽市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開展了“千名專家進園(景)區”活動,組織引領本土專家下沉一線對接項目,既解決了人才工作缺少抓手的問題,激發了專家想事干事、主動作為的熱情,又建立起“產學研政”相結合的新模式,通過聯合技術攻關、示范推廣和人才培育等方式,助推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明確活動主體,集聚創新資源。參與“千名專家進園(景)區”活動的每支專家服務團隊由2~3 名牽頭專家和若干名團隊成員組成,其中牽頭專家均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專家團隊涉及全市各個行業,圍繞產業優化升級、企業提質增效,組織專家深入園區、企業尋求項目合作,發揮專家“傳、幫、帶”作用,下沉一線進行聯合攻關、示范推廣、人才培養和技術指導。
創新組織形式,突出服務導向。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具體采取四種形式:一是由人社部門根據企業需求以及園區行業發展需要組建專家服務團;二是引導行業主管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層次人才聚集的單位,充分發揮自身人才優勢,組建專家服務隊;三是鼓勵支持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利持有人及技術成果主要研發人員牽頭組建服務組;四是各有關部門牽線搭橋,依托7 個省級開發區等平臺,引進域外專家組建高端引領智囊庫。
建立評價機制,釋放政策紅利。在“千名專家進園(景)區”活動中,對獲評“突出貢獻團隊”“優秀團隊”稱號的專家及團隊成員,在三級專業技術崗位聘任量化評審、市級優秀專家評選、職稱量化評審中作為重點加分項;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二級專業技術人員評選中,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突出貢獻團隊”牽頭專家可超崗位聘任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優秀團隊”牽頭專家可超崗位聘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年度考核直接確定為優秀等次(不占用單位指標);市人才辦對“突出貢獻團隊”給予一次性獎勵5000元,對“優秀團隊”獎勵3000 元。
通過開展“千名專家進園(景)區”活動,專家們把解決技術難題與自身科研項目實踐、科技成果轉化結合起來,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推動科技成果在企業落地轉化。申報項目和參與對接服務的本土專家逐年遞增,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積極性充分釋放,形成了傳幫帶和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涉及工業、農業、教育、衛生等行業專家對接項目已達962 個,參與專家7335 人次,累計培養(培訓)專業人才9000 多人。例如,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陶秀梅教授主持的大功率高效率高精度數字電源設計服務項目,為多家企業在設計電源產品的電路原理圖等方面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企業大幅提高經濟效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王玉華教授推廣富硒谷子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栽培面積現已超過10 萬畝,花生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累計經濟效益突破3.8 億元,帶動3 萬余農戶致富。